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嘉澄  刘刚  关浩峰  林颖 《广东医学》2012,33(5):698-699
目的观察中药药氧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丁咯地尔注射液和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药氧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查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查显示,观察组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氧能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改善脑后循环血液供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疗程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情况,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对照组患者仅椎动脉Vm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行气活血化痰方对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症状,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眩晕障碍评分(DHI)、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3、7 d后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耳鸣及视物模糊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7.22%(35/36)]高于对照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且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观察组联用平肝健脾补肾中药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患者血管阻力指数、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阻力指数、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健脾补肾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血流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雪莲通脉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雪莲通脉丸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黏度及脑动脉血流指标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峰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7%(P0.01);3)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雪莲通脉丸能够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改变平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快捷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护理后,观察组卒中结局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24、48、72 h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可提高急救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升阳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状况,缓解疾病症状,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穴位注射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足三里穴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情况,随访6个月痊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山莨菪碱联合舒血宁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提高后循环血流量、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症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上采取整体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的耐受性和适应性方面具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起到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建瓴汤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4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与治疗组67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建瓴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记录干预前患者的年龄、病程、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4周后的椎动脉血流值(Q值)、安全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入组后8周时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椎动脉血流值,并分析入组时椎动脉血流与年龄、病程、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后左侧椎动脉血流量(LQ)、右侧椎动脉血流量(RQ)、椎动脉总血流量值(Q值)均较入组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干预后左侧血管内径(LD)、右侧血管内径(RD)较入组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RQ、Q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左侧速度时间积分(LVTI)、右侧速度时间积分(RVTI)、总速度时间积分(VTI)均较入组时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D、R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组时Q值与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病程均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瓴汤能够有效且安全的改善"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椎动脉血流与发病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血塞通注射液给药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82例,随机分组,就单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41)与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41)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共济失调、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平衡功能障碍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均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血塞通注射液给药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进程,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缓解头晕症状,且可防范复发,并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眩晕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症患者采用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减轻眩晕严重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VBI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眩晕程度、椎-基底血流动力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SS-C、DHI评分低于对照组,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79.07%(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可改善VBI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失眠、心慌、乏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醒脑针刺联合芪地理归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很好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2.5%(P=0.025);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流速度无差异,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丁咯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组(60例)和丹参川芎嗪治疗组(6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前后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及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显著高于丹参川芎嗪治疗组(总有效率83.3%,P0.05)。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治疗前2组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组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快(P0.05),联合治疗组血流速度增快更显著(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贴敷预防骨折患者麻醉术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比两组头晕头痛程度、恶心呕吐程度,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患者麻醉术后应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采用针刀松解+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n=60,采用针刺+手法整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颈僵痛等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对流动性肺结核干预效果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收治的250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25例)与对照组(125例)。观察组予以循环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胸片肺部病灶状况、依从性行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等自我护理能力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钙纤维化与吸收好转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扩散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消毒隔离、保持情绪乐观等行为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流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与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