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清肺通络开玄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幼龄大鼠肺炎性损伤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轴的影响。方法 将24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肺通络开玄法组和清肺通络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RSV滴鼻法复制大鼠肺炎性损伤模型。第3天滴鼻接种病毒后,清肺通络开玄法组给予黄芩、大黄和大蒜贴膏贴敷于背部脊柱两侧,清肺通络组给予黄芩和大黄贴膏贴敷于背部脊柱两侧,1次/d,连续5 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给予干预。干预5 d后,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干预5 d后,正常组大鼠未见肺组织病理损伤;模型组大鼠见明显肺炎性损伤;清肺通络开玄法组及清肺通络组大鼠肺炎性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清肺通络开玄法组损伤更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HMGB1和RAGE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小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0只。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50μL/次早晚滴鼻,其余组给予支原体国际标准株50μL/次早晚缓慢滴鼻腔造模。造模第1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0 d;清肺通络方组给予清肺通络方连续灌胃10 d;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药液灌胃,第1~3天和第8~10天;中西医结合组给予阿奇霉素药液灌胃,第1~3天和第8~10天,同时给予清肺通络方连续灌胃10 d。实验第6天、第11天每组每次各处死小鼠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生理形态,PCR法检测肺组织中肺炎支原体DNA含量,生化法检测肺泡灌洗液、肺组织匀浆、血清标本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水平。结果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最明显。实验第6天和第11天,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肺炎支原体DNA含量均显著增高(P均<0.05),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且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低于同期清肺通络方组和阿奇霉素组(P均<0.05)。实验第6天和第11天,模型组小鼠肺泡灌洗液、肺组织、血清中NOS、iNOS、NO、MD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SOD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和中西医结合组NOS、iNOS、NO、MD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SOD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第6天,阿奇霉素组肺泡灌洗液中NOS、NO、SOD,肺组织中iNOS、NO、MDA,血清中NOS、MDA表达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清肺通络方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肺泡灌洗液中NOS、iNOS、NO表达水平,肺组织中iNOS表达水平,血清中NO、MD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清肺通络方组和阿奇霉素组(P均<0.05),肺泡灌洗液中MDA表达水平,肺组织中NO、MDA表达水平,血清中NOS、iNOS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清肺通络方组(P均<0.05),而各样本中SOD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清肺通络方组和阿奇霉素组(P均<0.05)。实验第11天,阿奇霉素组与清肺通络方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SOD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清肺通络方组(P均<0.05)。结论清肺通络方可通过抑制NOS、iNOS活力,降低NO、MDA含量,提高SOD活力发挥体内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肺部炎症损伤,清肺通络方与阿奇霉素联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肺通络敷胸方调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干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幼鼠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36只SD幼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RSV肺炎组、清肺通络敷胸方组,每组12只。RSV肺炎组、清肺通络敷胸方组采用病毒液滴鼻法建立RSV感染模型,正常组给予不含病毒的生理盐水滴鼻,连续3 d。第3天滴鼻后,清肺通络敷胸方组给予清肺通络敷胸膏外敷幼鼠背部,1次/d,连续7 d。每组分别于干预第3天和干预第7天各处死6只幼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RSV肺炎组干预第3天和干预第7天幼鼠肺间质增宽,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肺组织中RORγt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和肺泡灌洗液中IL-17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肺组织中Foxp3+蛋白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方通过胱天蛋白酶-1(Caspase-1)/Gasdermin D(GSDMD)蛋白细胞焦亡途径对支原体肺炎小鼠干预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清肺通络方组,每组10只。采用肺炎支原体菌株滴鼻法建立支原体肺炎小鼠模型。造模同时予灌胃治疗,连续治疗3 d,实验第4天处死各组小鼠。PCR检测小鼠肺组织MP-DNA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胱天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Caspase-1、GSDMD、Gasdermin D氮端活性结构域多肽(GSDMD-N)表达,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含量,生化法检测肺组织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Na+-K+-ATP酶活性。