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智  鞠美庭  史聆聆  陈敏  李珀松 《交通环保》2004,25(6):16-19,2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订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方法;以中国大中型城市为背景,建立了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DP-SIR可选指标集。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建立烟台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和结合指标分数计算可持续发展度的基础上分析烟台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衡量城市或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性。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国外发展指标与国内进行了对比,具体包括城市发展指标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可以对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针对滇池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以滇池为对象、生态环境影响源为压力,构建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结构模型,进行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滇池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5.
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另外,战略的环境评价是将抽象且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具体的建设项目之间进行相互连接的桥梁,同时这也是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有效工具;在战略环境评价中,指标是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战略环境评价也要将指标作为评定的标准.然而,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城市规划内容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严重偏离,并且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是,指标体系的设计也从很大程度上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党"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环境评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重点考虑的一环。本文先是对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包括该指标体系的内涵,具体内容,该指标建立的重要意义以及提出该指标的指导原则。其次是现阶段下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旧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热点之一,但关于生态城市指标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概念性层次上。根据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国际进展的调研,本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采用5个模型来综合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1)基于经济学的货币化模型——环境近似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和真实储蓄串;(2)基于生态学的模型--生态足迹;(3)基于社会政治学的模型——真实发展指数和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案例城市的实际情况,通过指标的筛选和比较,提出了一套基本适合案例城市情况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建立起了综合评价方法,为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浅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构成范围、指标设置和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从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角度出发,探讨火电厂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火电厂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因素。同时,对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论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分析传统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固有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赋予了可持续性的内涵,并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体系。其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准则和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城市总体规划(简称“总规”)是实施城市可持续性战略的重要载体,战略环境评价(SEA)是连接抽象的、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设项目之间的桥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工具;指标体系是SEA工作的核心工作和评价依据。然而,当前存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总规环评)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内容、城市可持续性脱节,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本文首先归纳出城市可持续性的一般内涵,然后通过逻辑关系分析、影响评价矩阵的方法,识别总规的可持续性影响,构建了可持续性总规环评指标体系框架,最后以太仓为案例说明框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娜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4):176-179,194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并将其引入规划环评中,对于完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更好的发挥其战略指导作用,协调土地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土地资源系统进行分析,重新框定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建立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理论模型,并基于DSR模式,构建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开展广州南沙区规划环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应用研究,提出规划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tionUrbansustainabledevelopment,populationandGDPproduction,traffic,andenvironmentareinteractingwitheachother.Productionofpopulationandgoodsraisetheneedforexchangeinspace,leadingtotrafficflow.Thetrafficflow,inreverse,furtherenhancetheproduct…  相似文献   

14.
董越  徐琳瑜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71-3179
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对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等各种承载的需求同步增长,单一承载力逐渐无法满足对城市发展可持续状态的综合全面评估.城市综合承载力是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作用和协调程度的具体表征.综合承载力与人口规模、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带来的压力之间存在动态互动关系,只有承载力和压力维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双向复合动态可持续评估方法,量化负向城市压力(UP)和正向城市综合承载力(UCCC)及其二者之间的复合动态关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从经济、资源、社会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相互作用,实现逐个单点时间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概率分布模拟,进而通过复合动态关系判断模型实现单个区域单点时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断.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2004—2016年,广州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城市压力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城市发展整体呈可持续状态.但2012年以来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水资源承载力和大气环境承载力下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同的区域/行业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不同,使得各类规划环评的技术要点均不相同。为此在苏州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环评实践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专项规划的特点,开展了旅游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识别与指标体系建立、规划方案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编制技术要点的探讨,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旅游专项规划环评技术方法与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维一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基于三维一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该指标体系反映了经济、环境、社会的整个过程 ,同时包含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评价及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城市发展测度演变的分析、明确真实储蓄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经济学含义和政策意义:并针对世界银行在地区真实储蓄测算方法上的不足,重点探讨在真实储蓄测算中如何考虑城市开放性、资源折旧、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计算的界定问题。文中还以烟台市为试点城市,利用真实储蓄及相关指标评价了该市不同发展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鉴于作为评价对象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具有多目标、多要素、动态关联等突出的系统动力学特征,选择和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开展城市发展规划环评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和技术优势.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山西省临汾市正面临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环境治理的紧迫要求,本文依托该市转型发展规划环评工作,在全面识别和剖析城市发展要素、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基础上,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为重点研究了规划要素间的动态反馈关系,以此构建城市转型发展规划环评SD模型,并对4个规划替代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价.结果显示,在环境目标刚性约束下所有替代方案均不能实现人均GDP翻番的较高经济增长目标,其中以较强环境约束为特征的“方案III”具有最好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效果.据此评价建议临汾市应在确保实现环境改善目标的前提下主动放缓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加快以“煤焦铁电”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并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数普适公式及评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提出了基于GA优化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普适公式,并采用广义对比运算和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层次指标赋权,建立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大理市的可协调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基于GA优化参数后的分类单项指标的发展指数公式和评价模型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具有可比性、易操作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环境承载力动态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污染物在环境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模式 ,尝试性地建立了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动态量化模型 ,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规划城市交通规模 ,确定交通环境整治方向 ,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