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berine,BBR)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BBR(50 mg·kg-1)、BBR(100 mg·kg-1)和BBR(200 mg·kg-1)剂量治疗组结果。分别在给药2、4、6、8周时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变化,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尿总蛋白含量的变化;PAS染色观察DN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DN肾脏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及尿总蛋白指标明显升高,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异常变化,同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给药组大鼠血糖和尿总蛋白量均明显下降;同时血液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BBR给药组还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病理学异常,降低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损伤,这可能与其影响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1)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并以6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积雪草酸低、中、高剂量组予积雪草酸10、20、4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8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脏足细胞nephrin蛋白和结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BUN、Scr、UAER、肾脏MDA和结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肾脏SOD、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光镜示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细胞数量增多,电镜示足突不同程度增宽、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积雪草酸各剂量组BUN、Scr、UAER、肾脏MDA和结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或P<0.01),随着积雪草酸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肾脏SOD、nephrin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随着积雪草酸剂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肾脏光镜、电镜下病理形态学异常逐渐改善。结论积雪草酸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表达、下调结蛋白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对糖尿肾病(DN)大鼠足细胞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DN模型组、罗格列酮干预组、洛少坦干预组及罗格列酮联合洛沙坦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尿蛋白排泄量,采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各干预组DN鼠尿蛋白排泄均减少。(2)联合干预组对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podocin下调的改善作用优于单药干预组。结论罗格列酮与洛沙坦联合用药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优于单种药物治疗,其机制部分与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及上调nephrin、podoc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及对TP的调节作用。方法高脂高糖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T2DM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DM组)与TP治疗组(DT组),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8周末测血糖及尿清蛋白(UAL);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各组肾组织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组较NC组UAL明显升高,DT组较DM组UA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可改善其病理改变及足细胞超微结构;DM组较NC组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干预8周后可明显恢复nephrin和podocin蛋白质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可能通过恢复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与podocin蛋白表达来减少UAL排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中nephrin、podocin和乙酰肝素酶(HPSE)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制备成DN实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牛蒡子苷小、大剂量组(ig 40、60 mg·kg-1 ·d-1)正常对照组.8周后观察各组血糖、24h尿蛋白定量及肾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分子 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 (DM组 ) 和厄贝沙坦干预组(E组)。E组大鼠给予厄贝沙坦50mg·kg^-1·d^-1 灌胃,N组和DM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于第8周和第12周检测3组大鼠24h尿蛋白 (Pro) 定量、血清肌酐(Scr)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第8周和第12周,DM组大鼠24hPro、Scr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8周和第12周,E组大鼠24h Pro与D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2周Scr水平与DM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和第12周,DM组大鼠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 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大鼠nephrin和podocin mRNA表达水平与DM组大鼠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 podocin表达水平来改善足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干预阿霉素小鼠肾病对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阿霉素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27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Normal)7只、模型组(Model)10只、六味地黄丸组(LWDHP)10只,Model组和LWDHP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5mg·kg~(-1)造模,LWDHP组给予LWDHP,Normal组和Model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灌胃28d后处死取材。生化检测小鼠24h尿总蛋白(UTP)含量以及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光镜电镜观测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观察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WDHP组24h尿蛋白UTP、血TP、ALB升高;BUN、CHOL、TG均有显著降低(P0.05);光镜和电镜显示肾脏病理改变改善;podocin和neph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防治阿霉素小鼠肾病,可能与保持足细胞相关蛋白podocin和Nephrin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檗碱通过调节PI3K/AKT/FOXO1/Bim信号通路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方法用指数生长期的足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小檗碱作用组:浓度分别为30、60、90μmol·L^-1。