结果: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肺间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渗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ro-Caspase-1、Caspase-1、GSDMD、GSDMD-N表达及IL-1β、IL-18含量均升高,LDH活性上升,N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及血清中IL-17A及IL-17F表达的影响,以近一步阐明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SD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对照组(F组)、射干麻黄汤高、中、低浓度组(C、D、E组)。显微镜镜下观察经HE染色的肺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哮喘小鼠血清检测IL-17A及IL-17F水平,肺组织中IL-17A mRNA及IL-17F mRNA的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小鼠肺组织中B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1)。与B组比较,C、D、E组BALF中IL-17A mRNA及IL-17F mRNA水平降低(P0.05),且C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C组与F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表达量相接近。小鼠血清中IL-17A及IL-17F水平变化与小鼠肺组织IL-17A mRNA及IL-17F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射干麻黄汤可能是通过降低IL-17A及IL-17F细胞因子的分泌,来起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肺透邪汤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CARDS TX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因子的变化及相关性,试图进一步明确清肺透邪汤防治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应靶点。方法随机将48只Balb/c幼鼠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清肺透邪汤组、阿奇霉素组4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对其余3组Balb/c幼鼠采用滴鼻法进行MP感染。造模后,清肺透邪汤组每只幼鼠给予15 g/kg的对应方剂进行灌胃,1次/d,连续14 d;阿奇霉素组,每只幼鼠给予阿奇霉素90 mg/kg灌胃,1次/d,连续3 d,停药4 d,2个周期,停药期间给予蒸馏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只幼鼠均给予0.3 mL蒸馏水灌胃。在感染后的第3、7、10、14天进行取材,运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CARDS TX、NLRP3、ASC及Caspase-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表达。结果 MP感染后,幼鼠肺组织出现炎症改变,镜下可见肺泡壁增厚、肺泡上皮细胞破坏、浸润。MP感染后,幼鼠肺组织中的CARDS TX、NLRP3、ASC及Caspase-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相比,清肺透邪方组幼鼠肺组织中的CARDS TX、NLRP3、ASC及Caspase-1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其上游调控因子NF-κB减少,下游促炎因子IL-1β降低(均P0.05)。结论清肺透邪汤可以有效地下调CARDS TX基因表达,降低MP毒力作用的主要效应靶点;初步证实了清肺透邪汤可以通过NF-κB通路调控,影响NLRP3炎性小体合成,促使IL-1β所致炎性反应减弱,可能是保护肺损伤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清肺利气通络法中药对卵清蛋白(OVA)致敏哮喘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清肺利气通络颗粒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3组动物均以OVA致敏和激发方案建立哮喘模型。模型组仅造模,不给予任何其他药物处理;布地奈德组在每次雾化激发前1h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5min;清肺利气通络组在每次雾化激发前分别给予清肺利气通络颗粒灌胃。末次激发4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IL-17的表达。结果 HE染色镜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组和清肺利气通络颗粒组的肺组织病理形态均有减轻。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清肺利气通络组大鼠肺组织中IL-17平均光密度(OD)值均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1);布地奈德组和清肺利气通络颗粒组大鼠肺组织中IL-17平均OD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布地奈德组与清肺利气通络颗粒组大鼠肺组织中IL-17平均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清肺利气通络法组方的清肺利气通络颗粒可以通过减轻哮喘大鼠肺组织IL-17的表达,改善肺组织病理形态,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胥少汀脊髓半横切法制作大鼠T8~T9脊髓损伤模型,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 组,空白组(A),消肿止痛合剂低、中、高剂量组(B、C、D),甲基强的松龙组(E),模型组(F),每组10 只,B、C、D 组予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药量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5、10、20 倍,每日用药3 次,术后第8 天开始改为每日2 次,剂量不变;E 组于术后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03.g/kg);A组和F 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 天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NOS 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脊髓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脊髓损伤组织改善情况D 组优于C 组,且与E 组相似;损伤脊髓组织中IL-6、NOS 含量F 组显著增高,D、C 组与E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e-3的表达在F组中升高,C组与E组、D组相比Caspase-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降低IL-6、NOS 