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芳 《中国科技博览》2009,(18):105-105
近年来,钢琴艺术的发展为大众接触、欣赏钢琴音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诸多渠道了解音乐家、了解钢琴曲。本文从影视剧中出现的钢琴音乐入手,来分析这一艺术形式是如何引导大众欣赏钢琴曲的,进丽说明用影视剧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大范围的向大众传播钢琴音乐,提高受众对钢琴曲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雅音乐”远离大众,不被大众所了解、接受,喜爱,对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欣赏严重失衡的现象,通过对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各自的美学特点及审美价值的分析,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接受并喜爱“高雅音乐”。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歌剧的魅力──欣赏美国TELARC公司最新出品“威尔第歌剧咏叹调改编曲”CD有感陈立歌剧是西欧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盛演不衰,成为世界艺术的珍宝。将歌剧的音乐旋律改编成为管弦乐曲,是以一种最简捷和最容易让大众接...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情操、思想、意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以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主体就是学生,他们的审美过程就是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下文讲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挖掘学生的“联觉”潜力,以达到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音乐感悟、音乐鉴赏、审美能力拓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音乐教育工作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进入了新时期。教师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经验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在追求更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通过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完成音乐作品欣赏,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有效提升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标准化教学实际状况,分阶段研究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凤 《音响技术》2003,(2):63-66
经过多年的努力,“Musical Fidelity”(音乐传真)已经蜕变成国内声誉最响的英国音响品牌之一,Musical Fidelity的创办人Antony Michaelity早年曾是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师,自1982年创建伊始他就非常关注大众需求,并不为迎合少数人要求而只专注于高价器材,以Antony Michaelity的话来说,他一直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最具音乐味”为理念推出产品,而经过20年的发展,“音乐传真”早已名扬天下,优良音质与相对平宜的售价使它极适合发烧人士用来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音色成为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音乐的备种手段互为依存,它们共同协作来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些音乐语言,去创造美的情境,落实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  相似文献   

9.
姜田田 《中国包装》1989,9(3):22-25
美学,是艺术的灵魂,其美学理论是设计实践的先导。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美的。它也象绘画、戏剧、音乐那样复杂,要求达到直觉审美与意蕴审美的一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与用的结合,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的相互适应。在庞大的设计美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包装装潢设计美学,正以其“实用美”的磁石引力,对整个审美场产生“向心”的作用。美不能离开美感。人生产了艺术,同样艺术也造就了人,能欣赏音乐的耳朵,创造了听觉艺术,反之,听觉艺术也创造了“音乐的耳朵”。审美感知既是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的,当美构成超形式与人的身心发生同构感应时,“社会性”也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诉诸听觉的艺术,欣赏声乐要用耳朵,但有健全的听觉的人,未必都能欣赏声乐。欣赏声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尽管耳朵很灵敏,能够毫发不爽的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如果仅仅把声乐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接受,而不能感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跟创作音乐的作曲家和再创作音乐的演奏演唱家发生思想交流。那就只能算是接触到了音乐的外表,只是在音乐的大门之外徘徊,还没有能够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11.
海彬 《中国科技博览》2009,(18):214-215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实现目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验实践、考试检验,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作业式教学法、话题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学术研究法。最有效教学手段有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欣赏活动中,是当前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以《辽》课为例,介绍我们在改革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所作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大众审美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静 《包装工程》2006,27(6):357-358
论述了在大众文化已成为今天的主流文化情况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的条件下,工业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体现大众审美情趣,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以提升大众对工业设计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毅 《音响技术》2001,(4):63-64
一、音乐软件种类知多少 从一个多世纪前爱迪生、浦尔生等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和录音机开始,到目前已陆续诞生了种类繁多的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软件。无论是音乐发烧友还是普通音乐爱好者,即使不去音乐会、演唱会现场,也都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经济条件寻找到自己的音乐欣赏方式。 从模拟到数字,是视听技术的一次大革命,但很多人仍在留恋“更有音乐味”的传统模拟设备。LP密纹唱片应是音乐载体的鼻祖,这类东西虽在我国几近绝迹,但国外一些人仍把LP当作欣赏音乐最主要和最钟情得意的载体,而且顶级的LP唱机造价远高…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而且能促进其自身各种潜质的平衡与协调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中,在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同时也应让学生学会辨别“丑”;音乐审美要凸显其“音乐性”,让学生在音乐音响形式中感受美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崔惠 《硅谷》2009,(16)
<正>一、简述幼儿音乐教育及其意义幼儿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学科的一类,她最容易激发孩子的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最容易使孩子产生美的愉悦的情感。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是最能代替用嘴说,用行动表达的一种自我表现的绝佳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落实,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应坚持以美育人,加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和情感熏陶,强调要突出音乐课程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探究在小学音乐课堂标准化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积极意义。剖析现阶段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化课堂活动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融合教学,以期促进小学音乐综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虽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欣赏既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重要手段。可以说,欣赏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音乐学科与幼儿学习的需要 1.音乐学科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价值的艺术 音乐在所有艺术门类中被人们称为皇冠艺术,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将人类的声音艺术化,它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音乐审美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在主体性、目的性上的划分是属于感性的,是人以其听觉感官为直接途径来具体实现的一种特殊的感性活动。这项活动既不是认识活动的附属品,也不是认识目的的派生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感性需要。在这项活动中,主体首先是通过感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凭借感知去求得认识,听觉的感性体验对于主体来说已不再是获取认识的手段而彻底成为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20.
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舞蹈、音乐于一身的运动,体育舞蹈具有竞技、健身、审美、欣赏等多元化价值。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广泛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体育舞蹈教学也在逐步完善过程中,目前从事体育舞蹈教育者也都在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地创新和改革。本文结合自己的长期工作经验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