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针对某大功率分动器在实际运转中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滚针轴承烧结问题,建立了该分动器滚针轴承计算分析模型,并对其承载能力和额定转速进行了计算.在对分动器原有结构改动尽量小的前提下,提出轴承设计与改进新方案,并对新方案进行承载能力分析和热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滚针轴承与润滑油路能够满足大功率分动器润滑散热需求,可避免原滚针轴承额定转速偏低、局部润滑油量不足而发生烧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一辆猎豹CFA6470DCA型越野汽车,正常行驶中底盘出现异响故障,响声随车速变化而变化。故障检查:为查找异响部位,将分动器挂空挡,启动发动机后再将变速器挂入挡位运转,无异响,说明变速器工作正常;拆卸后传动轴,将分动器挂人高挡,再次启动发动机,挂挡试车,异响出现,说明异响是由分动器引起的。于是拆卸并分解分动器,分解后发现分动器后输出轴低挡从动齿轮碎掉半个齿,中间轴与其啮合的齿轮一同损坏,在分动箱底部还发现一颗被压扁的螺栓。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多轴驱动车辆的行驶性能和操作舒适性,分动器的设计至关重要。针对某款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的开发与测试,介绍了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换挡机械结构、控制器组成原理、换挡策略设计、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全时四驱电控分动器总成开发完成后在台架上进行换挡可靠性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机械结构可满足换挡要求、换挡策略合理、控制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张旭  张诚 《天津汽车》2009,(9):48-51
手动变速器在换倒挡操作时易产生打齿和异响等问题,文章介绍了日本协和合金公司发明的一种倒挡换挡同步机构.该结构在换倒挡时换档力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套上,利用杠杆原理,以同步器齿毂为支点,通过杠杆齿环反作用在5挡同步器齿环及5挡输入轴齿轮锥面上,从而达到制动输入轴倒挡齿轮顺畅换挡的目的.该机构成功应用于国内某款轿车,代表了变速器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勇士军车装用了博格华纳(BorgWarner)公司生产的47-07型分动器。该分动器采用两速分时驱动。用一套行星齿轮机构以实现减速作用,动力通过一个高精度链条传至前驱动轮,行星齿轮副和后输出轴总成通过油浴和油泵进行主动润滑。该分动器在维修保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5.输入轴转速传感器 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主要检测离合器C1(由输入轴驱动)的转速.也为电磁式.此传感器信号轮为20齿。变速器控制模块(TCM)根据输出轴和输入轴转速信号计算齿轮传动比.TCM还根据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信号判断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是否打滑。在20℃时.输入轴转速传感器阻值约为387~473Ω。输入轴转速传感器的外形与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相同.但是颜色不同.输出轴转速传感器为灰色.输入轴转速传感器为黑色。  相似文献   

7.
分动器是智能四驱汽车的关键部件,由于转矩传动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且其中温度的变化尤为重要,如何准确评估温度的影响对分动器的转矩输出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预测分动器接合过程中摩擦片、线圈和润滑油的温度变化,建立了分动器温度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分动器试验平台,并通过从试验台获取的测试数据与前馈控制器实现温度补偿协同控制,建立分动器温度反馈补偿时滞控制系统,研究温度影响下的分动器动力传递特性。最终探明:与对偶钢片多次摩擦接触后,摩擦片的温度明显升高,对分动器传递转矩的影响较大;控制电流与分动器转矩输出基本呈线性变化,叠加反馈补偿控制后,分动器的动力输出时间减少了0.05 s,控制误差基本消失,为分动器的精准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车型:E71。行驶里程:30000km。故障现象:车辆由于分动器漏油更换了分动器总成。更换完分动器总成之后根据维修的原则先对车辆进行编程设码,然后通过服务功能对分动器进行磨损值的输入。通过下列路径:服务功能→电动电机→VTG变速器控制系统→VTG控制系统:更换(S2710_VTG84-变速器控制系统:更换)。选择"VTG-SG已经进行了更换,已从旧的控制模块读取了变速器等级";然后系统提示输入变速器模槽中的变速器等级(MPT零件号码后的数字)。输入后系统提示:设码符合车辆数据(注意:如图所示就是变速器的等级,这个分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差速锁开关和分动器开关集成一体设计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将分动器高低挡开关、轴差差速锁开关、轮差差速锁开关的集成一体化设计进行了逻辑组合,并已应用于重型汽车上,在检测和销售过程中,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10.
4.选择4LLc时 当换挡杆位于4LLc位置时,如图6所示。高/低选择机构被设置为低,并且2WD/4WD选择机构被设置为直接4WD。来自变速器的驱动力从分动器输入齿轮通过分动器中间轴传输到分动器传动轴。  相似文献   

