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针对湿地公园具有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双重特征,依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对该类项目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天津市临港经济区重点建设的"绿色屏障",也是国内首个位于大型工业区内的生态湿地公园,日前,临港生态湿地公园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座以水处理为主题兼具景观效果的生态湿地公园,通过对工业区  相似文献   

3.
唐山曹妃甸大学城域内土壤为重泥质滨海盐土,客土绿化成本较高,绿化效果不佳。在对本土盐生植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曹妃甸大学城的绿化难题,提出了选择本土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盐生植物,建设校园特色绿化景观的理念,设计了传统与特色互补、改良与美化并行的校园绿化方案。为实现曹妃甸大学城校园绿化由盆景式到生态风景式的成功转型,打造独具滩涂盐碱地域特色的校园绿化景观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景观营造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植物景观营造优劣直接影响着公园设计的整体水平。本文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分析滨河公园中各功能区中植物配植以及他们发挥的园林造景功能、观赏特性。最后提出滨河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分析、学习。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5)
以佛山石湾公园景观湖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污染成因、污染状况和湖体水质,结合水质改善及景观功能定位,确定景观湖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对湖底的污染控制、生境营造及对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使水体具备自我净化能力,并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完成后,景观湖水体透明度、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均较修复前有显著改善。该研究结果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生态建设和后期管理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发展,城市景观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环境和水体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城市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提出新要求。以上海清涧公园中心湖水体生态修复为例,通过分析其污染成因、污染状况和湖水水质,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分析,并确定工程设计和实施要点。研究结果表明,修复工程运行半年后,水质效果和生态景观均得到明显改善,氮磷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该研究结果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改善、生态修复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校园植物景观不但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而且具有育人功能。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校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研究表明:学院在今后的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美观与实用并重原则、精心营造主题景观、发挥景观育人功能、加强外来引种丰富校园观赏植物种类、重视养护管理提高绿化养护水平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及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现已转变成社会大众出行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而为了进一步创造出更确切的综合效益,打造和谐、自然、生态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则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结合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对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策略展开研究探讨,以期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有序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将一种生态塘与人工湿地的新型复合模式应用于北京某公园的湖水经社会景观循环后成为微污染水体的预处理,形成一个景观水体型生态屏障,以削弱微污染水体对自然受纳水体的不利影响.试验进行5个月的结果表明,景观水体型生态屏障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良好,夏季对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2%~73.6%、62.5%~66.0%和70.0%~80.0%,出水水质达到GB 3838-2002的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秋季处理后出水COD、TN和TP的含量也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并营造了具有环境美学与观赏价值的人工景观水体,发挥了水资源效益与积极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综合公园园林对城市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生活在如此的环境之下,对于生态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当前已采用各类措施以积极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而使城市的居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文中以尤溪县大曲洋广场公园景观工程为例,分析了新时期综合公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据《西安晚报》报道,陕西省首个利用建筑垃圾堆山建造的人文自然景观——西安市文景公园于9月29日正式开园迎宾。据了解,文景山公园总面积439.5亩,距西安市中心13公里,距西安北客站1.1公里。公园内设环山河系、文景阁、生态湿地水池等功能区,其中生态湿地水池占地面积44.5亩,依据季节种植有多种水生植物,与观景涉水平台一起形成了系统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评估矿区景观生态风险,优化矿区景观格局,维护矿区景观结构生态功能,以平朔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00年、2004年、2010年、2015年、2021年的遥感影像分析研究区2000-2021年期间的土地动态变换特征,通过ArcGIS网格分析法构建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利用半变异函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平朔矿区以草地、耕地为主,研究期间土地转移以草地、耕地相互转化为主,工业用地、采矿用地为次要转入类型;景观生态风险整体以较低、中等、较高为主,景观生态风险转移以较低、中等相互转化为主,较高生态风险转移面积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生态风险值聚集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低-低聚集重心由东南向东北、西南转移,高-高聚集随着露天采矿区中心的移动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3.
景观小品是体现景观精粹之美的艺术品,它不仅蕴含了艺术的造型之美,还是表现景观人文主题的载体。湖南湘潭白石公园是以纪念艺术家齐白石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公园,公园景观小品设计类型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在城市中形成了一道具有地域名人特色的风景线。亭台楼阁、山石水韵、人文雕塑、景墙错落,设计将齐白石璀璨的艺术人文魅力转化为公园空间中一座座景观艺术品,让人们徜徉在景观与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空间场景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生态耦合再生利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满足观赏性景观环境和绿化用水水质要求。吨水成本1.19元,结合政府再生水利用补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人工湿地与小区水景结合,构成活水景观,促进小区环境生态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和独特民俗民风,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及传承的意义。传统村落的绿化植物景观营造普遍存在城市型植物景观倾向严重、村落之间或村落与城市植物景观雷同、乡土植物运用较少等问题。以福州市长乐南阳村传统村落的绿化景观提升设计方案为例,总结出传统村落绿化景观提升设计中应注重“物种多样性”、注重“适地适树”、注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相结合、注重景观性和生态性以及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化化工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全面"绿化"的理念,即对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系统构建生态产业链(内部绿化)及园区环境景观布局(外部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业系统方面,针对典型的4个化工门类,分别给出了子系统产业链的构建模型;景观布局方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带式与组团式结合的分区模式.最后把生态学理论和相应的化工园区典型特征结合,总结出规划化工生态工业园区总体步骤流程.  相似文献   

17.
韩易卓  韩易佳 《佛山陶瓷》2023,(12):176-178+189
在城市购物中心中,室内绿化景观对整体商业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局部微气候都有着较大影响。购物中心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以及展示的重要窗口,其室内绿化景观也就成为了购物中心中最精彩的脉动。通过对洛阳市现有购物中心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绿化景观存在:1.绿化景观配置单一;2.没有系统性景观规划设计;3.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出不同的绿化景观形式,在购物中心室内空间中应注重植物进行空间搭配,选用不同季节性植物,如增加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等,给不同消费群体营造更加舒适的购物体验。  相似文献   

18.
冯旭 《佛山陶瓷》2023,(2):164-166
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铺地与绿化、水体、建筑及附属建筑等形成整体的空间,且是城市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能给居民带来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还能营造出一片美丽的人造景观,对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风景园林品位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风景园林铺装的功能,分析风景园林铺装的材质与类型,分析风景园林铺装营造的原则,谈谈探讨风景园林景观铺装的设计要素,风景园林铺装的生态作用,园林景观风景园林铺装中的交通道路应用,最后谈谈现代城市风景园林铺装景观设计的新要求,为专业人员从业爱好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无疑造成了地面绿化趋于饱和状态,为了更好地美化和绿化长春市的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化量,使城市建筑的硬质量的景观效果得到软化,这样充分发挥了绿化在长春市中的生态作用。所以说长春市快速路垂直绿化的趋势势在必行。不仅能够对平地绿化的不足进行弥补,还能丰富绿化层次和恢复长春市的生态平衡。园林及城市建筑的自然艺术效果与环境更加协调统一。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快速路垂直绿化的概况介绍和研究,对以后的环境状况做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20.
陶然 《四川水泥》2020,(3):288-289
近年来,在城市交通体系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挡土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多条城市道路设计情况,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的挡土墙特点及类型进行了阐述,以及近年来在生态、景观和水系等多样化要求下,采用的“组合形式”、生态挡墙,也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其中一种组合形式挡墙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