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彦林  邓静芝  姜子钦  王小安  窦超 《施工技术》2012,41(14):30-36,120
为补充完善波浪腹板门式刚架侧向变形的空白,基于波浪腹板工形构件的受力特性,提出了适用于计算波浪腹板工形构件变形的两种梁单元有限元简化模型,通过与壳单元对比及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梁单元简化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通过理论推导和有限元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单跨等截面、单跨变截面及多跨波浪腹板门式刚架侧向变形的计算方法;其中考虑了柱脚边界条件、斜梁坡度、侧向荷载作用点和分布形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某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角部沿竖向设置了跨越3层的内凹阳台,使得局部楼层平面不能形成封闭的外框架边梁,由此对结构的整体侧向刚度造成了一定的削弱。采取对比的方法,分别分析了不设置跨层内凹阳台以及设置跨越不同层数的内凹阳台对结构整体侧向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工程的跨层内凹阳台并非明显的结构薄弱部位,对结构的整体侧向刚度影响很小,约为3%~4%,实际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侧向刚度。同时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梁翼缘削弱式钢框架考虑节点域剪切变形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框架采用翼缘削弱型节点(RBS)可以提高结构延性,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考虑框架节点域的剪切变形,导出连带节点域的RBS梁、柱单元刚度矩阵,利用计算软件MATLAB对RBS节点钢框架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节点域剪切变形对RBS节点钢框架变形影响较大,层位移、层间位移以及节点总转角的增量均随层数的增加而相应增大,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框架内力的影响较小;工程设计中应考虑节点域剪切变形对RBS节点钢框架侧向刚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弹性薄板的Levy解答为基础,分析了连续板梁结构中支撑梁挠曲变形对板弯矩的影响,求得考虑梁变形时的板支座弯矩及跨中弯矩的计算式;通过对一实例的计算,分析各因素对支撑梁挠度及板支座弯矩及跨中弯矩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连续板的设计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开裂混凝土构件的长期挠曲变形难以预测,配筋率、荷载大小及徐变收缩效应均是影响构件长期挠曲变形的重要因素.以钢筋混凝土梁近700d的收缩徐变试验为基础,运用双线性法预测开裂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挠曲变形,编制了分析计算程序,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对影响构件长期挠曲变形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本文方法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弹性薄板的Levy解答为基础,分析了连续板梁结构中支撑梁挠曲变形对板弯矩的影响,求得考虑梁变形时的板支座弯矩及跨中弯矩的计算式;通过对一实例的计算,分析各因素对支撑梁挠度及板支座弯矩及跨中弯矩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连续板的设计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杰  张占华  肖燕 《工程质量》2023,(12):96-99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因不同原因产生构件缺陷,如:变形、裂缝、开裂、蜂窝、麻面等。最近几年,构件变形问题及后期危害问题层出不穷。论文结合近年某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梁变形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总结了不同构件产生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构件变形的鉴定方法及防止措施和处理方案,给类似工程以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大桥改建工程中,16条30m跨的预应力预制梁中就有4条梁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为30~120mm,文中分析其原因并通过调整张拉顺序、分阶段张拉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按此法返工部分的梁全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侧向撞击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考察侧向撞击荷载加载速率、纵筋配筋率及箍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破坏形态和侧向承载力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纵筋配筋率可以提高框架柱侧向承载力,加载速率大,提高幅度也大。箍筋间距是框架柱破坏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箍筋间距较大时,易发生剪切破坏,反之...  相似文献   

10.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2003)给出的隐框幕墙硅酮结构胶粘结厚度计算中,假定硅酮结构胶发生的变形等于主体结构的层间变形并不合理。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玻璃面板尺寸、连接构造对硅酮结构胶变形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硅酮结构胶在主体结构侧移下的变形机理。研究表明:在主体结构发生侧移下,当玻璃面板通过硅酮结构胶直接粘贴到主体结构上时,由于玻璃面板在硅酮结构胶带动下发生转动,硅酮结构胶只承担16%~35%的主体结构侧向变形;当玻璃面板通过硅酮结构胶、附框等连接到主体结构上时,由于附框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进一步吸收了结构侧向变形,硅酮结构胶仅承担5%~10%的主体结构侧向变形。本文结果对隐框玻璃幕墙硅酮结构胶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4点加载的W型梁进行试验,分析抗弯构件在加载作用下进行加固时的性能和承载力。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侧向扭转屈曲主导的破坏模式下的大跨构件,未加固梁的预加载力增加53%会导致加固梁的侧向屈曲荷载最多减少14.2%,但是预加载对构件极限荷载没有影响。对相同加固方式下跨度较短的构件进行试验发现:未加固梁的预加载增加50%会导致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减少13%。然后,当构件在加载或者不加载情况下进行加固时,其挠曲变形变化并不大。对于由弯曲屈服主导的破坏模式下的构件,预加载对于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钢框架中工字梁在梁下局部火灾下将产生较大温度轴压力,其受力状态发生改变的事实,建立了钢框架中上器无侧移工字形梁的下器侧移失稳挠曲微分方程,应用能量法近似求解获得了验算梁下翼缘侧向稳定的计算长度,并结合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建立了梁下翼侧移失稳的极限状态方程。此外,本文还建立了局部火灾下梁形成三铰机构而破坏的极限状态方程。这两个极限状态方程可直接用于钢框架工字梁的抗火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3.
