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DICE方案解救治疗23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 方法:23例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DICE方案治疗2周期,观察客观缓解率和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23例患者总有效率65.2%,CR 6例(26.1%),PR 9例(39.1%).IPI为2分的低中危组5例,IPI为3分的高中危组11例,IPI为4-5分的高危组7例.3组RR分别为100%、72.7%、57.1%.骨髓毒性III至IV度为8例(34.8%).结论: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DICE方案解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赵征  廖子君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9):1761-1763
目的:观察DICE方案解救治疗23例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DICE方案治疗2周期,观察客观缓解率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总有效率65.2%,CR6例(26.1%),PR9例(39.1%)。IPI为2分的低中危组5例,IPI为3分的高中危组11例,IPI为4—5分的高危组7例。3组RR分别为100%、72.7%、57.1%。骨髓毒性Ⅲ至Ⅳ度为8例(34.8%)。结论:复发、难治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DICE方案解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GDP方案治疗的19例复发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后缓解情况、复发率、生存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4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为52.6%.1年总生存率为48.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5.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1.1%,恶心呕吐反应一般对症治疗可恢复,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GDP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好,副作用可以耐受,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挽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苏保雄  梁璐 《实用癌症杂志》2016,(12):2073-2075
目的 观察含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或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将7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吉西他滨分为对照组(非吉西他滨组)和观察组(吉西他滨组)各3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B细胞与T细胞型难治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应用吉西他滨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ORR及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 60岁患者ORR、CR及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细胞型患者ORR为42.86%,与T细胞型患者ORR 35.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级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级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或复发NHL患者应用含吉西他滨方案联合化疗,PR率优于不合吉西他滨方案,并且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T细胞型患者应用含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可得到与B细胞型相当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8例),完全缓解46.1%(6例),部分缓解7.6%(1例),病情稳定7.6%(1例),进展38.5%(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30.4%,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治疗复发难治T细胞淋巴瘤(TCL)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使用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治疗2例复发难治TCL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达部分缓解(PR),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治疗复发难治TCL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复发难治TCL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改良VDL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3例难治复发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均选用改良VDLP方案:长春新碱1.4 mg·m-2·d-1,第1天;左旋门冬酰胺酶6000 U·m-2·d-1,第1天至第7天;多柔比星或表柔比星30 mg·m-2·d-1,第1天至第3天,泼尼松40mg·m-2·d-1,第1天至第7天.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2~6个周期,中位3.5个周期,病灶局限的患者,化疗后加用侵犯野放疗.结果 13例患者中,总有效率61.5%(8例),完全缓解46.1%(6例),部分缓解7.6%(1例),病情稳定7.6%(1例),进展38.5%(5例).中位随访27(13~51)个月,全组预期3年生存率为63.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30.4%,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以左旋门冬酰胺酶为主的VDL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Gao Y  Huang HQ  Lin XB  Cai QQ  Pan ZH  Wang BF  Bu Q 《癌症》2007,26(8):909-913
背景与目的:复发难治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预后差,尚无确定的预后因素,目前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探讨复发难治T细胞NHL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复发难治T细胞NHL 45例.回顾性分析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预后因素.结果:截止2006年7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2~70个月),5例仍生存,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MST)为22个月(2~62个月).全组患者中,42例(93.3%)接受挽救化疗,有效率为61.9%(26/42),其中接受二线化疗方案有效率为52.4%(22/42).1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75.6%,3年OS 17.8%,5年OS 4.4%.将二线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0~1分和2分合并为低危组,3分和4~5分合并为高危组,进行生存比较,两者MST均未达到,低危组1年、3年和5年OS分别为82.1%、25.0%、5.8%,高危组1年、3年和5年OS分别为64.7%、6.5%、6.5%,有统计学意义(P=0.026).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10)、二线Ann Arbor分期(P=0.009)、二线IPI评分(P=0.015)、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0.026)、PS状态(P=0.002)和接受IMVP-16方案化疗(P=0.026)与复发难治T细胞NHL患者复发后OS密切相关.结论:二线IPI评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是复发难治T细胞NHL独立预后因素;复发难治T细胞NHL预后不佳,常规化疗缓解后应考虑加用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3~4个周期后,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15例,客观缓解率为41.9%(13/31),疾病控制率为51.6%(16/31);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客观缓解率为42.9%(9/21),疾病控制率为57.1%(12/21)。截至2022年7月30日随访结束,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个月(95%CI 1.6~14.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个月(95%CI 5.7~24.3个月)。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7%(21/31),其中1~2级20例,3~4级1例。结论PD⁃1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一定疗效,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范云  黄志煜  罗吕宏  余海峰 《癌症》2008,27(11):1222-1225
背景与目的:复发、耐药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预后仍较差,寻找高效、低毒的挽救方案一直是研究的目标.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淋巴瘤有效,与顺铂联合对一些实体瘤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及地塞米松组成的GDP方案治疗复发、耐药侵袭性NH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4例复发或耐药的侵袭性NHL均具有可测量的病灶,均接受过至少一种方案化疗.GDP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d1,8;DDP 25 mg/m2静脉滴注,d1-3;地塞米松20~40 mg静脉滴注,d1-3.每3周重复1次.按WHO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24例患者共完成76个周期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9例,8例稳定,2例进展.完全缓解率20.8%,总缓解率58.3%;B细胞NHL和T细胞NHL的缓解率分别为57.1%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全组中位随访1.2年,总1年生存率41.7%,B细胞NHL和T细胞NHL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6).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6.7%、37.5%及25.0%,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较轻微.无治疗相关死亡.2例患者挽救化疗后进行了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动员效果未受影响.结论:GDP方案治疗复发、耐药侵袭性NHL是一个有效的、相对低毒的挽救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