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建立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是我国自第一代留学归国建筑师至今始终关注的课题。英国作为建筑现代性原生母国,在各个典型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本国特征的建筑风格,文章通过传统性走向现代性谱系式的转译过程,解读其关系,为我国的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探索,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潘玥 《建筑师》2021,(1):90-97
本文从风土建筑与早期现代运动的关系入手,以德意志制造联盟的重要成员穆特修斯的理论为切口,考察了"客观性"中风土建筑的英国来源.随后,追溯了这一出色概念在早期现代运动中的引领作用,以及此后结合社会新语境的演化.最后,文章将"客观性"的历史演变结果与最初的风土线索再作比较,提出"客观性"包含修正性的建筑思维方式,对现代性的完整理解和风土建筑的价值认知都能起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语境下审视现代主义建筑,其中的个体性、多重性特征等不再明显.文章以对先锋文化的回溯为研究方法,通过对未来主义和未来主义建筑师圣伊里亚"新城市"组图的思考,追溯现代性的早期纷呈,强调现代主义建筑需要以多重性、内在性、反预设的思维方式和时间、空间并重的四维时空观念回应现代体验、描摹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的举办,已引起建筑学界学者对于布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价值的再度研究,进而也引发我们希望对西方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之关联性的重新认识。文章基于我们是否仍然应该在"规则"与"自由"间的矛盾中定义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不可调和性这一追问,通过对法国布扎教育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回溯,聚焦其代表人物的建筑观念和设计理论的源流关系及其学术争议.展开关于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之复杂关系的重新认识,为重构中国自身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进程的历史叙述,贡献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由比利时建筑理论历史学家希尔德·海嫩(Hilde Heynen)编写的《建筑与现代性:批判》,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性研究译丛系列中有关现代性和建筑关系的重要篇章。现代性作为一个历史分歧的概念,标志了一种断裂或一个时期的当前性或现在性,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以预言家的口吻对现代性做过一个天才的描述:"现代性就是短暂、瞬间即逝、偶然",是"从短暂中抽取出永恒";同时  相似文献   

6.
梁思成于1949年提出的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溯源"体系环境"建筑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及与美国建筑教育的深层联系.文章聚焦梁思成1946-1947年访美期间考察建筑教育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的经历,着重关注梁思成的工作笔记与会议文集,分析他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现代性与人文性内涵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挖掘梁思成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构建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建筑教育实践内容及其现代建筑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7.
黄华青 《时代建筑》2022,(1):142-149
"江南半舍"是一座兼具民宿与自宅功能的新类型建筑.文章将其置于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性相遇的理论背景,以及当代中国城乡关系转型的社会语境,解读其设计如何围绕"半""舍"的语义,运用场地、形式和材质等层面的模糊化操作,塑造一种与建筑功能呼应的一半城市/一半乡野、一半自我/一半他人的空间体验;其建筑由此背离了早期乡建项...  相似文献   

