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锥颅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02年2月采用锥颅冲洗引流术治疗1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防治和手术方法的改进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11例痊愈;除1例复发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临床症状恢复快,对身体影响小,住院时间缩短。结论:锥颅冲洗引流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进行微创治疗,以期取得一次性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不同年龄经头颅CT证实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使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实施微创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后据病情拔管。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5d血肿消失,脑组织复位良好,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结论采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能有效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以避免气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具有方法简单,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98例患者均采用钻孔闭式引流术,其中89例治愈,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治愈。结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原因较多,术中细心操作及术后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忆钻颅闭式引流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983年1月-1996年12月资料完整的61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单孔(治疗组-A组0与双孔(对比组-B组)钻颅闭式引流法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有效、安全。地种方法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宜首选择孔钻颅闭式引流法治疗。这样,减少了一个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从而  相似文献   

5.
谢一金 《华夏医学》2006,19(6):1138-1139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手术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3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孔引流法治疗26例,双孔引流法治疗6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创伤小、适应证广,是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治疗王炜(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脑外科244000)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无明确的外伤史,缺乏牲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易被临床所忽视,现将我院近4年来经头颅CT扫描确诊,手术证实的20例老年人侵性硬脑膜下血肿总结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7.
细孔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舒崇厚,江晓春(附属弋矶山医院脑外科)近年,我们采用细孔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64岁。病程3周至2个月。有明确头部外伤史7例;单侧血肿10例,血肿均位于额颞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双孔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不同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总结1991年以来符合要求的139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例随机分别行单、双孔法钻颅引流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经双孔法钻颅引流术治疗的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血肿复发少。结论 双孔法钻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较单孔法疗效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骨瓣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适应症、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01-2007—12所行开骨瓣治疗的2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中,痊愈17例,1例术后出现对侧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再次手术,1例并发肢体功能活动障碍,1例并发混合性失语,随访半年-1年,无1例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对于复发性、难治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采用开骨瓣手术彻底清除血肿及血肿包膜,疗效满意,可基本杜绝复发。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ma,CSD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老年病人更为多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治疗多采用钻颅、血肿引流术,该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本组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月4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征、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9年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94例。结果:69%的患者是以进行性智力减退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32%没有外伤史,男性占89%,全部由CT或MRI作出诊断并施行了钻孔引流手术。46%病人曾误诊为老年性痴呆。97%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容易误诊为老年性痴呆,应及早作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30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中,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2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结合文献,就其血肿来源、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在颅脑损伤中约占1%,在颅内血肿中占10%,在硬脑膜下血肿占25%[1]。我科于1988~1997年共收治81例,其中采用单孔引流术治疗7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3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馒性硬脑膜下血肿新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42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的不同.于血肿侧钻1~2个孔,扩大骨窗至2.5cmx2.58cm,尽可能把术野中血肿的内膜层撕破、去除之,使脑脊液和血肿腔相沟通。结果采用改良式手术治疗42例病人引流3d,CT复查,19例血肿完全消失(45.2%),23例血肿腔明显缩小(54.8%).结论颅骨钻孔扩大骨窗加血肿内膜剥脱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钻颅闭式引流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1983年1月—1996年12月资料完整的61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单孔(治疗组—A组)与双孔(对比组—B组)钻颅闭式引流法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有效、安全。二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宜首选单孔钻颅闭式引流法治疗。这样,减少了一个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负担。CT检查是目前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德刚 《安徽医学》2008,29(5):535-536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诊断特点与手术方法。方法对3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7例病人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结果术后2周内复查,15例残留少量血肿,2例复发而再次手术;8例颅内积气,2例手术后出现脑内出血,经治疗后留有中残;术后随访6~72个月,无手术病死。结论CT扫描或MRI检查可及时诊断老年人CSDH。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人CSDH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在局麻下对26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有2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6.2%,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有一例血肿包膜厚有钙化,术后复发,行骨瓣开颅血肿切除术治愈。结论: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冲洗术是一种简捷、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波 《重庆医学》2003,32(3):338-338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组4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头颅CT特征及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结果:本组48例病人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头颅CT显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表现为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的新月形影像,均采用双孔法行钻颅、血肿引流术,术后随访头颅CT证实无复发,仅1例因术前意识障碍深,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钻颅、血肿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病率,在硬脑膜下血肿中约占25%,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易发生在大脑半球的凸面。定性、定位诊断多依靠头颅CT和脑血管造影。我院应用扇扫式超声仪,在颅脑超声中检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钻单孔置双腔冲洗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钻单孔置双腔冲洗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8例术后均顺利拔管,其中30例彻底引流清除血肿;6例残留少量硬膜下低密度积液,量约10~20 ml,不再清除;2例少量颅内积气.结论 钻单孔置双腔冲洗引流管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