陈婷婷 《四川建材》2009,35(4):20-24
对已达极限承载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梁在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施加表面预应力时的挠曲行为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梁在应用碳纤维复合黏结材料施加各种预应力时梁的挠曲强度、变形、裂缝行为及破坏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碳纤维复合黏结材料对钢筋混凝土梁的一些较大的裂缝进行复原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4.
以某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在起吊时的侧弯破坏为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法,研究了起吊时引起I形梁破坏的几个原因。首先根据梁的截面特性计算了I形梁的侧向抗弯刚度,采用MIDAS软件计算了预应力钢筋张拉后引起的梁体侧挠值,再通过试算法确定了I形梁开始出现开裂的临界倾斜角度,最后参照文献中的有关设计原理,计算了预应力混凝土I形梁的侧向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筋张拉产生的侧向挠曲、侧向抗弯刚度和倾斜角度是I形梁侧弯破坏的三个主要因素,对主梁运输安装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与框—剪结构)。作为钢筋混凝土骨架的钢筋工程尤为重要,但施工过程中常常在基础及主体的梁、柱、板、墙中易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①钢筋骨架纵横交错,施工烦琐;②钢筋下料考虑不周;③施工专业知识不够,机械性作业;④在大的关键部位能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但细部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两个未受火和两个受火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静载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梁的抗剪承载力、跨中挠度、斜裂缝及箍筋应变等参数,重点研究了剪跨比和受火条件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降低.达到极限荷载时,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剪跨比增加而增大.对于相同剪跨比的混凝土梁,受火后梁...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轴向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下大变形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1根常温和2根高温下约束梁的竖向推覆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升温时间对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测点温度、升温反应及延性和耗能等的影响; 重点研究了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的高温反应、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和受力机制。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轴向约束钢筋混凝土梁不断向下挠曲,但炉温超过800 ℃之后,挠度有所恢复; 由于受热膨胀引起的轴压力影响,高温下约束梁塑性铰区域明显缩小,其延性和耗能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高温作用产生的初始轴压力提高了梁的峰值承载力,但随着升温时间的延长,其提高幅度低于材料劣化对梁峰值承载力的降低幅度; 初始轴压力使得高温梁在破坏前始终处于压弯机制; 研究结果可为验证和校正火灾下约束混凝土梁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并为进一步探讨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约束梁大变形时的破坏准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制作了8根钢筋混凝土梁,考虑了混凝土等级、龄期、配筋、FRP加固情况等因素,对3组梁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了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抗弯极限承载力、裂缝宽度、挠曲变形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颜平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3):115-118
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文中以沿海城市某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超声波检测和数值计算等方法,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地连墙成槽施工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地下连续墙的侧向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地下水的作用会能够加速土颗粒的流动以及降低砂性地层的抗剪强度;随着内摩擦角的不断增大,地连墙的侧向变形逐渐减小,随着黏聚力的不断增大,其侧向变形逐渐减小;距离地连墙水平距离越远,地连墙壁的侧向变形越小,其受到地连墙开挖的影响越小。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几组变参数的3×3跨钢筋混凝土宽扁梁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弹性阶段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讨论了梁宽和梁高对结构内力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梁高对提高结构受力性能的贡献最大,但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粱高不能无限制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