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紫斑风铃草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方法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法提取紫斑风铃草全草,用GC-MS分析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确定了47个峰的成分.结论 所确定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析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东北玉簪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东北玉簪全草,并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确定了34个峰的成分.结论 3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胡桃楸树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并与果皮相比较。方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胡桃楸树皮与果皮,GC-MS技术分析两种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胡桃楸树皮与果皮中分别鉴定出28种和34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3种为二者共有成分(主要为烃类和有机酸)。结论胡桃楸树皮与果皮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有相同成分,但不同的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年蓬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成分。方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一年蓬,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测定萃取物中成分。结果 GC-MS分析确定了50种化合物,其中酸类化合物占19.08%,尿嘧啶占16.27%,甾醇类化合物占10.961%,酯类化合物占4.37%。结论超临界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远志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CO2)技术,提取远志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对远志SFE-CO2萃取物GC-MS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7个...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萃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优化出合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提取工艺相对照。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率为传统工艺萃取率的1.1倍。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素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时涛  陈振德  陶金成  张宇华 《中国药房》2007,18(24):1866-1867
目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枳椇子脂肪油并分析其组成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枳子脂肪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压力、温度、时间3因素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枳椇子脂肪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压力32MP、温度40℃、时间1h。枳子脂肪油含量为8.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37.6%。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枳椇子脂肪油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_2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超临界CO2 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方法 :超临界CO2 对厚朴进行萃取分离 ,HPCE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 萃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 34 .6 8%和 32 .91%,萃取率 1.83与 1.73%。结论 :用超临界CO2 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方法简单 ,萃取分离效果好 ,主要成分得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太子参提取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使用水蒸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太子参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结果:太子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3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28.70%)、n-十六酸(23.12%)、3-糠醇(5.51%)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初步鉴定了1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2-丙基呋喃(22.45%)、3-糠醇(19.78%)、3-乙基-3-甲基戊烷(19.47%)。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太子参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GC-MS方法分析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取萃取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通过标准图谱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物挥发性成分各组分均得到较好分离,共分离出21个成分,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论用GC-MS法测定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的工艺.方法 以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和总(口山)酮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结果 川东獐牙菜总山酮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80 min,夹带剂为95%乙醇.结论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方法:超临界CO2对厚朴进行萃取分离,HPCE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超临界CO萃取物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分别为34.68%和32.91%,萃取率为1.83和1.73%,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厚朴的主要成分方法简单,萃取分离效果好,主要成分得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GC—MS方法分析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取萃取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通过标准图谱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萃取物挥发性成分各组分均得到较好分离,共分离出21个成分,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论用GC—MS法测定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超声强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肉桂中桂皮醛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选择。方法采用超声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选取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超声功率为因素,以桂皮醛为指标成份,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方法进行优选。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5℃,35 MPa,2 h,2 kW,桂皮醛平均提取率为18.76 mg/g。结论超声强化超临界技术提取肉桂挥发油中桂皮醛得率高于其他文献报道。该技术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脂溶性成分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分析并测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方法:使用均匀设计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进行考察优化;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使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并与乙醚溶剂直接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釜压力30MPa,萃取温度48℃,分离釜Ⅰ压力8MPa、分离温度30℃,分离釜Ⅱ压力5MPa、分离温度30℃,萃取时间2.0h,CO2流量35kg.h-1,三七颗粒度60目;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物与乙醚溶剂直接提取物的组成有显著不同,检出多种炔醇类成分,包括人参炔醇(5.95%)。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远志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影响远志萃取的因素,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结果远志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30MPa,温度45℃,流速25kg·h^-1,时间1.5h。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远志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远志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远志挥发油成分的气相指纹图谱,研究种植与野生、不同提取方法对远志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对10批不同产地的远志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仪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建立超临界CO2远志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远志挥发油出油率在0.29%~0.82%之间,高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率,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法得到的易挥发油成分基本相同,人工种植较野生远志挥发油成分种类更丰富。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远志挥发油效率高,为研究远志挥发性成分提供了较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予朋  李平华  闫荟 《中国药业》2009,18(19):43-44
目的确定徐长卿中丹皮酚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超临界CO2物,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丹皮酚的含量,以丹皮酚收率为指标评价该工艺。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徐长卿中丹皮酚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15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结论该工艺适合提取徐长卿中的丹皮酚。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紫珠低极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初步鉴定所分离的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考察各分离釜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分离釜Ⅰ提取物中初步鉴定了27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81.12%;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分离釜Ⅱ提取物初步鉴定了20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74.60%。广东紫珠超临界CO2萃取分离釜Ⅰ、Ⅱ提取物及二者1︰1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孙亚伟 《中国药业》2014,(14):120-122
目的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提取生物碱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最新相关文献,探讨萃取条件与分子结构和溶解性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与生物碱分子结构和溶解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