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含量,可抑制caspase-3 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胥少汀脊髓半横切法制作大鼠T8-T9脊髓损伤模型,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消肿止痛合剂低、中、高剂量组(B、C、D),甲基强的松龙组(E),模型组(F),每组10只,B、C、D组子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药量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5、10、20倍,每日用药3次,术后第8天开始改为每日2次,剂量不变;E组于术后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03g/kg);A组和F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NO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c-3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脊髓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脊髓损伤组织改善情况D组优于C组,且与E组相似;损伤脊髓组织中IL-6、NOS含量F组显著增高,D、C组与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c-3的表达在F组中升高,C组与E组、D组相比Caspasc-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降低IL-6、NOS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含量,可抑制caspase-3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五痹汤(肺痹)对流感病毒(I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及诱导RIG-I/IFN-I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加味五痹汤(肺痹)组(C组)、奥司他韦组(D组),除A组外,其余3组以IV FM1-6-E2滴鼻造模。于造模后第7天进行取材,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采用qPCR法检测RIG-I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中IFN-α/β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IV感染后B组小鼠肺组织出现水肿、肺泡隔增厚与炎性细胞浸润,各治疗组肺部炎症有不同程度减轻。IV感染组小鼠肺组织内RIG-I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与B组相比,C组RIG-I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感染组NF-κB蛋白表达增高,各治疗组可下调其表达;感染组血清中的IFN-α/β含量增高(P0.05),治疗组能明显升高IFN-α/β含量(P0.05),且C组与D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加味五痹汤(肺痹)具有抗IV感染的作用,增加RIG-I和IFN-α/β含量及抑制NF-κB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且RIG-I/IFN-I可能是其信号通路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感染大鼠,治疗组分别予清肺通络膏全方、主药和辅药干预。每日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3、5、7天,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法观察第7天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正常组肺组织未检测到呼吸道合胞病毒,模型组病毒载量随时间逐渐增多。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时间点病毒载量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全方治疗组最低,与主药组、辅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第7天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肺病变范围减小,肺泡腔渗出物减少,其中全方组最明显。结论清肺通络膏及其拆方对大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全方组优于主药及辅药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抗炎通络灌肠方对慢性输卵管炎性大鼠TNF-α,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 5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G6个组为模型组,其中B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为桂枝茯苓丸组,D组为庆大霉素组,E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低剂量组(等效量),F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中剂量组(2倍量),G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高剂量组(4倍量).采用赵广兴混合菌株接种大鼠法和Taylor- Robinson支原体阴道接种法,制作慢性输卵管炎性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30天开始给药灌肠,B组予生理盐水,C、D、E、F、G组分别予对应剂量的药物.给药剂量:按人和大鼠体表面积折算的剂量,换算后,B组给予生理盐水1.8ml/kg·d;C组给予桂枝茯苓丸0.2376g/kg·d;D组给予庆大霉素0.72万U/kg·d;E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方23.45g/kg·d(等效量);F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46.9g/kg·d(2倍量);G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方93.8g/kg·d(4倍量).各组连续用药20天.在用药的第21天处死大鼠,取输卵管组织备测.免疫组化法测定输卵管组织TNF-α,ICAM-1蛋白阳性表达面积;结果 A组输卵管组织少见有TNF-α、ICAM-1蛋白表达;B组输卵管组织TNF-α、ICAM-1蛋白表达较多,明显高于A组(P<0.01);C、D、E、F、G组表达较少,明显低于B组(P<0.01);且E、F、G组TNF-α、ICAM-1蛋白表达明显少于C、D组(P<0.01);G组TNF-α表达低于E、F组(P<0.05),G组ICAM-1表达低于E组(P<0.05).