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TOLAC组),同期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直接选择性再次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73例(ERCS组),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产妇61例(试产组),与TOLAC组比较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子宫破裂、产后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TOLAC组成功经阴道分娩53例,成功率86.89%,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明显低于ERCS组(P<0.05);与试产组比较,分娩成功率、总产程、出血量、子宫破裂、产后感染、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掌握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的指征、加强监护、具备急诊剖宫产术条件下,可给予首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经阴道试产的机会,并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孕分娩方式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孕患者275例,其中91例符合阴道分娩适应症患者进行阴道试产,设为实验组,其他184例患者再行剖宫产分娩,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分娩结局、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行阴道分娩中成功80例,试产成功率为87.9%;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子宫破裂、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窘迫、产后出血、产褥疾病及脏器损伤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P<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并非剖宫产手术绝对指证,在严格产前检查及超声监护条件下,阴道试产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陈志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29-129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选择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以最近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果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50例产妇中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11例,成功8例,成功率72.7%,无子宫破裂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发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42例,其中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1例,无新生儿窒息;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大于阴道试产产后出血率。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不一定必须选择剖宫产,医师应分析产妇情况,符合阴道试产者劝说其进行阴道分娩,以此来减少剖宫产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对产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新生儿结局。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40例产妇根据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即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分析2组母婴结局。结果本组140例产妇,有56例进行阴道分娩试产,其中20例因发生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或者先兆子宫破裂的情况而改行剖宫产术,最终36例试产成功,占25.71%;再次剖宫产者104例,占74.29%。阴道分娩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率、产褥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的窒息、肺湿、肺不张、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无试产禁忌的产妇,可于严密监测下行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12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按阴道试产组76例与剖宫产组52例划分,阴道试产组采用经阴道试产分娩,剖宫产组采用再次择期剖宫产分娩。对比2组的分娩过程及母婴结局。结果 76例经阴道试产产妇试产成功58例,成功率为76.3%。经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较剖宫产组低,2组子宫破裂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感染率差异不大。结论经阴道分娩并非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综合具体情况,严密监控产程,对符合条件试产者采用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97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161例(行剖宫产)和阴道试产组36例(行阴道试产),对两组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试产组36例产妇中,试产成功31例(85.11%),另外5例在阴道试产过程中改为剖宫产。两组产后2 h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子宫破裂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值得推荐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1,选择同期收治的首次妊娠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的产妇250例为对照组2。比较三组产妇妊娠结局,并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裂伤率、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率、住院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不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对符合阴道试产指征的产妇给予经阴道分娩,促进剂自然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也可减少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提升母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阴道试产的5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作为阴道试产组,同时选取同期再次行剖宫产分娩的6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患者作为剖宫产组,并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 阴道试产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等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率和Apgar评分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行阴道试产虽然有子宫破裂的风险,但严格把握试产适应证以及试产禁忌证后阴道试产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170例曾行1~2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170例中阴道分娩93例,成功81例,成功率达87%,1例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无产妇死亡。产后出血及产后病率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应给予充分的试产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产妇总数7250例,对其中一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32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0例产妇中阴道试产80例,阴道试产率为25%(80/320),阴道试产且分娩成功68例(即阴道分娩组),试产成功率85%(68/80),阴道分娩成功率21.3%(68/320),12例阴道试产失败改为剖宫产术。320例产妇中有240例再次行剖宫产术(即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孕周、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天数、产褥感染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只要产前做好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指征,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且成功分娩,可以大大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刘惠琼 《中外医疗》2012,31(24):2-3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了解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该院2009—2011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对其中符合试产要求的孕妇280例,选取70例直接施行剖宫产,剩余210例则施行阴道试产,并将其分为两组,为剖宫产组和阴道试产组,比较施行后的母婴并发症。结果施行阴道试产的210例中125例成功分娩,85例施行失败,主要表现为先兆子宫破裂率、产后出血率、产后发热率、新生儿5min Apgar的评分≤7分的发生率,住院费用较成功组而言增高。结论经阴道试产会有利有弊,阴道试产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母婴的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6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15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41例与随机抽取非瘢疤子宫阴道分娩(VBNC) 41例进行对照.