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家杖子金矿位于喀喇沁断隆,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长青组、热水组,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色一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矿床受地层、岩性及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其中金矿(化)体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围岩为太古界鞍山群变质岩,矿化与硅化(石英脉)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区域成矿条件,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浩尧尔忽洞金矿床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该金矿床为低品位大矿量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地层和构造破碎带及片理化带控制,金矿化带都赋存于比鲁特岩组的第一岩段(b1)和第二岩段(b2)内,矿体在平面上呈雁行式或平行排列成群出现。矿体形态比较简单,主要为板状、似板状和大透镜状。含矿岩右类型为石英细脉型和变质岩型。地层、构造、脉体等为矿床找矿标志,矿床为构造控制的浅成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3.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六红金矿是东天山地区众多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作用分析以及与其相临金矿床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六红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一低温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4.
侯策 《中国科技博览》2013,(16):302-302
阜新于家梁地区萤石矿成矿条件优越,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变质岩、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细致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为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找矿标志主要为岩浆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和找矿标志呈紫色、绿色的萤石矿化,为今后该地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区金矿受地质构造和粉砂质板岩及绢云母板岩体联合控矿明显,初步认为成矿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热液流体作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标志显著。通过进一步对该矿床(点)及其外围预测靶区的普查评价工作,特别对其深部的勘查,该区有望成为一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较大的金矿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6.
红滩金矿床是近年在东疆地区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红滩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石炭统梧桐窝子组和华里西中期碱长花岗斑岩。红滩金矿共有11条金矿脉,含金石英脉49条;主要有益组分为金,矿体品位高,最高品位可达462.5g/t。金多呈自然金的产出,同时伴生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含矿母岩以石英脉为主,主要呈近东西、北西向延仲。在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活化作用,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沿康古尔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运移、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7.
姜文强  宋立杰 《硅谷》2010,(1):6-6,128
北票市二道沟金矿是典型的与火山活有关的中温矿床。发现矿脉60余条,呈平行脉状分布。矿脉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流纹质火山岩、印支期似斑状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中。矿床形成与燕山晚期火山杂岩密切相关,表现为"次火山岩、浅成侵入体~断裂构造~火山穹窿构造"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  相似文献   

8.
汞洞沟金矿点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南缘,金矿化属中(偏高)温热液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可以划分为白色块状石英-黄铁矿阶段、微-细粒石英-黄铁矿阶段和细网脉状石英-粉末状黄铁矿阶段。黄铁矿具空穴型导电性,黄铁矿晶体形态、热电性和微量元素等标型及其分带性可以作为深部矿化预测准则。找矿矿物学方法与成矿岩石学研究相结合,是对金矿评价和深部预测的有效方法,对寻找深、盲矿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乃庙金矿为动力变质~岩浆热液迭加型金矿床。近EW向断裂为控矿主干断裂,为导矿和赋矿构造;NW向和NE向断裂,为储矿和容矿构造;近SN向断裂,错断和破坏矿(化)体。成矿与动力变质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沿华力西晚期动力变质形成的糜棱岩化带和片理化带充填和交代;在燕山早期岩浆热液迭加作用下发生迁移、富集成矿,形成含金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化。  相似文献   

10.
胡家坳矿区地层为黄浒洞组、小木坪组,主要为脉型金矿。重要矿(化)脉分布于F1断层附近,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矿区能找到一组北东向的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脉。预期能找到一处中小型以上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五龙一带金矿床处于五龙一古楼子金远景区内,其围岩主要岩性片麻状花岗岩,块状硫化物脉的产出严格受北北东和北西西向两组断裂构造的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早期闪长岩岩浆膨胀式底辟侵位。并沿围岩构造裂隙形成充填,形成闪长玢岩脉,晚期Au的流体沿复活的早期(充填闪长玢岩)的裂隙及新生的构造裂隙充填形成含金硫化物石英脉。  相似文献   