结论 提示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存在TNF-α、ICAM-1过表达的现象;抗炎通络灌肠方可通过下调输卵管上皮细胞TNF-α,ICAM-1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起到保护组织的作用,且疗效好于桂枝茯苓丸组、庆大霉素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GXM)及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IV)感染的BALB/c小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对黏膜免疫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10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GXM灌胃组(C组)、GXM滴鼻组(D组)、GXM合用组(E组)、奥司他韦组(F组),每组18只。除A组动物外,其余5组均以流感病毒FM1-6-E2滴鼻制备感染模型。于造模后第3、7、10天采集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及鼻咽冲洗液(NAIF)中sIgA、血清中IgA、IL-5、IL-6含量。结果:IV感染小鼠后,NAIF和BALF中sIgA含量降低;血清中IL-5、IL-6水平升高,而IgA含量降低。与B组比较,D、E组能够升高NAIF中sIgA含量,而C组在第10天升高明显(P0.05),F组作用不明显(P0.05);E组能够升高血清中IgA、BALF中sIgA含量,而C组、D组分别在第7天、第10天升高明显(P0.05),F组作用不明显(P0.05);C、E、F组能够降低IL-5、IL-6含量(P0.05),而D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GXM挥发油可促进sIgA的分泌且起效迅速,GXM醇提物可升高IgA、sIgA含量,降低IL-5、IL-6含量,两种给药方式合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小鼠炎性反应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及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采用高潮气量机械通气建立VILI小鼠模型。电针组和非经非穴组于机械通气前电针“足三里”“肺俞”或非经非穴点,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5 d。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采用BC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含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情况并评定肺组织损伤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水解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降低(P<0.05),BALF中总蛋白、IL-1β和IL-18含量升高(P<0.05),W/D及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0.05),肺组织NLRP3、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清肺通络膏对流感病毒诱导的肺炎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NF-KB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肺通络膏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采用鼻腔接种流感病毒FM1株诱导Wistar幼龄大鼠肺炎,在感染后各治疗组采用清肺通络膏贴敷于大鼠背部肺脏投影区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肺组织形态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PI3K,AKT,核因子NF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NF-k B p65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清肺通络膏高剂量组PI3K,AKT,NF-k B p65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清肺通络膏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使NF-k B p65表达降低,从而减轻了肺组织的病理损伤,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抗炎通络灌肠方对慢性输卵管炎性大鼠TNF-α,I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5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G6个组为模型组,其中B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为桂枝茯苓丸组,D组为庆大霉素组,E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低剂量组(等效量),F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中剂量组(2倍量),G组为抗炎通络灌肠方高剂量组(4倍量)。采用赵广兴混合菌株接种大鼠法和Taylor。Robinson支原体阴道接种法:制作慢性输卵管炎性大鼠模型。于造模后第30天开始给药灌肠,B组予生理盐水,C、D、E、F、G组分别予对应剂量的药物。给药剂量:按人和大鼠体表面积折算的剂量,换算后,B组给予生理盐水1.8ml/kg·d;C组给予桂枝茯苓丸0.2376g/kg·d;D组给予庆大霉素0.72万U/kg·d;E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方23.45g/kg·d(等效量);F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46.9g/kg·d(2倍量);G组给予抗炎通络灌肠方93.8g/kg·d(4倍量)。各组连续用药20天。在用药的第21天处死大鼠,取输卵管组织备测。免疫组化法测定输卵管组织TNF-α,ICAM-1蛋白阳性表达面积;结果A组输卵管组织少见有TNF-α、ICAM-1蛋白表达;B组输卵管组织TNF-α、ICAM-1蛋白表达较多,明显高于A组(P〈0.01);C、D、E、F、G组表达较少,明显低于B组(P〈0.01);且E、F、G组TNF-α、ICAM-1蛋白表达明显少于C、D组(P〈0.01);G组TNF-α表达低于E、F组(P〈0.05),G组ICAM-1表达低于E组(P〈0.05)。结论提示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存在TNF-α、ICAM-1过表达的现象;抗炎通络灌肠方可通过下调输卵管上皮细胞TNF-α,ICAM-1的表达,控制炎症的发展,起到保护组织的作用,且疗效好于桂枝茯苓丸组、庆大霉素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结蛋白(Desmin)和CD2相关蛋白(CD2-asso—ciatedprotein,CD2AP)的作用。方法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模型。3周后造模成功,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模型对照组(B组,8只),祛风通络方小、中、大剂量组(C组、D、E每组8只)和阳性对照组(F组,8中)。从第4周起,A组和B组给生理盐水,C—E组分别给祛风通络方1.O、2.1、4.2g/mL,F组给泼尼松25mg/kg。各组均灌胃给药,10mL/kg,1次/天,连续28天。