结果:156例中64例进行阴道试产,4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4.1%.选择性剖宫产91例.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再次剖宫产(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的指征,应结合前次剖宫产的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本次妊娠情况及B超监测伤口情况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季邢  顾宁 《中国医学创新》2013,(31):126-12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母儿结局。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鼓楼医院16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分为阴道试产组24例和剖宫产组145例,并分析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结局及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阴道试产组成功21例,成功率87.5%(21/24),阴道分娩率12.4%(21/169);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及相关并发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于符合阴道顺产条件的,严密监控,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厉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29-31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6例,其中行阴道试产后成功经阴道分娩20例,设立为A组,试产失败再次剖宫产36例,设立为B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60例,其中行阴道分娩25例,设立为C组,首次行剖宫产35例,设立为D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法、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所占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住院时间各项观察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产时出血量明显高于D组(P〈0.05),但B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情况,B组住院时间长于D组(P〈0.05),B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刮宫产率仍高,对剖宫术后再妊娠时要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多数是可以安全地阴道分娩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3例具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剖宫产术后选择经阴道试产组83例与选择再次剖宫产组240例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病、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选择经阴道试产组83例进行对照。结果:323例中83例选择阴道试产,占25.70%(83/323),其中73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7.95%(73/83),试产失败10例,占12.05%(10/83),再次选择剖宫产240例,占74.30%(240/323)。剖宫产术后选择经阴道试产组与RCS组比较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平均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均未并发产褥病。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可比再次剖宫产组明显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杨桂香 《河北医学》2013,(11):1639-164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剖宫产,将其视为观察组A(n=78),其余42例孕妇的二次生产方式为阴道分娩.将其视为观察组B(n=42);选择同时期的78例首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A(n=78),42例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B(n=42);对比分析观察组A、对照组A、观察组B、对照组B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12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中共有59例行阴道试产,其中成功42例(71.2%);再次剖宫产孕妇78例,手术率65.0%;在产后出血量、重度粘连、切口乙级愈合发生率方面,观察组A和对照组A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A和观察组B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方面,观察组B和对照组B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但是仍然以手术为主;符合试产条件下的阴道试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是为了确保母婴平安,需要高度关注子宫破裂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进  杜莲芳 《吉林医学》2013,(32):6661-666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者的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单胎头先露)妊娠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阴道分娩75例与随机抽取非剖宫产阴道分娩75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27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27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50例孕妇择期再次剖宫产238例,阴道试产112例,75例成功阴道分娩,占67%。阴道试产失败37例,占33%。再次手术产率79%。剖宫产史阴道分娩组在总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产后出血等方面与首次剖宫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窒息及切口愈合不良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再次剖宫产绝对指征,结合前次剖宫产指征、手术方式、术后情况及本次妊娠情况B超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符合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6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分布为(27.5±5.2)岁,,孕次分布为(2.5±0.4)次,孕周分布为(38.2±1.8)周。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选择合适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描述,检验水准为0.05。结果:对研究人群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进行阴道试产情况显示,成功例数为58例,占89.23%。阴道试产失败改为再次剖宫产患者为7例,占10.77%,两组生产方式比较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体重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失败行再次剖宫产原因分析主要为剧烈疼痛、胎儿窘迫、产程停滞和子宫下端压痛。结论:选择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成功率较高,有一定安全性且并发症少,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并对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21例(观察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21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99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99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中27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7.78%(21/27)。RCS99例的手术产率为82.50%(99/120)。观察组(VBAC)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平均住院天数比观察组长,医疗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产科指征,应予以试产,阴道试产可以减少再次开腹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临床医生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14例35~42周的胎膜早破病例,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41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剖宫产(181例,43.71%)、阴道助产(19例,4.59%)、胎儿窘迫(33例,7.97%)、新生儿窒息(12例,2.90%)、新生儿感染(31例,7.48%)、产后出血(18例,4.35%),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139例,33.57%)、阴道助产(7例,1.69%)、胎儿窘迫(10例,2.42%)、新生儿窒息(4例,0.97%)、新生儿感染(10例,2.42%)、产后出血(8例,1.93%),2组比较P〈0.05;产褥感染研究组(17例,4.10%),对照组(12例,2.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可导致难产及母婴并发症增加,应加强孕期保健,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加强产程监护,改善新生儿预后及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