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 V FITC/PI双色标记检测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考察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上PI3K、p-AKT、p-FOXO1、Bim和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WT-1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足细胞增殖能力的促进程度不同;An-nexin V FITC/PI双色标记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小檗碱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小檗碱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迁移具有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的结果得出,小檗碱能明显升高nephrin、WT-1蛋白的表达,降低PI3K、p-AKT、Bim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FOXO1蛋白的表达。结论小檗碱能缓解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与保护足细胞PI3K/AKT/FOXO1/Bim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灌胃)。8周后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验大鼠肾组织中TLR2/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大鼠尿蛋白排泄率(AER)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TGP给药组(50、100、200 mg·kg-1·d-1)肾小管-间质TLR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肾组织TLR4、ED-1也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P<0.01)。Western blot显示糖尿病肾组织TLR信号通路蛋白TLR2、TLR4、MyD88、p-IRAK1、p-IRF3与NF-κB p65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TGP给药(50、100、200mg·kg-1·d-1)肾组织TL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P<0.01)。实时定量PCR显示TGP给药(50、100、200 mg·kg-1·d-1)肾组织TLR2、TLR4、MyD88 mRNA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P<0.01)。结论TGP可减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L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复肾汤(F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正常对照组为雄性Wistar大鼠8只,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24只,正常饲养1周后大鼠ip链脲佐菌素(STZ)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FST大剂量组(L1)、FST小剂量组(L2)。L1、L2组分别给予复肾汤32、8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给药体积1 mL/100 g,连续8周,定期测血糖。实验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胰岛素(INS)、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蛋白(UP)等生化指标;轻取肾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组的INS、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RT-qPCR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复肾汤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对DN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孔秀岩  金玉 《河北医药》2007,29(10):1037-1039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阿霉素肾病肾硬化大鼠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 和Bcl-2 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氧化苦参碱50 mg·kg-1·d-1治疗组、氧化苦参碱100 mg·kg-1·d-1治疗组、模型组.分2次(间隔21 d)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每次2 mg/kg)构建肾病慢性病理进展模型.第2次注药后各干预组予以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之后每8周每组杀鼠5只观察大鼠尿蛋白、血清指标、肾脏病理、肾组织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的表达.动物实验时间27周.结果 各干预组比模型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下降,肾小球系膜增生、硬化程度及细胞凋亡明显减轻(P<0.05或P<0.01);肾小球内Bax蛋白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Bcl-2蛋白的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 苦参素减轻阿霉素肾病鼠慢性肾脏损害的机理可能与其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佐星(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TGP组(50,100和200mg.kg-1,ig,每天1次,共8周)。8周后检测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硝基酪氨酸(NT)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T-AOC,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TGP200mg.kg-1给药组T-AOC,SOD和CAT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肾组织N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4倍,给予TGP50,100和200mg.kg-18周可分别使肾组织NT蛋白表达下降41.2%,43.8%和57.5%。模型组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50,100和200mg.kg-1组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存在氧化应激反应,TGP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探讨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阿霉素肾病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予0.1%阿霉素溶液7 mg·kg~(-1)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罗格列酮组次日予罗格列酮5 mg·kg~(-1)·d~(-1)灌胃,每日1次,共8 wk。另外2组每日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清蛋白、血脂、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并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TCFβ_1的表达。结果给药后2、4、6、8 wk,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阿霉素肾病组(P<0.05),8 wk时其血清清蛋白高于阿霉素肾病组[(26.7±s 2.6)g·L~(-1)vs(21±4)g·L~(-1),P<0.05],血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低于阿霉素肾病组(P<0.05)。与阿霉素肾病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蛋白表达增高19%(P<0.05),而TGFβ_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脏病理损害也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上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减少尿蛋白排泄,抑制其TGFβ_1表达,从而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4.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减少Heymann肾炎鼠足细胞凋亡脱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凋亡蛋白p53、Bax、Bcl-2,粘附蛋白整合素α3β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在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的表达,以及1,25-(OH),D,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eymann肾炎模型组;后者经腹腔注射FX1A抗原诱导肾炎模型,再随机分Heymann肾炎组和1,25-(OH)2D3组。1,25-(OH)2D3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1,25-(OH),D,3ng·100g^-1·d^-1,连用4周。检测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电镜检测每视野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肾小球p53、Bax、Bcl-2,整合素仅381、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DG)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ynmnn肾炎组大鼠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升高;足细胞数目减少,足突宽度增加;肾小球p53、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多;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减少。与Heymann肾炎组相比,1,25-(OH)2D3组尿蛋白、尿足细胞排泄明显减少;肾小球p53、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足细胞凋亡减少;整合素α3β1、DG表达明显增加。结论:1,25-(OH)2D3可减少Heymann肾炎鼠肾小球p53、Bax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足细胞凋亡。亦可增加整合素α3β1、DG在肾小球中的表达,减少足细胞脱落。从而维持肾小球足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5.
