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预热燃烧风富氧下铜精炼阳极炉液化石油气(LPG)流量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的预热燃烧风温度和富氧浓度对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和富氧浓度的提高,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LPG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燃烧风预热下铜精炼阳极炉重油流量数学模型,并根据不同预热燃烧风温度对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重油流量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烧风预热温度增加,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重油流量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预热燃烧风富氧下铜精炼阳极炉高温烟气热损失效学模型,并根据富氧燃烧风对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高温烟气热损失效学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当预热燃烧风中的含氧量达到大约31%以上时,随着含氧量的增加,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高温烟气热损失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氧化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炉煤气和助熔空气“双预热”提高炉炉风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岩  刘权兴 《钢铁》1998,33(6):54-56
介绍了以放散的高炉煤气在燃烧生产的烟气作热源,同时预热高炉煤所和空气的“双预热”方法,将煤气与空气预热至300℃,实现1200℃汉上高炉风温。与其它提高风温工艺相比较,“双预热”工艺更适合大多数钢铁企业实现高风温,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炉煤气和助燃空气"双预热"提高高炉风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放散的高炉煤气在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作热源,同时预热高炉煤气和空气的“双预热”方法,将煤气与空气预热至300℃,实现1200℃以上高炉风温。与其它提高风温工艺相比较,“双预热”工艺更适合大多数钢铁企业实现高风温,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世光  李长军 《冶金丛刊》2007,(4):11-12,15
介绍了安钢2200m^3高炉热风炉采用煤气、空气双预热技术,强化热风炉操作,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和拱顶温度,高炉风温稳定在1200℃左右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以高炉煤气在热风炉燃烧室燃烧的热工特性为基础,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烧炉方式,煤气含水量及空气,煤气双预热对煤气使用量的影响,为节省加热热风炉的煤气量,提高高炉风温和充分利用煤气的热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然  王杏娟  梁春朝  吕庆  冯帅  杜林森 《钢铁》2013,48(7):12-16
 以邯郸钢铁公司2种高炉喷吹用煤粉作为原料,用马弗炉进行预热,测定不同温度预热后的失重率和燃烧率,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预热后煤粉表面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烟煤150℃预热时的失重率为512%,且随着预热温度升高,煤粉的失重率增加,预热温度300℃时失重率可达到17.24%。无烟煤预热后失重率变化不大,预热温度为300℃时失重率仅为5.66%。预热后煤粉燃烧率明显升高。300℃预热条件下的烟煤燃烧率为89.74%,相对于原煤提高了15.67%,无烟煤燃烧率为85.19%,相对于原煤提高了24.80%。预热后煤粉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层状和孔隙结构增加,从而提高了煤粉的燃烧率,为提高预热煤粉的燃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梅山2#高炉通过预热助燃空气和煤气提高热风炉送风风温,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改善原燃料条件,采用多环布料技术,逐步将年平均风温稳定在1220℃以上,实现了高风温操作,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优化的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杭钢球团竖炉气氛与炉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钢竖炉中,均热带、焙烧带和部分预热带的氧含量低于1%,属还原性气氛。在温度为930℃的预热带和1180℃的焙烧带直接取球团矿样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FeO分别高达11.66%和16.12%,从均热带到焙烧带将近3米的料层中,垂直方向的温度和气氛几乎保持稳定不变,看不出有冷却风通过均热带和焙烧带的迹象。因为鼓入炉内的燃烧废气含有19.2~19.4%的CO_2,所以球团脱硫仍能顺利进行,但却使炉内还原气氛加剧。为了球团能在预热带和焙烧带充分氧化,应考虑在燃烧废气中加二次风。  相似文献   

11.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基于富氧助燃预热下铜精炼阳极炉高温烟气热损失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预热燃烧风中含氧量的增加,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高温烟气热损失减少趋势十分明显,节能效果显著。此外,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还原期节能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铜精炼还原过程冒黑烟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液化气流量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了与之匹配的助燃空气流量。结果表明,目前液化气流量大于计算量,这可能是造成还原过程冒黑烟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炉膛烟气温度动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铜精炼还原过程炉膛烟气温度动态模型.由此动态模型及应用可知,当液化气质量流量、助燃空气质量流量在其静态值上扰动幅度相等时,液化气质量流量扰动对炉膛内烟气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而助燃空气质量流量扰动相对前者来说,影响要大得多.且铜精炼还原过程炉膛具有很大的热惯性,这直接导致炉膛烟气温度动态响应速度很慢,动态过程时间很长的现象出现.此动态模型有利于铜精炼阳极炉的在线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以互相耦合的炉膛辐射换热和铜液内部导热两部分能量平衡式建立了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燃烧用液化气消耗最小的真实目标泛函 ,采用变分法对真实目标泛函极值进行了求解 ,得出了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中粗铜熔液最优升温曲线、最优升温速度曲线以及液化气消耗最优曲线。此最优控制模型为铜精炼阳极炉还原过程在线优化控制以及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烟气对铜液的传热模型,并对不同空气过剩系数下的烟气平均温度和传热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过剩系数的增大,烟气平均温度和传热强度均有明显下降。为增强烟气对铜液的传热能力,必须适当地减小空气过剩系数。此外,针对燃烧室排烟温度较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余热装置回收烟气余热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用分析的方法,对冷水江钢铁总厂9#热风炉的能量利用情况进行了量与质的分析,找出了该热风炉能量损失的主要部分是燃烧过程、排烟及传热过程。总结出该热风炉节能的主要方向和途径是:降低空气过剩系数,提高助燃空气的入炉温度和降低排烟温度。  相似文献   

17.
孟天华 《四川冶金》2012,34(2):29-31,36
介绍了某厂加热炉设计的节能措施,采用蓄热式燃烧+常规燃烧的组合供热技术,利用空气预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同时在蓄热式燃烧自动控制、炉型结构、炉衬砌筑等方面进行节能设计,达产后进行的能耗和加热质量考核结果达到预期目标,钢坯加热均匀,氧化烧损少,证明了本加热炉所采用的节能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air compressor used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olling precision copper tube production line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industrial practice of dehumidification, heating and drying of wood products used for precision copper tube packaging, air compressor heat recovery principle is studied. The innovation in packaging material drying system,heat instead of electric heating desiccant, the purpose of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and reducing the air compressor oil temperature are achiev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air compressor is ensured,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copper processing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