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有一部《仟悔录》,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者卢梭因此而铭刻于人们的心中。今天我们——这居住在天府之国的罪行累累的泥石流,深受《仟悔录》的感动,特代表全球泥氏家族的所有成员诚心诚意地来向人类忏悔。我们倒不是希望在人们心目中也留下什么刻骨铭心的印象,而是想借此引起人类的警惕!更望人类帮助我们解体、隐居! 我们——泥石流,名不见经传。人类至少有80%的人还不了解和认识我们,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自从地球产生以后,就有了我们,但遗憾的是,几十万年我们没有一个象样的名字。到了近代,科学家们才给我们取了“泥石流”这  相似文献   

2.
<正>每15分钟,就有一头非洲象被猎杀。因为人类对象牙的觊觎,每年大约有3万到4万头非洲象失去生命。上世纪80年代,非洲大陆上还有大约120万头大象。30年后的今天,数量已急剧下降为约50万头。这样下去,非洲象将面临灭绝的威胁。为了保护非洲大象种群,保护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请加入我们,拒绝购买象牙制品,为保护大象发声!  相似文献   

3.
正每15分钟,就有一头非洲象被猎杀。因为人类对象牙的觊觎,每年大约有3万到4万头非洲象失去生命。上世纪80年代,非洲大陆上还有大约120万头大象。30年后的今天,数量已急剧下降为约50万头。这样下去,非洲象将面临灭绝的威胁。为了保护非洲大象种群,保护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请加入我们,拒绝购买象牙制品,为保护大象发声!  相似文献   

4.
一、人为因素是导致韩江上游水土流失急剧发展的直接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韩江上游地区许多大崩口的形成过程,据专家考察约有120~150年左右历史,五华县的记载是1932年发展成类似今天这么严重的.该县的棉洋区,1958年以前森林覆盖48%,有50多万株各种果树,到了1980年,森林覆盖下降为12%,其所以形成今天状态,显然是由于毁林毁果乱开荒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每15分钟,就有一头非洲象被猎杀。因为人类对象牙的觊觎,每年大约有3万到4万头非洲象失去生命。上世纪80年代,非洲大陆上还有大约120万头大象。30年后的今天,数量已急剧下降为约50万头。这样下去,非洲象将面临灭绝的威胁。为了保护非洲大象种群,保护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请加入我们,拒绝购买象牙制品,为保护大象发声!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河给忘了.因为有河流,才会有我们的城市,但是今天为了城市,我们埋掉了大量原生态的河.我们要保护好每一条原生的河、每一个原生态衍生的小动物,因为它们给我们换来这个环境的希望. ——马云 企业更需环保心 当前,北京的雾霾、黄浦江上的死猪、河北红色井水、浙江温州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环境事件,无不揪紧了每个公众的神经,它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存.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水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引言 建国以来,地方小水电得到迅速的发展,从当初的孤立电站发展到今天的电站与地、县电网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发、供电体系,为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小水电发展到今天,不少电站已进入更新改造年限,就拿广西玉林市来说,有50%的电站已进入更新改造期,如何利用已有设施和水力资源,使这些电站重新焕发活力,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广西玉林市独门电站的改造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水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体的70%是水,人们日常生活不可一日无水,工农业生产和我们所处的环境也离不开水。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水也在发生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化——科学家们把尖端科技应用到水的处理上,已开发出各种用途的新品种水,这些神奇的高科技水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珠江     
<正>家园不在,故乡消失。快速的工业化城市进程,已经让我们的故乡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消失。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已经让我们很难从现实的场景中找回我们曾经生活过,亦或是留存有片刻记忆的画面。而事实上,珠江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更多异乡人的母亲河。这条河流也许已成为世界上接纳异乡客最多的河流。2008年8月到今日,不知不觉已经在她的怀抱中生活了4年。常常会听到关于母亲河的种种溢美之词,我们却从未真正亲近过她,甚至没有见过她真正的容颜,甚至有很多的人不知道她来  相似文献   

10.
王怀韧  王延荣 《治淮》2003,(10):54-55
当今世界,水的问题作为“全球问题”之一,突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又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水环境问题的产生,深刻反映了水的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今天,当我们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认识水问题的时候,不得不对水的科学与价值的统一进行哲学的再思考。一、水环境问题反映了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冲突人类对水同对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双重关系:一是认知关系,二是价值关系。人类在实践中对水的认知产生了水的科学;而人类利用水来满足自…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在城市饮水净化中采用绿色工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什么水最适合人类饮用人类发展史(从猿到人)经历了约500万年。我们的祖先——现代人种约于10万年前离开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到2或3万年前已遍布世界各地。人类都是傍水而居,直接饮用天然地面水(河水、湖水、由地面水补给的浅层地下水),直到工业革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才有了改变,为了控制城市水介传染病的大流行,提高饮水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安全性,开始了对城市饮水进行集中处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南方灌区呼唤改革 南方国有大型灌区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曾发挥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灌区以往的生机逐渐消失,有的灌区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卷首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特别是大河的发展变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自古以来,人与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如何处理人类与河流、人与水的关系,已成为经济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正确处理河流的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是促进人水和谐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河流健康的根本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搞好河流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学会到1991年就有60年的历史了。到今天,学会已拥有五六万名会员,20多个专业委员会、研究会,团结了广大科技人员,为我国水利建设和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学会有今天的成就,是与张含英老先生历经沧桑,为之奋斗半个世纪分不开的。在中国水利学会成立55周年时,张老满怀激情,以“发扬改革精神,做好学会工作”为题,亲自撰文,高度概括了水利学会产生的历史背景,简明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学会“参议国家重大建设事项的讨论,促进中国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极为活跃”。他在该文最后一段中特别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技术革  相似文献   

15.
于会芳 《水利天地》2009,(10):33-33
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水文的明天因你而精彩》。 历史的风,吹翻起60年前的那一页。60年的沧桑巨变,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1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经历让我们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我们水文人收集的资料,可与青山比高,与海洋比深。今天,当你驻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危机与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人们择水而居,筑城立国,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化,如印度河、尼罗河、底格里斯一幼发拉底河及黄河等流域,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化遗产。但是到了今天,这些河流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越来越严峻的  相似文献   

17.
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都知道“水乃生命之源”,我们知道我们居住在濒临失衡的星球上面;这个星球有2/3为水体所覆盖;但沉甸甸的生灵已使它喘为过气来,人类自身的行为使居住环境每况愈下。 据统计,地球每天约增加25万人,每过21年,全世界水的需求量就增加一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使城镇倍增,到2000年时,将有5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用水问题,已日趋严重。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农业用水增长了七倍,而工业用水增长二十多倍,城市生活用水增长二倍。目前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有不少城市用水极为紧张。水已成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们对城市  相似文献   

19.
发现羌姆     
提起羌姆,人们会习惯性地联想到藏传佛教中庄严神秘的"金刚法舞会"。但是,今天,我们要走进的羌姆,却是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羌姆村的崖壁上发现的沉寂了千百年的人类遗存。在这片海拔5000米的雪域高原上,一位援藏工作者,用镜头"发现"了"羌姆石窟"。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主要天然资源,也是工业农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进入1987年以来,世界各国谈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联合国曾多次向世人发出警告,指出:到2000年全球将有1/3的人口面临缺水威胁,为了使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地生存繁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