期间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实验结束时电镜观察超微结构、Real-timePCR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mRNA、裂孔隔膜蛋白CD2AP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1)与B组比较,C、D、E、F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D、E组ALB均有所升高,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O.05);T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TG反而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观察发现,D、E、F组与B组比较,足细胞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足突结构、足突数目改善明显,其D、E组改善更明显。(4)阿霉素肾病大鼠中DesminmRNA、CD2AP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干预后,与B组比较,C、D、E、F组DesminmRNA和CD2AP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5)与A组比较,B组Desmin、CD2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E、F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D、E、F组Desm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C、D、E组Desmin及CD2AP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C、D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高,E组CD2AP蛋白表达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Desmin蛋白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伴随着改变足细胞骨架蛋白Desmin及裂孔隔膜蛋白CD2AP基因表达的改变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20,(6)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药对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肺泡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从软骨环间隙向心端一次性滴注博莱霉素构建小鼠模型,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药对组,灌胃给药28 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Masson染色及羟脯氨酸含有量测定观察肺组织纤维化;利用碱性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有量;免疫组化检测TNF-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NF-α、p-IKK、NF-κB、NLRP3、IL-1β蛋白表达。结果 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炎症细胞增多,大量浸润肺泡组织,肺组织间质性纤维化大量增生,经黄芪-丹参药对干预后肺组织炎症细胞、间质性纤维化有所改善。与模型组比较,黄芪-丹参药对组羟脯氨酸含有量降低(P0.01),TNF-α、p-IKK、NF-κB、NLRP3、IL-1β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黄芪-丹参药对可以有效抑制肺泡炎症和控制肺纤维化发展,其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P-IKK、NF-κB、NLRP3、IL-1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喘可治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喘可治组,每组12只。喘可治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2 m L·d-1,1次/d,连续7 d;地塞米松组造模前3 d按1 mg·kg~(-1)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处理。除正常组外,第8天腹腔注射LPS 0.1 m L(0.5 g·L~(-1)),乙醚吸入麻醉后,各小鼠滴鼻LPS 25μL(0.5 g·L~(-1)),制作ALI模型。24 h后取材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65,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p65和TLR4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肺组织p65,TLR4,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升高,p65和TLR4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喘可治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L~(-1)8含量降低(P0.01),肺组织p65,TLR4,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p65和TLR4 mRNA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进而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透明质酸(HA)、血清III型前胶原(PcIII)、羟脯氨酸(Hyp)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NIH小鼠经皮肤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后随机分为4纽:模型组(B组)、吡喹酮组(C组)、吡喹酮+加味四逆散组(D组)、吡喹酮+秋水仙碱组(E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A组)。病理观察小鼠肝组织,于肝纤维化形成后第21日开始灌服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C、D、E组在第45日时予以吡喹酮一次性灌胃进行杀虫,第78日小鼠心脏采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C III和HA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定Hyp含量;RT—PCR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HA水平D组高于A组,低于B、C、E组(P〈0.01,P〈0.05);PC III水平D组低于B、C、E组(P〈0.05);Hyp水平D组高于A组,低于B、C、E组(P〈0.05);TGF-β1 mRNA表达D组低于B、C、E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吡喹酮能有效改善血吸虫病小鼠肝纤维化,降低TGF-β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