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某新型自动步枪闭锁机构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藤  赵军  周克栋 《弹道学报》2006,18(2):36-39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某新型自动步枪枪机闭锁面与节套闭锁面间垂直接触碰撞的动应力.建立了闭锁机构在3种不同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闭锁面上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对比了3种不同情况下最大接触应力的位置和大小.计算结果表明闭锁机构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罗少敏  徐诚 《兵工学报》2018,39(5):841-850
弹底间隙是自动武器总装中典型的装配要求,直接影响到武器性能和安全。为研究实际工况下的自动武器弹底间隙,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零件装配变形计算方法,建立了考虑变形的自动武器装配公差分析模型。针对某闭锁片偏移式机枪弹底间隙问题,建立了闭锁机构零件变形分析模型,分析了考虑温度引起变形下的弹底间隙变化,研究了不同温度对弹底间隙的影响,复进到位撞击引起的变形对弹底间隙的影响,以及发射过程中零件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枪管弹膛温度引起的零件变形时,随着温度升高,弹底间隙分布中心发生明显偏移,分布范围收缩,弹膛温度在300~600 ℃时弹底间隙最大减小0.015 mm;考虑复进到位撞击引起变形时,弹底间隙增大0.02 mm;发射过程中闭锁机构零件弹性变形量为0.14 mm,考虑发射过程变形影响,当最大闭锁间隙为0.38~0.47 mm时弹壳不会发生横断,当最大闭锁间隙为0.47~0.48 mm时弹壳会发生横断。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火箭炮特点,为其设计最优的闭锁挡弹器。通过理论计算出了该火箭炮所需闭锁力的大小,并以此确定了所需卡簧闭锁器的结构参数。建立了该闭锁挡弹器和火箭炮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预紧量和卡簧厚度变化对闭锁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的闭锁力情况下火箭炮发射装置动力学响应特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适合该火箭炮的闭锁挡弹器。计算结果对火箭炮闭锁挡弹器的设计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履带式军用工程机械不同悬挂闭锁方案对推土作业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履带式工程车为对象,建立了推土铲刀向下推压和向上提升过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采用不同闭锁方案铲刀推压力和提升力与车体姿态的变化关系,并利用ADAMS/ATV模块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对采用不同闭锁方案的切土过程和提铲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闭锁...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中闭锁式变矩器闭锁点的含义、控制方式及确定方法。特别提出了闭锁点的校验方法和修正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一种有效而准确的寿命计算方法,以某自动步枪为例,对其闭锁机构强度寿命进行分析。利用 ABAQUS 有限元软件对闭锁机构进行分析,运用雨流计数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和 修正的诺伯法计算出局部应力应变,根据疲劳损伤定律和Miner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枪械闭锁机构疲劳寿命进 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节省枪械机构在研制过程中的经费和试验时间,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得到更为 准确的预测结果,对研究自动步枪闭锁机构强度寿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微机电系统(MEMS)安全与解除隔离(S&A)装置在离心环境下工作时可能存在锁头回弹剧烈、锁梁应力较高引起塑性变形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良好离心响应适应性的MEMS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通过结构设计减弱了锁头在闭锁时的回弹现象,并提高了锁梁的结构强度,使其能够承载更高的离心载荷,同时扩展了闭锁机构稳定闭锁的阈值范围。该闭锁机构在外弹道离心力作用下可以稳定闭锁并准确定位,从而保证传爆序列可靠对正。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仿真与样机实验研究了该闭锁机构的性能与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闭锁机构可以在3 500~24 000 r/min的离心转速范围内稳定闭锁,闭锁时锁梁不发生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液力传动车辆为研究对象,为提升液力工况向机械工况过渡过程中闭锁品质,尤其是减小车辆闭锁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对闭锁离合器的动态缓冲特性开展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具有闭锁功能的液力变矩器及其主、被动端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闭锁过程的快速充油、缓冲升压及阶跃升压各阶段对闭锁品质的影响,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对缓冲升压阶段的缓冲斜率进行优化,通过所构造的闭锁品质评价函数比较优化前后冲击度、滑摩时间及滑摩功等品质评价参数,并搭建闭锁特性试验验证台架对优化前后闭锁品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能够对动态闭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优化后闭锁品质较优化前有明显改善,冲击度显著降低,基于闭锁品质评价函数的品质优化方法能够为液力传动车辆的闭锁特性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箱式火箭炮定向器闭锁体改进和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火箭箱式发射改造过程中定向器闭锁体的相应改进设想,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MARC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块和建模功能,对改进后的闭锁体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得到了该闭锁体厚度和闭锁力之间关系的一组数据,为闭锁体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火箭弹发射时,闭锁力大小对火箭弹离轨时的运行速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为减小火箭弹发射的初始扰动,提高射击精度,以某弹簧式闭锁机构为基础,对火箭弹在发射管内运行进行了分析、计算和solidworks仿真,得出了在不同闭锁力下,火箭弹离轨速度的大小。