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中常有口腔顽固性持续性疼痛和口腔异常感的病例,临床检查疼痛区无口腔炎症性疾病及肿瘤,末梢及中枢神经通路无器质性病变,而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发生、程度、恶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将这种找不到明确病理生理机制的口腔颌面部疼痛称为心因性口腔痛。本文对此类病例作一回顾性研究,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因素对固定矫治效果的影响初探湖南省湘潭市口腔医院(411100)黄立勋,李新民为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固定矫治效果的影响,作者对126名11一14岁已结束矫治的患儿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其矫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就社会心理因素对固定矫治效果的影响作了初...  相似文献   

3.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和呼吸道的上端,平时、战时均易受伤.为在战场和事故现场对口腔颌面部战创伤进行快速、有效地抢救和预防窒息,减少颌面部伤残程度和人员的死亡率.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研制完成4个口腔颌面部战创伤急救专利产品,并与常规救治器材组合成便携式专科急救箱.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因素与牙周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牙周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可通过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增加激素及免疫介质的释放,降低免疫防御能力,改变唾液质量,牙龈微循环及日益行为等引发或加重牙周病,影响治疗效果。作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使口腔医师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牙周病的影响,提高牙周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最表(OHIP)是反映口腔疾病对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估.它的产生,是对现代口腔医学研究的有力补允,也带动了世界范围对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的关注.该文旨在通过介绍该量表的产生、发展、特点等内容,以探讨OHIP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全口义齿满意度与患者心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口义齿满意度与患者心理因素的关系曾剑玉洪流李国珍无牙颌患者由于口腔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改善患者主要的口腔功能[1],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对口腔医学体系产生重大影响,21世纪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2):112-112
由广东省口腔医院宋光保博士主译的《口腔行为医学》一书,2004年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原著GerryHumphris和MargaretS.Ling(英国利物浦),2000年HarcourtPublishersLimited出版。全书11章,分介绍、寻医问诊、就诊的期望、口腔团队、老年人口腔疾病诊治的社会现状、沟通技巧的运用、患者焦虑的控制、口腔健康问题中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反应与口腔健康问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及口腔行为学研究。毋庸置疑,口腔专业人员已完全意识到只靠动手操作既不能彻底治疗口腔疾病,也不能使患者完全满意。提高口腔健康常常要求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夜磨牙症儿童的心理、咬合等特点,探索儿童夜磨牙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门诊117例4~10岁乳牙列和混合牙列儿童,其中59例符合夜磨牙症的诊断标准,为病例组;58例未患夜磨牙症,为对照组.通过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研究其口腔、颞下颌关节和心理等,分析各项因素与夜磨牙症发生的关系.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精神心理因素、咬合关系、特定的睡眠姿势、父母遗传和亲属遗传等因素的OR值分别为1.074、1.528、4.472、11.164和8.757.结论 精神心理因素、咬合关系、特定的睡眠姿势和遗传因素是儿童夜磨牙症发病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麻醉不良反应和手术创伤的耐受能力差,而且术后患者的创口往往愈合时间延长,容易感染.如果手术处理不当或护理出现疏漏,患者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从而降低手术的成功率甚至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为此,本文在剖析糖尿病患者病理的基础上,对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风险作了综述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意识与正畸治疗合作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抽选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患者314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治疗过程、疗效进行追踪观察。结果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心理因素决定患者的治疗意识;而治疗意识受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环境因素及父母的影响,治疗意识又决定着正畸治疗合作度。结论患者的心理因素、治疗意识、正畸治疗合作度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理因素与成人正畸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对成人正畸治疗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行为特点以及正畸治疗过程中心理行为变化规律正成为口腔正畸医师日益关注的领域。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均是多方面的,充分了解成人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加强对患者在治疗前、中、后的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因素与成人正畸治疗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口腔黏膜常见的炎症性溃疡类疾病。据调查,人群中RAU的发病率高,且溃疡发作时灼痛明显,尤其是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major recurrent aphthous ulcer,MaRAU)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RAU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心理因素对RAU的影响不容忽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心理因素对RAU的研究多倾向于主观量表的评估,对其客观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较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RAU心理因素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新疆医科大学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情况,分析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学生700名,其中男244名,女456名,平均年龄(20.08±1.457)岁,对其进行颞下颌关节检查、问卷调查(颞下颌关节相关病史,SCL-90自评量表),计算患病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病率为42.40%,族别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病史分析中,偏侧咀嚼习惯、夜磨牙习惯、口腔正畸治疗史、拔牙治疗史、心理因素均为危险因素。咬合因素中,前牙深覆、后牙正锁、个别牙扭转为危险因素。结论: 口腔不良习惯、心理因素、错畸形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口腔门诊患者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震  胥春  高宁 《广东牙病防治》2002,10(3):195-196
由于牙病特别是牙痛造成的情绪变化很明显 ,临床上牙病患者心理因素很值得重视[1 ] 。牙病发作时引起持续性的疼痛 ,影响患者工作、休息 ,致其情绪不稳定。通常的牙科治疗如钻牙、磨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而操作时刺耳的牙钻声和令人害怕的敲击声 ,更会加重患者的恐惧不安 ,导致患者心慌甚至昏厥等。这些表现都是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关的。因此 ,口腔治疗时应考虑心理因素对治疗过程及结果的影响。一、口腔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口腔科多为门诊病人 ,由于进入病人角色 ,门诊病人的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2 ,4 ] :①需要尽快就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认识口腔肿瘤患者及配偶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规律,探索其相关物质基础。方法 选取 2011年12月-2012年8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确诊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 40例、良性肿瘤患者 35例、恶性肿瘤配偶 18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按照 5级评分标准,测评每位受试者精神心理状况。于入院次日上午 9点抽取受试者的全血,分离提取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分析血清中儿茶酚胺以及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抑郁与其他因子分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强迫症状、偏执与恐怖因子分均高于恶性肿瘤配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总分及其他单项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可的松的检测中,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配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口腔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同时伴有机体内相关物质变化,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疾病进程的相关机制及探索干预方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人拔牙的术前治疗及消除紧张因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心血管病人拔牙适应证问题引起了口腔外科和内科医生们的重视。而拔牙过程中紧张因素对这类病人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Shunond(1963)作了下颌传导阻滞麻醉时针刺对心理因素的影响的观察,国内也有关于高血压,心脏病人的拔牙问题及  相似文献   

17.
其他     
仿真头颅模型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的效果评价;灼口综合征患者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疗探讨;自酸蚀偶联剂不同作用时间对托槽与牙面剪切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农村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制取印模之体位与姿势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对口腔疾病疗效的影响已成为发展的热点。传统的评价指标仅包括临床检查,是不全面的。所以,反映口腔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综合评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心理因素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探讨心理因素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发展间的关系及其可能存在的物质基础。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门诊就诊的RAU患者3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名无重大系统性疾病及口腔黏膜疾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2组受试人群的心理状态。于上午9—10点间安静状态下抽取受试者的全血,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受试者血浆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的标准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分析,实验组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值2组间无显著差异。心理量表和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显著相关。结论: RAU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因素变化,同时伴有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源于心理因素的口腔正畸困难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源于心理因素的口腔正畸困难病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心理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口腔正畸典型困难病例患者的心理状况,总结 其治疗特点.结果 典型病例患者具有干扰治疗的共同特点并且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结论正畸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问题程度的判别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困难病例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