8.
文章延续了笔者在《时代建筑》2013年第1期"边走边唱:60年代生建筑师"发表的有关中国建筑现代性分析的文章的视角,进一步讨论了现代性的"现代认同"及这一概念的前提和基础,即西方现代性价值的核心——"个人权利"。通过对现代性的相关基本概念的讨论,文章进一步认识了"异化"的现代性对中国现代主义建筑造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也许包括部分70年代后期出生)的建筑师身上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自马歇尔·伯曼的现代性理论以来,现代性讨论一直被视作20世纪建筑史写作的基础范畴。新一代建筑历史写作不仅考虑了伯曼关于现代性的体验,也关注到地缘政治的变化:第一世界的现代性在第二世界中有某种"双生",殖民与后殖民状况引发第三世界多元现代性的兴起。这些变化着的地缘政治和文化理解对现代建筑历史编撰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现代性的建构——政治、制度、话语"、"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谱系、时代、个案"、"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全球、地方、身份"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第一届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论坛"构想我们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诸视角"会议的主旨、发言内容和交流讨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原型理论,并结合世博会建筑对建筑符号学所涉及的"中国性"、"现代性"和"纪念性"等各种复杂问题进行了剖析和价值阐释,指出对于建筑的符号和形式,比"中国性"、"现代性"更急迫的事情是表达人的"内在性"。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中国建筑学的历史是和"现代"相互纠缠的历史。中国建筑的现代性首先是普适的现代性的一部分,它分享了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诸如理性、进步、专业化,也交织着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此同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又只能体现在具体性中。实际上,全球化的现代性所具有的普遍性也是来自于复数的具体性之中,不同的现代性模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激发,才构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建筑的现代性。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构想我们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诸视角"国际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本期杂志主题板块选取部分代表性论文,从"政治、制度、话语","谱系、时代、个案","全球、地方、身份"三个方面呈现会议成果,以探索构想和描述中国建筑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从“谱系”的视角切入19世纪英国建筑理论家A.W.N.普金的建筑思想与作品中现代性的史学研究。探明普金建筑思想及作品中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和生发机制,明确其对世界现代建筑体系的奠基性贡献,勾勒以英国为源点的世界现代建筑谱系分支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揭示世界现代建筑演进的错综源流特征,以及建筑现代性内核之稳定性、边界之弹性的规律,进而提出微观地、批判地、“谱系”地观照建筑现代性初生阶段之必要。  相似文献   

14.
"如画"是18世纪后期随浪漫主义而出现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强调粗糙、复杂、原真、非规则等审美价值.这种非对称、非工整的"如画"美学观,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产生了影响.相似的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如画"般的造园理念也力求突破规整对称.中国传统园林的"如画"与西方现代建筑中的"如画"是否存在共通性?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西方"如画"观的发展,探索中国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相似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建筑走向现代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现代建筑史上几位代表性建筑师作品中建筑与死亡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在现代意识中对生死密切关联的强调。最后文章提出,以"生的限度"与"沉寂"等理念为路径,对死亡所做的反思可以对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个设计案例介绍了西班牙Abalos+Sentkiewicz AS+事务所在其专业实践中所采用的热力学设计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在多种不同气候和文化环境中的应用。"热力学建筑"这一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性的建筑与文脉之间关系的新型范式转变,及其背后的设计工具和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形式、物质、流动之间的平衡表达了一种对于新型城市生态环境与物质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王澍2017年与陆文宇共同推出"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中10年教育实验/实践的初步成果,试图从这样带有批判与改革色彩的教育实践及其与"亚洲后起近代化国家"在现代性进程所共同遭遇的问题,以及"五四运动"以降"反传统"现象对当代/文明的影响,探讨王澍选择以文化作为教育基点的意义;并探讨在学习现代性的3个核心"思想、技术、建制"后,是否"多重"与"非线性"的现代性进程模式才是看待文明发展的正确方法。藉此衍生如何能以教育回应现代性过程里,人的主体不断丧失的危机,也是王澍在中国美院实验教学所提出的命题─教育本在于"造人"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正建筑学的自治(autonomy)显然是大舍在建筑思考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的内容。无论"境"、"物"之先后,或者"抽象"与"具体"之反复,大舍始终相信建筑学具有一种内在的本体性;而与此同时,无论"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的设计途径,大舍完成的建筑作品都对外部城市环境保持着一种冷淡而抗拒的关系。其中所呈现的建筑自治性,在当代中国建筑学语境下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现代性之下主动而又被动的选择。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现代性,更准确地说是上海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创作流派及思想日益膨胀的今天,如何在建筑创作中体现地方特色,在建筑中加以文化的表达,这是本文极力探讨的。文章先阐明了建筑创作的现代性与文化表达,以及两者的关系,再以长沙市居住小区建筑为例探究建筑风格上的文化内涵,举星语林·汀湘十里的案例进行评论。最后提出了长沙建筑发展的影响因子,展望长沙市居住小区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建筑形态的传承和创新一直是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城市建筑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论文集中论述了建筑形态传承和创新中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关联性机制与形态表征,并结合对当代南京典型建筑实例的剖析解读,总结现代建筑形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策略与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