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古籍,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手法、理水艺术进行研究,探讨苏州古典园林中理水文化的意境含蕴,从而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期其能与现代科学生态观相结合,促进当代生态智慧观的发展,以指导现代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2.
客家村落园林理水,体现了古典园林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理水特点,同时又融入客家族群独特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本文以江西栗园围为研究对象,从村围周边的山峦、水系的整体关系中,归纳出源水、蓄水、排水、渗水、净水、用水的客家村落园林理水系统;从多个角度发掘栗园围的理水生态智慧,提炼出美化、防御、生产、运输、消防、雨洪管理、调节小气候等复合性功能;通过水环境表征与特定的自然条件与经济文化间的关系,总结出客家村落园林理水整体营构、多维实用、传承文化的生态智慧启示。  相似文献   

3.
唐洁芳 《现代装饰》2015,(2):179-180
开封水系工程是以中国古典园林诸要素为物质载体的连续城市景观,叠山理水在水系工程的建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和手法出发,分别从石与水的形、色、声、影等方面对水系工程的园林艺术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11处苏州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从《园冶》六大篇章中提炼出园林理水与水景营造文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量化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书中优秀传统理水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实例应用,引发人们对于现代园林水景营造如何更好兼顾生态观念和科技创新两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国今  黎玉玲 《城市建筑》2023,(19):217-220
为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以生态修复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方式方法,有效改善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文章在分析生态智慧含义的基础上,以最早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典范的中国古典园林为对象,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划分为线索,深入挖掘经实践证明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园林营建方式方法。系统归纳为循山就水的选址智慧、注重合力的要素组合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秩序营造智慧三种类型的生态智慧。将生态智慧应用于当代生态修复,提出在生态修复理念确立、生态修复方法使用、生态修复体系构建三方面的策略,以期为当代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理景艺术不仅表现为对自然之道的理解,更在于艺术的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将传统的理水艺术与当代数字景观方法相融合,通过定量解析引导山地水环境的生态与形态生成,实现山地理水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长期以来南京紫金山风景名胜区水环境问题突出,以山南部霹雳涧水系为例,综合运用生态智慧与数字景观技术,探讨优化生境条件、彰显山地水景特征的策略,解析当代山地景观的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7.
任树强  徐雷  曹震宇 《华中建筑》2011,29(4):126-129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独特的理念理法和丰富的文化哲理内涵,它所塑造的水景优美而富有意境。文章分析了古典园林理水对水形、水色、水声、动与静的塑造,对融于物和意境的表达,并结合现代城市景观的特点和创作实践,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与发展,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城市发展理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水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理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内容之一,既体现着传统造园的独特模式,也在很多方面蕴含着当下可持续水设计方向的相关理念与实践方法,从可持续水设计强调绿色空间对于水文管控的重要性层面入于,通过整体性、雨洪、人性化3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盼  胡希军 《中国园林》2021,37(4):127-132
承德避暑山庄为中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以自然山水见胜,山庄理水将形式与功能完美融合,具有极高的营建智慧。以往对于避暑山庄理水的研究大都基于以围墙为界,多探讨宫墙内洲渚河湖交错的匠心巧思,而对于宫墙外这一智慧营建的起点鲜有关注,为数不多的相关经典研究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利用清代文档、舆图等文献信息,基于水文学原理,结合实地调研,论证了避暑山庄宫墙外所引之水是来自于武烈河,梳理了舆图"热河城外河山图"的河工信息,重新绘制了避暑山庄早期引水水系示意图,分析了武烈河与狮子沟交汇口河道演变过程。避暑山庄宫墙外引水水系的梳理有助于园林理水系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它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元素。造园匠师通过利用这一元素有效地将园林中各种景观元素连接起来,使得园林生机盎然,景象万千。所以素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之说。同时,理水具有很强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产生动态的美、静态的美。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发展、理水手法入手,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之美。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0,(1)
该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元素和景观特点与钟孺乾的绘画迹象论概念相联系,分析"迹"与"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和运用,以及传统绘画迹象论与中国古典园林间的耦合关系,希望借此提高大众对迹象论和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也为造园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跃文  汪霞 《中州建设》2006,(11):78-78
1.理水内容的拓展 1.1丰富的理水景观在当代,随着发展观念的改变和生态科学兴起,城市理水的内容在不断拓展,不仅包括传统上的园林理水,还包括要从区域甚至国家范围来考虑的水系整理,从生态角度来考虑的污水景观处理,从水循环角度来考虑的非常规水资源景观利用等等;不仅包括看得见的动、静态水景观.还包括隐性的土地保水景观。  相似文献   

13.
苏州明清园林作为中国古代造园的典型,在园林空间营造、园林生境创造、审美情趣塑造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造园生态智慧。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园林空间的嵌套组合、自然片段的切取、建筑空间的围合,以及人的空间感知。对苏州明清园林空间生态智慧进行探索,目的在于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更多角度的认知,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阶段,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图式语言是以空间单元作为基本语汇,研究和描述空间单元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运用空间图式语言的研究方法解读苏州明清园林造园空间生态智慧,探索古典园林生态智慧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朱超萍 《华中建筑》2022,40(1):146-148
为了避免以功能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造成各个城市景观单一化和特色流逝,该文从水的"有形物质空间、无形文化意境"角度,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应用三大理水方法处理"园内与城外水系空间关系、园内水系形态"和表达"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提出现代海绵城市水系空间建设应从"城乡空间统筹三大'廊道'体系、城市水系形态构建"方面进行形态、美学、功能、文化构建的策略,并阐述"地域水文化传承和特色创造"的重要性,为今后海绵城市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动物园鸟馆室内瀑布景观和福建松溪石壁山室外瀑布景观的设计中,以研究人造瀑布景观为目的,融入中国古典园林“掇叠山石、理水、种植花木和建筑”四要素的理念和方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生态、功能、视线、动线、供水、结构安全、照明与防雷等分析,营造供现代人观赏使用的室内外山林瀑布。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因其城市地貌高低起伏、山水相依,城市建设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景观与山水文化格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水系的景观文化规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将以英德市为案例,探析景观文化策略下我国山地城市的水系规划,强调水系景观和水系文化的关键在于将山地城市水系的生态服务功能与地方"山水格局"充分结合,具体策略包括:①以保护修复为主建立山水生态格局;②以山水格局为形营造水景观;③以传统传承为境彰显水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8.
学校与周边地块功能衔接、交通组织、视线对景等的综合考虑与设计体现了整体化的原则;借鉴中式园林的精髓,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都遵循园林借景、对景的设计原则,将古典设计手法与意境巧妙的结合在现代规划设计中,使校园的建设充满文化意蕴;本规划力求校园环境与原有生态相融合,充分利用场地内部资源、依循地势堆山理水,考虑到日照、采光、主导风向等因素,布局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19.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动物园鸟馆室内瀑布景观和福建松溪石壁山室外瀑布景观的设计中,以研究人造瀑布景观为目的,融入中国古典园林"掇叠山石、理水、种植花木和建筑"四要素的理念和方法,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生态、功能、视线、动线、供水、结构安全、照明与防雷等分析,营造供现代人观赏使用的室内外山林瀑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水西诗画,分析水西庄四期园林的景观分布,解析园林布局及要素,并得出以下结论:水西庄园林依托运河,引水入园,呈现“临河面水、因水布点”的空间格局;通过“曲折有法、临虚(处于高处或临于溪涧)设景”的造园手法丰富空间层次,扩大观景视野;园林要素的组织上体现出南北结合、天然雅致的特点。通过对水西庄的营造研究,以期完善天津古典园林史的研究,凸显北方私家园林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