12.
荒甸子金矿床位于青城子矿化集中区,金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脉状产出于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片岩接触部。矿体受地层产状、断裂、褶皱、岩浆岩脉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主要矿化类型有硅钾蚀变型、糜棱岩化型、绿泥石化型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毒砂等次之,金银以自然金、自然银、银金矿、砷红银矿为主。矿石主要呈粒状变晶结构,团块状、晶洞状、角砾状构造。  相似文献   

13.
马脑壳金矿是一种微细侵染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其金矿床主要以构造控矿为主,矿体的主要储存位置是构造破碎岩带,整个金矿矿体的空间分布和产出形态都由构造变形程度进行控制。矿床的特点通常表现出来的是层控性的特点,本文主要就马脑壳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红柳疙瘩钛铁矿是甘肃中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马鬃山地区,海拔1800-2200m,属干旱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冬春寒冷,夏季严热,最高气温35℃-37℃。该矿岩体和矿化现象明显,自北向南可分为两个岩相,一是中细粒辉长岩相,分布于矿带北部,构造发育明显,岩石类型橄榄辉石岩,辉长岩、钛磁铁矿体赋存于该岩相中,岩石蚀变强烈。主要为次闪石化、钠帘石化、绿泥石化,二是粗粒辉长岩,分布于矿带南部,岩石为粗粒辉长岩,伟晶辉长岩。矿化微弱,岩石蚀变为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早期分异型钛铁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15.
北衙碱性斑岩型金矿床为“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喜山期富碱斑岩带中的金多金属矿床。碱性斑岩、复式穹隆构造与金矿床呈现构造-岩浆-矿化三位一体,金矿化集中于成矿晚期热液活动阶段。矿床遥感地质方法与构造地球化学方法获取了丰富的成岩成矿影像———构造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组成的矿床定位预测网络结构“隐信息”。据此构建了影像线环结构-构造地球化学集成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矿黄沙矿区系黑钨石英脉状矿床,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节理发育。围岩系矽化砂岩、千枚岩、少量板岩;脉石为石英;硬度f=6~10,松散系数为1.7。脉带矿体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挤压崩矿;导爆管—毫秒雷管~导爆索复式网路起爆。  相似文献   

17.
五龙金矿及其外围,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位于北东向鸭绿江金成矿带中。在鸭绿江断裂下盘(西侧)我国一侧。燕山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周边部,分布较密集的热液型大、中、小型金矿床及矿点几十处.鸭绿江断裂带下盘(西侧)丹东金矿化集中区,虽然发现了大型五龙金矿、中型四道沟金矿等几十个矿床(点),但已探明的总储量不超过70吨,而与一江相隔的朝鲜平安北道相对比,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环境、矿床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方面均相同或相似,平安北道获得的金工业储量是丹东金矿化集中区的15倍。因此加大丹东金矿化集中区找矿力度,加强综合研究,丹东矿集区内发现新的金矿床远景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8.
矿床位于得耳布尔深大断裂的北西侧,绝大多数矿体受控于NW向断裂。比利亚谷银铅锌矿床赋存于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英安岩、角砾凝灰岩中的NW向张扭性断裂带中,主要矿体受NW向次级断裂构造F35、F36、F37控制,矿体形态多呈脉状、透镜状、扁豆状,是由多个破碎带型单脉组成的脉群。矿体厚度较大部位是由多条构造及构造之间岩石矿化组成。本文认为矿区NW向断裂构造即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是形成该矿区构造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亚生  哈恩忠 《硅谷》2010,(2):89-90
联合村岩金矿床位于伊春-延寿铁多金属成矿带北段,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与强硅化云母片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蚀变岩型。断裂构造、围岩蚀变、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新宾县铌钽矿是我国东北地区罕见的稀有金属矿床,区域地层以太古代基底构造层为主,区内岩浆活动以吕梁期和燕山期为主。矿区内有NE向及NW向两条主要控矿构造。本文通过矿区的构造、地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化特征等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做出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相关规律并为矿区找矿方向做出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