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晚报协会每年上半年都举办一个新闻大赛。1995年,我与沈力男合作采写的《两岸一家亲》似下简称《两岸》)获得当年度“爱德杯”现场新闻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从去年起学写现场短新闻,受益非浅。我采写的《街头“地摊”煤球俏》在《中国物资报》举办的1991年现场短新闻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后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评选中获得三等奖。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  相似文献   

3.
春节前,我给《新华日报》投去一篇关于放爆竹录音磁带的言论稿子。没过几天,就被该报2月1日头版《细流集》专栏以《放“爆竹录音磁带”及其他》为题刊登了出来。一周之后我又意外地收到新华日报给我寄来的  相似文献   

4.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接见《新华日报》总编辑章汉夫及几位编委时,对《新华日报》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是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就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共产党的军队究竟有哪些的话,那么我就这样告诉他:我们除了有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有一支“新华军”……“新华军”的称呼始于此,指的就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新华日报》全体将士(王明虽然曾短期担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但他并没有真正掌握《新华日报》的领导权),“新…  相似文献   

5.
“嗨,能干!”熟悉王广祥的人都这么夸他。可不,就凭摆弄一架破旧照相机的本事,现为海安县经委办事员的初中毕业生王广祥竟被《中国乡镇企业报》、《工人日报》、《厦门日报》、《新华日报》、《南通日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等八家新闻单位聘为通讯员,有几家还给他冠以“特约”。去年四月的一天,王广祥到海北乡一家小厂办事,听说乡里正在举办什么“赛兔会”,他忙从挎包里掏出照相机赶到现场,“眼福,眼福啊!”王广祥惊叹了,两三里长的公路两侧,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夕,到政协礼堂参加《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举行的茶话会,在聆听张友渔同志讲话时,心头忽然涌出一句唐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想起了逝世不久的田伯萍同志。1980年5月,我随同石西民同志到重庆搜集《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7.
《传媒观察》2007,(5):5-9
今年3月1日开始,《新华日报》实施了以“高度、贴近、开放”为办报理念的新一轮改版。改版在许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广泛的好评。为进一步巩固改版成果,听取各方意见,新华日报编委会于4月24日召开了“《新华日报》改版座谈会”,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改版以来的《新华日报》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本刊现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陕西日报》记者晁阳与我合写的《女麦客王建起跨省机收集团》一稿,获得了1995年度全国晚报现场新闻大赛特等奖。这是我采写“女麦客王”的第8篇稿件,也是采写“女麦客王”系列稿件中的第6篇获奖作品。回顾这篇稿件的采访体会,我以为,扇形思维出精品。  相似文献   

9.
辛妍 《传媒观察》2008,(2):11-14
1月12日,适逢纪念新华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与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在江苏南京举办全国省级党报论坛。30家省级党报的老总围绕着“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的党报创新与发展”,或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或以提交论文的方式参加了主题研讨。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杨振武等出席论坛并讲话。《新闻战线》的总编辑杨良化主持了这次党报论坛。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通讯》开辟《笔谈“新、深、活”》专栏,总结交流新闻写作经验,不仅对提高《新华日报》新闻写作质量有很大好处,对我们业余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下面我就今年三月间,与《新华日报》记者单永华合作采写的一篇人物通讯《一颗种子》,谈点对“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郑玥 《声屏世界》2001,(3):39-40
中央电视台举办面向全国的节目主持人大赛时,我正在读一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的《节目主持艺术论》,其中刊登了扬澜在《临海凭风》中的一篇章《主持无艺术》,与之针锋相对的是应天常写的《扬澜还是别这么说》,这似乎成了一个可争论的话题,在思索过程中我却发现思维出现了紊乱。于是,我放下书本,先去看全国性的主持人大赛,了解其选拔标准究竟是什么,然后再结合书本上的理论去思考“节目主持艺术”到底应怎样理解,大赛中是否反映了对“主持艺术”的考核。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6日,由《新闻出版报》和《深圳商报》联合举办的1994年全国报纸头条消息大赛在北京揭晓。我和刘枫、任澄合作采写的《新疆“星火”“燎原”两企业整体内迁》一稿获二等奖。听到这一消息,作为作者之  相似文献   

13.
李强 《视听界》2013,(6):127-127
为了鼓励编采播人员钻研业务,江苏电台连续两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今年10月,“文艺音乐专场”举行。此次大赛共有四个环节:文艺音乐知识的现场回答、参赛选手的才艺展示、事先录制好的一档节目的现场听评和纠错,和现场直播主持题。作为出题入之一,在第四个环节,即“现场直播主持题”上颇费了我一些功夫:如何出一个给选手以充分展示自己且能在现场呈现得五花八门的题目?高考作文题给了启发,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提前两天给各个参赛小组发放了一张CD,CD里只有一首歌,周云蓬的《春歌》,请选手根据这首歌制作一档5分钟的文艺或音乐类节目。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题目,却因其“开放性,没有具体要求”从而特别考验参赛选手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我能在《新华日报》新华青年“观察与思考”栏目里用七篇稿件,全亏省报编辑的心血浇灌,至于我,只能说提供点素材而已。过去总认为《新华日报》不是我这号人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中一朵香花──评廖永祥的《新华日报纪事》王火廖永祥同志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完成的《新华日报纪事》一书出版了。他谦虚,用了个“纪事”的书名,其实书的内涵广阔深远,带学术性,具有“史”的笔法及特色,具有珍贵的文化积累价值。我读了此书,在此深表祝贺,并...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全国晚报记者协会举行现场新闻大赛,我写的一篇通讯——《昨天,省委书记在麦田》获得了大赛特等奖。同行和前辈对这篇稿评价是:一是现场感强,时效性强;二是有新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中期,我和李克简同志在一起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不长,同志间的战斗情谊却比解放后一起工作一二十年的同事还要深厚,我想是因为那时是我们一生经历中最艰险、困难的岁月。 1942年秋季,在太行山最激烈最残酷的五月反“扫荡”(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英勇牺牲,我所在的《新华日报》“华北版”职工近四分之一牺牲)以后,我从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时实行“报”“社”合一,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也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采“访”通“讯”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报刊发行期已到了,单位的业余发行员问我:“你明年打算订些么子报刊呢?”我不假思索地说:“我还要订阅《新闻通讯》,她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已连续二年订阅《新华日报》社主办的《新闻通讯》。  相似文献   

19.
书讯     
《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新华日报〉代论集》由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辑的《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新华日报〉代论集》一书,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本代论集,收集了当时《新华日报》上发表的五十二篇个人署名的“代论”,其中十八篇是周恩来同志撰写的。定价:1.50元。  相似文献   

20.
陈明 《传媒观察》2008,(3):55-56
岁末年初,一本以《新华日报》近年来报道南通的“重头”稿件为主体的《聚焦南通》新闻集新鲜出炉,在南通新闻界乃至社会上引起反响。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高兴地说,“《新华日报》记者关于南通的报道视角独特,有高度、有深度、有亮度,说出了我们想说却没说到点的话,总结了我们想总结却没总结到位的做法。”《新华日报》总编辑周跃敏则回应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