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同时每日灌胃给予TGP(50,100,200mg·kg-1,连续8wk。结果TGP给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糖尿病大鼠AER的增加。TGP给药(50mg·kg-1)大鼠肾小球平均容量(VG)明显低于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TII)较模型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P给药(100,200mg·kg-1VG与TII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200mg·kg-1)大鼠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2.7倍,TGP给药(50、100、200mg·kg-1)8wk分别可使肾组织1α(IV)Ⅳ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47.9%、60.4%与72.9%。模型组肾组织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给药(50,100,200mg·kg-1)肾组织ICAM-1与TGFβ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TG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与其抑制肾组织中ICAM-1及TGFβ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秀丽  张秀香 《河北医药》2013,35(11):1615-1617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将鼠模分为糖尿病(DN组)、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干预组(CT组)。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指数及形态学观察,同时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明显下调(t=13.40,P<0.01),CT组轻度下调(t=2.53,P<0.05),CT与D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NC组与CT组nephrin免疫组化形态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大致相同,而DN组形态学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改变明显。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提高nephrin的表达,促进足细胞损伤修复,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表达整合素α3β1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治疗组(T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8226;kg 1&#8226;d 1),另设对照组(N组)。药物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清蛋白量、肌酐清除率(Ccr)、血糖(BS)、血脂、肾重/体重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整合素α3β1表达情况。比色法检测肾脏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测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治疗组与糖尿病组BS、血脂差异无显著性,尿清蛋白量、Ccr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肾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TAOC、整合素α3β1表达显著上升(P<0.01);肾重/体重、肾小球面积、肾小球体积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糖尿病模型大鼠尿清蛋白量,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可能部分通过抗氧化应激上调肾脏整合素α3β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模型、消渴丸(0.8g·kg-1)及CRCC低、高剂量(生药含量分别为2.18、4.36g·kg-1)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肌酐、尿素氮;放免分析检测血清胰岛素(Ins)、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免疫组化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RCC给药组大鼠FBG、α1-MG、β2-MG显著降低(P<0.01),Ins显著升高(P<0.01),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RCC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EGF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糖尿病组与TGP(50,100,200mg·kg-1.d-1灌胃)给药组,另设正常对照组。8wk末检测大鼠血糖、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变化,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分布、West-ern杂交检测肾组织Neph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hAER明显高于给药组,TGP治疗组大鼠24hAER明显减低。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肾小球Nephrin呈线状均匀分布;糖尿病组表达明显减少、呈颗粒状不均匀分布;TGP治疗组Nephrin表达增加,呈线状及颗粒状分布。Westernblot显示模型组肾组织Neph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GP治疗组表达增加;模型组肾组织TNF-α与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GP治疗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它们的表达。结论TGP降低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机制可能部分与增加肾小球Nephr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槲皮素(Q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槲皮素治疗组(QE组,100 mg·kg-1·d-1),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CAP组,1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NS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一般状况、血糖、24 h尿白蛋白、肾脏指数、肌酐、尿素氮,测定血清中总抗氧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皮质中CTGF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中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3组均出现糖尿病及肾脏损害,与DN组相比,槲皮素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1);T-AOC,T-SOD,GSH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肾皮质CTGF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肾皮质中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镜显示:与DN相比,槲皮素组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减轻,基底膜厚度均匀,足突融合减轻。结论:槲皮素可提高DN大鼠的抗氧化水平、抑制肾皮质TGF-β1/CTGF的表达,对DN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