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经,是指每月行经箭或行经期间出现剧烈的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但月经过后便会自然消失。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一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  相似文献   

2.
食疗治痛经     
痛经又叫月经痛,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年轻妇女。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下腹疼痛(多为剧痛).并伴有腰酸、呕吐等。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如精抻紧张、子宫发育不良、贫血等引起子宫强烈收缩,产生疼痛。中医认为是寒湿凝滞,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现介绍几教治痛经的食疗方法,供患者选用或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玲 《东方药膳》2007,(2):21-22
痛经是女性朋友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年轻妇女。其主要症状是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下腹疼痛,并伴有腰酸、呕吐等不适。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但应对痛经的方法除了注意避免劳累、受凉、情绪紧张外.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食疗了。  相似文献   

4.
王庆 《中国校医》2008,22(3):307-307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且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少女出现第一次生理性子宫出血,即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它是女孩进入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凡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较严重腹痛、腹坠、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影响学习、生活或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在行经前后或在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胀坠或其他不适,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青春期痛经一般为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戈薇 《青春期健康》2009,(10):47-47
有一部分女孩(大约10%左右),在月经前几天或月经期间,下腹部、腰部会出现痉挛性疼痛、剧烈绞痛,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全身发冷甚至突然晕倒,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痛经指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也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  相似文献   

6.
经行腹痛又称“痛经“,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伴腰骶部疼痛及其他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于智芬 《中国校医》2005,19(6):609-609
痛经是指在行经前后或在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或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是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指妇女在月经前7~14d,出现头痛、乳房胀痛、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腹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月经来过以后,症状即自然消失。有少数患者甚至表现精神症状及性格行为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8.
辩证食疗治痛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自我保健》2009,(3):34-34
实证痛经,在临床上表现为小腹正中疼痛.开始于月经前一天,而在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疼痛加剧。经行下血不畅,或有血块.或色发紫黑。疼痛剧烈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冷、出冷汗,甚至昏厥。有的月经前常伴有乳房胀痛.腰胀、腰痛等。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实证痛经妇女的饮食调养应以行气活血药膳为主。此外.简单的紫苏红糖汤、生姜红糖汤对实、虚两证的痛经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凡在月经期前后或在月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它不适,以致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为痛经。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疼痛,常发于未婚未孕女子,少女痛经多属此类。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的第1—2天,下腹部出现阵发性疼痛,有时会放射到阴部、肛门及腰部,并伴有恶心、呕吐、腰酸、尿频、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往往脸色苍白、浑身出冷汗,甚至晕厥虚脱。腹痛可持续数小时至1—2天,以后随着经血的排出而好转。也有人在月经来前的1—2天就有下腹疼痛,接近月经来潮时疼痛加剧。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一般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痛经的诊断与治疗辽宁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22500)张丽君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经期痉挛性腹痛以致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者。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是初潮后不久就痛经,而无盆腔异常病理情况,多发生在有排卵月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青...  相似文献   

11.
痛经有佳肴     
李典云 《东方药膳》2009,(11):20-21
月经是妇女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有不少妇女在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来潮期间有些不舒服,诸如腰痛,下腹部坠胀感,乳房发胀,轻度水肿,以及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但并不影响工作,不需药物治疗。腹痛阵发性或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时放射至会阴、肛门及腰部,伴恶心、呕吐、尿频、便秘及腹泻,严重时剧烈腹痛,常持续数小时或1~2天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一些女性会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下腹及腰部出现痉挛性疼痛,并伴随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腰腿痛时,则为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是女人的一种无言的痛苦,它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腹痛、腰痛是妇女在经期常出现的不适症状。其实除腹痛、腰痛外,有的女性在月经前后还会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痛症”,这类疼痛往往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4.
<正>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经过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  相似文献   

15.
妇女在施行输卵管绝育术后,部分人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异常出血、性行为改变、情绪心理不稳定等一系列征状,被称为“绝育术后综合征”。在对大量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排除年龄、身高、体重、既往避孕史、手术类型,术前月经表现等影响因素等,对年龄〉30岁妇女输卵管绝育术并不增加月经紊乱、痛经、经前期紧张等风险,无明确证据表明“绝育术后综合征”的存在。但年龄妇女在决定手术前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6.
刘欣 《婚育与健康》2011,(12):44-44
生活中,许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都会受到痛经的困扰。女性凡于月经前或行经前后,发生下腹疼痛,甚至放射至腰骶部,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的,称为痛经。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以青年女性较多见,一般出现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常可缓解。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3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2周。此次因“大便后自觉阴道有肿物脱出4h”于2006年7月1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d,经期3.4d,量中等,色红,无痛经。末次月经2006年7月4日。4h前大便后自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无腹痛,无阴道出血,无尿急、尿频、尿痛,无腹泻、便秘。急诊来我院,肿物能徒手回纳阴道内。  相似文献   

18.
正月经疼痛是在经期前后或在行经期间发作,但大多于月经第一、二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腹痛常持续数小时,偶有1~2天,当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疼痛剧烈时,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甚至昏厥。亦有部分病人在月经前1~2天即有下腹部疼痛,接近月经或来潮时加剧。痛而子宫内膜成块脱落为膜样痛经,第3~4天时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即消失。痛经的辨证一般以经前腹痛属实,经后腹痛属虚;腹痛拒按  相似文献   

19.
月经是妇女所特有的生理现象,它的正常与否反映了生殖器官的功能和体内性激素变化的情况。由于月经的调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精神因素或机体外在环境因素、营养关系等等。初潮前进行月经生理卫生教育,可以使少女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月经,解除思想上的紧张和不必要的担忧,从而防止和减少痛经及月经失调的发生。材料与方法自行设计月经情况调查表,组织本校1~2年  相似文献   

20.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痉挛或持续性疼痛、坠胀、腰腹部酸痛等一系列症状〔1〕,重则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致妨碍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依据有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将痛经分为继发性及原发性。湖北省中医院自2005年9月以来采用中药经痛舒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门诊病例,主要来源于武汉市中学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年龄最小15岁,最大22岁,平均19.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6年;均为月经初潮后痛经,其中轻度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