综合考虑射程、发动机燃料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闭锁力,对提高射击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火炮补弹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火炮补弹机构锁紧装置本身的特点和承载特性,在力学分析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火炮补弹机构锁紧过程中该装置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数值模拟,使用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缩短补弹时间、提高补弹效率、降低补弹强度,实现快速补弹,满足锁紧机构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接触理论的螺栓联接接触面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多微凸体粗糙接触表面由弹性、弹塑性至塑性变形转化过程的连续光滑可导原理,论证了载荷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强度及实际接触面之间的连续性和区域性。用混合单元法创建实际螺栓结构接触压力模型,求解出螺栓结构的实际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应力分布。对比超声波实验数据,有限元分析(FEA)结果与超声波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系列模型,分析压应力沿螺栓方向的传递作用,证明螺栓联接结构接触应力在环形区域内分布的连续性,并探讨了改变预紧力和结构几何参数对螺栓联接接触强度、接触应力范围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螺栓连接预紧方式的串联增强型轨道炮的身管封装性能,从电磁场的角度出发,计算了电磁轨道炮发射时导轨中的电磁力,进而得到了身管应力、应变和位移量。建立三维串联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离散预紧身管模型,计算了在一种斜坡电流激励条件下导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身管封装部件应力、应变及位移的变化规律。从计算结果看出,在螺栓预紧条件下,导轨及身管处于一定初始位移及应力、应变下,随着电流的逐渐增大和作用时间增大,各参量也逐渐增大,且呈现明显的波动状,导轨的位移在螺栓位置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身管部件的最大位移量远小于导轨的位移量,保证了与导轨的接触,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导轨的最大位移量,对身管的封装性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弹丸挤进身管过程中,弹带与身管之间的摩擦特性不仅对内弹道特性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对身管寿命的预测。在弹丸挤进过程中,弹带与身管之间的摩擦具有高速高接触压力特性。基于弹丸挤进过程中的弹带变形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描述弹带与身管之间摩擦特性的摩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接触压力、滑移速度以及连发射击时温度升高导致弹带表层熔化的影响;建立热力耦合的弹炮匹配有限元模型,分析弹丸挤进过程弹带应力及温度变化,并与文献[24-25]提出的摩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弹丸挤进过程中的弹丸速度和弹带表层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的摩擦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弹丸挤进过程中弹带与身管之间的摩擦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迟发火故障对于外能源自动机造成的危害,建立该自动机闭锁击发时的3 维模型。针对不同开闩 时机,基于接触有限元理论建立某自动机炮闩机构的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模型,采用显式时间积分方法仿真模拟击发 过程,分析自动机迟发火状态下主要部件的应力和失效情况,获得膛压作用下危险截面的应力变化和弹壳破坏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闭锁齿齿根处与接触面发生破坏,弹壳底部发生断裂,不同延迟时间下自动机损伤程度不同,迟发 火故障损伤分析与试验结果一致,可为迟发火保险机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螺栓联接由于其可靠和有效性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螺栓联接设计中的联接刚度设计在螺栓联接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最佳预紧力下螺栓联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综合考虑螺栓螺母与被联接件及被联接件之间的受力、接触、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结构的系列参数模型运算结果进行联接刚度分析,研究了螺栓预紧力、被联接板厚度、螺栓公称直径、被联接板外径及螺母系数等因素对联接刚度的影响。通过接触面压应力分布实验验证和连续性假设,对联接结构刚度函数式进行无量纲化推导,实现了系列参数模型无量纲化刚度数据的有效拟合,在有限元分析结果基础上获得了计算螺栓联接结构联接刚度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文献[4-6]结果比较,验证了该刚度计算公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