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生物酶前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邰文峰  邱岳进  石红  杨伟忠  姚琦华 《印染》2006,32(13):15-17
根据亚麻、棉纤维的含杂情况,选择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漆酶等四种酶制剂进行前处理试验。以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润湿性、布面麻皮和织物强力损失为主要指标,与传统高温强碱亚麻/棉织物前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确立了亚麻/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汽蒸工艺为酶退浆→酶精练→漂前处理→氧漂→氧漂。  相似文献   

2.
选用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作为煮练助剂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煮练氧漂两步法工艺处理,讨论了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等参数的工艺用量对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10g/L、硫化钠10g/L、蒽醌为1%(对织物重)、精练剂10g/L。然后与传统三步法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煮练过程中同时添加硫化钠和蒽醌会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且对织物的强力影响不大。与传统工艺相比,煮练氧漂两步法处理后的织物强力较好,毛效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棉/毛/丽赛混纺休闲面料的前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毛/丽赛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有较高的难度,在保证坯布处理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羊毛纤维的损伤。通过试验得出,采用退煮酶L1和L2的轧堆,加上高效精练酶T的煮漂,基本上可以满足后道染整工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道复漂工序,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处理坯布的白度和毛效,同时保证羊毛纤维基本没有损失。通过实验得出:采用退煮酶轧堆并辅以高效精练酶T的煮漂工艺可以充分发挥棉/毛/丽赛织物特性。  相似文献   

4.
缪勤华  丁建  徐善如 《印染》2012,38(1):17-18,21
采用茶皂素对粘胶/亚麻混纺织物进行退煮漂一浴前处理,以代替传统的高温碱退浆煮练和氯漂工艺。生产实践证明,粘胶/亚麻混纺织物采用茶皂素温堆+汽蒸两步法前处理工艺,其麻皮去除效果、白度均可与传统工艺相媲美,而且强力损伤小,毛效更高,手感更柔软,生产成本降低,工艺流程缩短,生产效率高,废水COD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7,(24)
棉毛混纺织物采用生物酶煮练和多功能精练酶煮漂两浴法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棉毛混纺织物采用果胶酶BTM 15 g/L,纤维素酶COMLI 8 g/L,退浆酶DL 8 g/L,高效精练剂3 g/L,在55℃浸煮60 min,再采用多功能精练酶4 g/L和双氧水10 mL/L复煮漂后,半制品的毛效、白度、强力都能达到要求。与传统的碱氧前处理相比,生物酶前处理后的纤维损伤降低,前处理残液COD值小。  相似文献   

6.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均  张瑞萍 《印染》2007,33(13):13-15
采用次氯酸钠-氧漂工艺和DCCA(二氯异氰尿酸钠)-氧漂工艺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漂白;分析了有效氯浓度、pH值、堆置温度、堆置时间和H2O2复漂等工艺条件对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漂白工艺织物的白度、去麻皮情况和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轧漂去麻皮工艺对织物损伤较大;DCCA-氧煮漂工艺则能够达到去麻皮保强力的效果,其优化工艺条件为:DCCA有效氯5g/L,pH值3~4,H2O23g/L,40℃煮漂20~30min,漂白后织物白度值80.70,去麻皮效果5级,强力损伤12.90%。  相似文献   

7.
选用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作为煮练助剂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煮练氧漂两步法工艺处理,讨论了亚硫酸钠、硫化钠、蒽醌等参数的工艺用量对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10g/L、硫化钠10g/L、蒽醌为1%(对织物重)、精练剂10g/L。然后与传统三步法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煮练过程中同时添加硫化钠和蒽醌会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且对织物的强力影响不大。与传统工艺相比,煮练氧漂两步法处理后的织物强力较好,毛效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物酶短蒸联合低温活化氧漂工艺,对棉织物进行60℃的连续式前处理,研究复合生物酶、复合活化剂、双氧水和稳定剂用量及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棉机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低温前处理工艺处理织物的白度和毛效,较之传统高温前处理工艺偏低,退浆级别相同,织物强力损失减小,染色后织物能获得良好的表观深度、皂洗牢度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9.
尿素在氧漂中的作用及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龙生 《印染助剂》1994,11(2):18-20
研究和探讨了尿素在氧漂中的作用.并以粘棉混纺织物为试样,对用尿素作双氧水活化剂的无漂工艺进行了实践应用。获得了满意效果。该工艺可以应用于纯棉、涤棉、粘棉等多种织物的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成本低,手感白度好、润湿性能极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丝素整理剂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抗皱处理,分析了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对亚麻/棉混纺织物整理后其抗皱性能的变化,运用L16(4^5)正交分析法优选了丝素整理剂对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宽温退浆酶TC-200,退煮酶BJ-2与双氧水低温促进剂BJ-22复配,对粘胶/亚麻织物进行退浆和冷堆煮漂前处理,以替代传统的高温浓碱煮练和氯漂工艺.经大生产证明,粘胶/亚麻织物经生物酶两步法前处理,毛效较传统工艺更高,强力损伤下降,白度稍低,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且污染减少.  相似文献   

