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五苓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五苓胶囊,同时辅助功能锻炼。对照组常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同时辅助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B超、尿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膀胱收缩力明显增强,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胶囊可增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并显著改善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急性尿潴留的可行性。方法:对68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急性尿潴留的老年患者行硬膜外管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均无因置管引起的并发症。结论:硬膜外管替代硅胶造瘘管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急性尿潴留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作为将来临床工作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16列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病例中,膀胱颈梗阻5例,尿道外口狭窄、腺体残留和后尿道炎性粘连狭窄各1例;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例中,腺体残留5例,血块堵塞1例和前尿道狭窄2例。本组16例中合并逼尿肌收缩力减低6例,其余10例逼尿肌收缩正常。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手术术后评估十分重要;膀胱颈梗阻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而腺体残留则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爽通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家兔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造家兔前列腺增生模型,以Laborie-EKO尿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家兔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收缩压、膀胱容量、逼尿肌顺应性、最大尿道压和残余尿量,并且观察前列腺增生家兔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前列爽通胶囊能显著增大模型家兔最大尿流率、降低最大逼尿肌压、降低最大尿道压、减少残余尿量、增加逼尿肌顺应性和降低PQ值。结论:前列爽通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家兔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分析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指导 BPH 手术、客观评估手术疗效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症病人90例,按照膀胱压力容积分为三组,全部病人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对术后排尿不佳者给予舍尼停及α受体阻滞剂(哈乐)辅助治疗,观察三组病人术前术后的最大尿流率.结果第一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值为17.31ml/s,排尿通畅,与术前最大尿流率相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第二组术后最大尿流率为平均值14.30ml/s,排尿通畅,与术前最大尿流率相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第三组术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值,为9.01ml/s,仍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结论对于早期中期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膀胱感觉运动神经支配都良好者行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疗效满意;对晚期逼尿肌收缩乏力者手术治疗效果尚可,术后加用辅助治疗,排尿功能恢复较好,但伴有神经病变及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较差.对逼尿肌扩约肌功能失调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术临床满意率较差,多出现排尿困难、排尿断续及尿潴留,应慎重考虑.对前列腺增生症施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全面了解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对指导 BPH 手术、客观评估手术疗效及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电针治疗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进行系统尿流动力学评价。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尿,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充盈末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电针疗法增加了骨盆骨折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逼尿肌的有效收缩,显著改善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使处于松弛状态的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张力增加,产生排尿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05年10月到2007年12月,我们对来医院收治的1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尿动力学检测,从而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62例皆有膀胱出口梗阻(BOO),单纯(BOO)不伴明显膀胱功能障碍者77例(47.5%),不稳定膀胱31例(19.1%),低顺应性膀胱25例(15.4%),低顺应性伴不稳定膀胱8例(4.9%),逼尿肌收缩乏力21例(12.9%)。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测可同时评估膀胱和尿道功能情况,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住院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检查前,操作中及检查完毕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配合情况。结果:58例患者中均积极配合检查,未有检查失败病例,得出的膀胱功能结果准确。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前,操作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可有助于得到真实的膀胱功能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对逼尿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防己黄芪汤、热水坐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尿动力参数、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动力参数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OABSS评分、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联合热水坐浴治疗BPH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逼尿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144例,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采用尿动力学方法检查尿流率、同步膀胱压力容积流率及肛门括约肌肌电图,部分患者同步透视下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不稳定膀胱134例,膀胱顺应性降低122例,尿道功能改变108例,逼尿肌无力3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了解膀胱及尿道的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通窍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前列通窍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储能)、炎症因子水平(血清IL-1β、IL-2、IL-10)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储能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逼尿肌储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β,IL-2和IL-10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2和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通窍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逼尿肌收缩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阳极阻滞电刺激术刺激骶神经根对恢复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价值及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清洁级白兔54只,均经尿流动力学检查证实无异常。随机选择18只作为对照组(假手术),其余36只采用脊髓完全夹闭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白兔按是否植入电极分成电刺激组18只与神经源性膀胱组18只。电刺激组予以长期电刺激,刺激时间为30 min/次,6次/d,刺激4周。检查3组尿动力学情况,评估膀胱功能。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未见逼尿肌收缩现象,尿动力参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膀胱充盈期压力曲线较为平滑,无排尿期反射;神经源性膀胱组术后膀胱逼尿肌漏尿点压、静息压升高,逼尿肌活动亢进且收缩多为无效,在排尿过程中出现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残余尿量增多且排尿量减少,膀胱体积明显减少,排尿效率与膀胱顺应性均下降;电刺激组膀胱静息压有所上升,膀胱充盈中逼尿肌收缩较佳,漏尿点压有所降低,且括约肌在排尿中肌电图十分稳定,排尿量有所增加,残余尿量相应减少,排尿效率以及膀胱顺应性均增高。结论阳极阻滞电刺激法可以明显减少残余尿量,增大膀胱体积,有助于排尿率的提升,可降低逼尿肌压、漏尿点压以及膀胱静息压,对恢复膀胱功能及重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间歇性导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最大尿流率、最大排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及膀胱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膀胱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膀胱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能改善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可纠正尿流动力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增加饮水量预防尿路感染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留置尿管与膀胱造瘘是临床上对于膀胱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解决老年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引起急性尿潴留而又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手术的姑息措施。对于进行留置尿管与膀胱造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颈髓损伤患者(全部为男性),3 d之内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压,大于2周后进行第2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观察2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数值与尿流动力学压力数值。结果 48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第一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42±5.6)cmH2O(1 cmH2O=0.098 kPa),第2次膀胱压力容积测定(42±6.3)cmH2O,尿动力学压力(43±7.2)cmH2O。结论膀胱压力容积测定结果与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前列安联合哈乐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逼尿肌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尿动力学检查逼尿肌收缩力分级为极弱(VW)和弱减(W-)、弱加(W+)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前列安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30例,对照组(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30例,4周为1疗程,观察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P0.05)。治疗组Ⅰ-PSS评分、膀胱剩余尿量平均减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安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BPH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报告2005年至2008年牟平中医院外科采用经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48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0mim.术中平均出血200ml,术后30例未做膀胱冲洗,平均留置尿管6天,无膀胱痉挛.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力通胶囊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的疗效。方法:6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术后两周起加服力通胶囊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PdetatQmax)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PVR及PdetatQmax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治疗组PVR和PetatQmax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力通胶囊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逼尿肌无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通对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将124例已行前列腺摘除术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仍存在排尿障碍、膀胱收缩力减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口服益肾通(由肉苁蓉、补骨脂、黄芪、党参、王不留行、泽兰、乌药等组成),对照组61例口服模拟药胶囊。2组均以30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主要观察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膀胱收缩力明显增强,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益肾通可以增强前列腺增生症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并显著改善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扶正化积癃闭汤治疗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扶正化积癃闭汤)和对照组(翁沥通颗粒)各60例,8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PV)及膀胱逼尿肌收缩强度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76%(48/58),对照组总有效率61.40%(35/57),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I-PSS评分、Qmax、膀胱逼尿肌收缩强度、RU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化积癃闭汤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症状并改善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