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胡蜂蛰伤是蜂尾部毒刺蛰伤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是一种生物损伤,在我国山区较为常见,蜂蛰伤所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是临床急危症之一,常危及患者生命。我市地处山区,胡蜂蛰伤的病例每年都有发生,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蜂蛰伤72例,所有患者均由我院急诊科收入院,其中2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多器官功能损害,入科后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8月至2013年10月来我科就诊的胡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损害者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863岁,于伤后163岁,于伤后148 h就诊,28例患者皆合并有肝功能不全、心肌损害、肾功能损害,将因经济或其他原因拒绝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的患者作为常规治疗组(12例),其余患者为HD+HP组(16例)。2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蜂蛰伤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治疗中血液净化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蜂蛰伤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三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20例患者给予血液透析,乙组20例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滤过,丙组22例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透析,分析三组疗效。结果 62例患者在出院时腰痛、无尿或少尿、呕吐或恶心等症状彻底消失,病死率为3.23%。甲组与乙组治愈率间无显著差异,丙组治愈率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结论血液净化在治疗蜂蛰伤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疗效显著,其中血液灌流与透析疗效显著。对于蜂蛰伤患者应及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黄蜂蛰伤多发生于山区,夏秋季常见。我院血液净化室近10年来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救治了8例重度蜂蛰伤中毒(均为大黄蜂)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黄蜂蛰伤中毒伴多器官功能损害者8例,其中男性4例(年龄16~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就诊的急性蜂中毒并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组患者(n=20)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浆置换、每日连续性低效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肾脏替代方式;对照组患者(n=20)仅予以内科综合治疗:保护肝肾功能、输血浆、输血小板及行普通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善(P〉0.05),血小板无明显上升(P〉0.05),且患者大多死亡。治疗后治疗组肝肾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血小板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杂合式肾脏替代治疗急性重症蜂蛰伤患者在改其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损害方面较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组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重度蜂蜇伤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2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疗程7d。检测患者血清生化、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一8)。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生化、TNF—α、IL-6和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部分血清生化指标、TNF-α、IL-6和IL-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有利于受损器官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凤尔稳 《成都医药》2013,(2):116-117
目的:分析蜂蛰伤的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近3年收治的15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及综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医生应高度重视蜂蛰伤后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性。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及时准确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96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治疗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及生存时间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张广华  贺子达 《贵州医药》2012,36(4):337-338
蜂蛰伤中毒在基层医院是临床常见的急症,起病急,发展快,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蜂蛰伤后最常见的是发生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溶血,急性肾损害,急性肝损害,神经系损害等.其中肾功能损害最多见.我院从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蜂蛰伤重症中毒患者32例,治愈率较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中毒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 6例抢救成功,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明显好转(P〈0.05)。结论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重度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肾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蜂蛰伤致MODS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HP治疗。均连续治疗7d。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病死率,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比同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Ua、PT、APTT、TT、Fbg、TNF-a、IL-1、IL-6、IL-8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低(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对AFLP并发MODS的8例患者在护肝、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和终止妊娠的基础上,应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检测血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血糖、血小板等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的8例AFLP并发MODS患者血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血小板、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AFLP并发MODS患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蜂蛰伤的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近3年收治的15例蜂蛰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及综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医生应高度重视蜂蛰伤后患者继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可能性.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及时准确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例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CRRT联合血液灌流并病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对于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应尽早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蜂蜇伤患者采用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为早期时行血液净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2011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收治重症蜂蜇伤患者82例,根据血液净化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行普通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液净化模式,对照组当RIFLE分期达I期进行,观察组当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5分时进行,观察两组生化指标、血液净化后12 h和48 h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蜇伤至血液净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蜇伤后48 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多器官/系统损害程度评分法判定重症蜂蜇伤患者早期时行血液净化效果明显优于RIFLE分期为Ⅰ期时,前者可快速清除毒素,避免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减轻痛苦,促进早期康复,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早期联合血液灌流与常规治疗效果。方法:将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联合血液灌流组,常规组给予洗胃、导泻、利尿、保护肝肾功能、对症支持等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并观察两组肝功、肾功、心肌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治疗后的BUN、Cr、ALT、AST及CK水平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值)比较,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毒蕈中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肾功及心肌酶;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及死亡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h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疗效情况.方法 将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确诊的60例MODS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在生命体征及TNF-α、IL-6、CRP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6、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治疗后对照组各项血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MODS炎性反应,修复机体免疫功能,稳定内环境状态,从而逐渐改善器官衰竭病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不同置换液剂量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对蜂蛰伤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和解放军第452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1月行CVVH联合HP治疗的蜂蛰伤并发AKI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按置换液剂量分为中小剂量组[35~45 mL/(kg.h)]、大剂量组[45~70 mL/(kg.h)]。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死亡率及血液净化治疗前肌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小剂量组少尿期持续时间、平均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时间明显长于大剂量组(P〈0.05);两组经CVVH联合HP治疗24 h的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小剂量组经CVVH联合HP治疗48 h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以大剂量行CVVH联合HP有助于缓解蜂蛰伤并发AKI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治疗方法在小儿药物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小儿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灌流组( n =100)和对照组( n =80):灌流组常规洗胃治疗后进行血液灌流;对照组常规洗胃治疗。比较2组小儿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生存率,并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以及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 STB)的含量变化进行对比。结果灌流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儿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毒鼠强、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二氮、芬那露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的有毒药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灌流组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灌流组血液中BUN、SCr、ALT、AST、ST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灌流组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灌流组血液中的BUN、SCr、ALT、AST、STB含量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明显降低血液药物浓度,并最大限度保护重要脏器,避免对器官组织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血液灌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本地区毒蘑菇中毒类型主要为胃肠炎型38例,其次为中毒性肝炎型12例,无精神神经型和中毒性溶血型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肝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地区以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为主,总体治疗效果佳。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缓解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共纳入229例蜂蜇伤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110)采用常规治疗+早期激素治疗,观察组(n=119)采取常规治疗+早期激素+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死亡率4.20%低于对照组1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蜂蜇伤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降低院内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