12.
顾东雅 《丝绸》2012,(7):10-12,24
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了酶氧一浴法前处理研究,通过对练漂前后织物的失重率、毛效、白度、顶破强力的测试比较,得到酶氧一浴法前处理最佳工艺为:酶质量浓度1.5 g/L,双氧水质量浓度5 g/L,pH9,练漂温度70℃,练漂时间50 min。采用此工艺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前处理,织物失重率为1.1%、顶破强力为510.6 N、白度为88.6、毛效为10.3,既能保证混纺针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能,又使得失重和强力损失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3.
吉婉丽 《印染》2012,38(2):23-25
采用氧漂煮练复合酶182对亚麻织物进行前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煮练工艺进行对比。优化的氧漂煮练工艺为:氧漂煮练酶182 2.5 g/L,30%双氧水15 g/L,浴比1∶15,110℃处理40 min。与传统工艺相比,经氧漂煮练酶182处理的亚麻织物的白度和毛效相当,强力损伤率小,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印染》2008,34(8):19-20
采用煮漂一浴工艺对亚麻/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前处理,并在除氧、纤维素酶抛光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随后烘干、浸轧硅油,并用麻用柔软剂定形.采用该工艺,可使亚麻/棉混纺织物更适合制作高档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15.
傅忠君  马庆霞  王燕 《印染》2008,34(3):17-19
采用退浆酶A-2和H2O2对聚乳酸/棉混纺织物进行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前处理.根据测试经前处理的混纺织物减量率、白度、弯曲长度及染色K/S值,分析了退浆酶用量、双氧水用量、温度、pH值、时间等参数对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合理的前处理工艺,即酶用量5g/L,30%H2O2 8 mL/L,温度80℃,时间35 min,pH值7.5.  相似文献   

16.
复合精练酶301L在麻/粘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波  韩丽  李春光  罗维新 《印染》2006,32(8):17-18
采用复合精练酶301L对亚麻粘胶混纺织物前处理,并与传统氧漂工艺进行了比较。该新工艺提高了精练效果,由于用碱少,降低了织物强力损失,减少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牛奶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焕岭 《染整技术》2010,32(6):27-29
对棉/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进行练漂前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混纺织物中牛奶蛋白纤维对pH非常敏感.碱氧练漂工艺选择采用Na2CO3、最适pH值在8~9、温度85℃条件下进行练漂,白度较高,失重率适中,强损率低,毛效较高,但布面仍有少量棉籽壳及色点;酶用量10 g/L、精练剂用量高于5 g/L、pH为8~9,温度85℃时,可以得到较好的练漂效果:白度较高,毛效可达12 cm,布面无棉籽壳,失重率和强损率均较低;二氧化硫脲复漂可以进一步去除了纤维素纤维上了杂质,并提高了织物白度,碱氧练漂织物复漂后白度由61.36提高至72.75,酶氧练漂织物复漂后白度由66.76提高至75.85,对强损率、失重率、毛效、手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精练助漂剂JL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探讨其对莫代尔/棉混纺毛巾织物精练漂白的效果影响,确定其最佳精练漂白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精练漂白的莫代尔/棉混纺毛巾织物白度好、失重少、染色均匀,同时对练漂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5,(2)
由于海藻纤维不耐强碱,采用煮练酶JN-600和双氧水对海藻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前处理,探讨了煮练酶和双氧水质量浓度、练漂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织物毛效、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优化的生物酶前处理工艺为:煮练酶JN-600 2.0 g/L,双氧水7 g/L,处理温度80℃,时间50 min。处理后的海藻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平均毛效为12.4 cm/30 min,白度为86.7,顶破强力为461.4 N。  相似文献   

20.
煮布锅煮练、绳状氯漂、大卷装氧漂、处理亚麻棉混纺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