11.
日前,变速箱部克服重重困难,自主创新完成了MAN分动器四种关键零件端面齿加工工艺的国产化验证,现已投入量产. 集团公司于2011年5月初下发MAN项目分动器的试制计划,要求2012年7月生产出MAN分动器样机.MAN项目分动器中有四种关键产品,分别是:810-37405-0025端面啮合滑套、810-37405-0024端面啮合滑套、810-37510-5051行星架总成、810-37405-0028端面啮合滑套.原设计为奥利康端面齿,该端面齿在德国曼公司加工设备为奥利康铣齿机SKM2.在沟通中,获悉SKM2铣齿机为奥利康公司50年代所生产的型号,已停产30多年,现在该类型相近设备由德国克林贝格公司独家生产,变速箱部没有类似齿型加工设备. 按照当初的设计生产思路,无非有三条路,一是在集团内找协助单位,二是在国内寻求厂家,三是进口设备机组.但是经缜密细致的分析后,变速箱部认为这三条路均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分动器的进口供货风险,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国内成熟分动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相关工作,从分动器布置角度、传动轴选型和长度、工艺套合、整车通过性等方面解决问题。为后续其它总成换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分动器普遍应用于多轴驱动的车辆上,在全时驱动的车上,为保证各驱动车轮能够做纯滚运动,避免驱动轴之间功率循环,分动器往往要增加差速器。由于车辆前后轴荷存在差异,为更好的利用各个驱动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差速器还具有按固定比例进行扭矩分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汽车变速器输出轴齿座限位花键轴向频繁断裂的失效现象,从断口形貌、材料成分、力学性能、受力状态以及样件拆检等方面对输出轴齿座限位花键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感压纸测试技术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输出轴齿座限位花键异常受力是导致其轴向断裂的根本原因,并通过控制输出轴定位、改进花键配合等措施,避免该花键承受异常载荷,解决了断裂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外越野汽车分动器发展情况,并以ZF公司的VG2700和MAN公司的G253分动器为例,对国外最新越野汽车分动器的先进性进行了分析.从分动器整体结构、全时驱动差速器、分动器与整车ADM系统应用匹配、单气路控制点动式换档操纵机构、分动器总成多点润滑结构和分动器散热结构等方面,阐述了新一代5t级越野汽车分动器的设计创新点.通过台架、装车试验,验证了新一代5t级越野汽车分动器总成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拉维娜行星齿轮组:在1挡时,输入轴顺时针旋转,离合器C1结合,连接输入轴与后太阳轮,后太阳轮顺时针旋转,长行星轮逆时针旋转,齿圈有逆时针旋转的趋势,单向离合器F1锁止,防止齿圈逆时针旋转,则行星架顺时针减速旋转(输出)。(2)U/D行星齿轮机构:没有  相似文献   

17.
刘月普  关莹  张燕  赵亮  陈强  杨景玲  沈拓 《汽车工程》2023,(4):690-698+707
为了优化纵置混动车型平衡轴齿轮敲击噪声,对比横置车型结构差异,识别出飞轮惯量变大,曲轴模态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变大,导致平衡轴齿轮敲击,而常规单级减振器匹配呈现“此消彼长”规律,无法覆盖发动机全转速段角加速度优化目标,因此开发出双级扭转减振器,降低平衡轴驱动齿圈角加速度,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使用Simpack软件搭建了齿轮敲击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平衡轴齿轮敲击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而开发出双消隙平衡轴,通过减小啮合过程中轮齿双侧受力冲击,进一步优化了齿轮敲击噪声。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双级减振器和双消隙平衡轴可解决齿轮敲击问题,对平衡轴齿轮设计和敲击问题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动器的功用是将变速器的输出扭矩分配给各个驱动轴的装置.同时,增加传动系的总传动比.北京吉普(切诺基)BJ/XJ213型的两速、机械式分动器,由一根换档杆操纵,并设有同步器和真空开关,既是一个独立的总成,又与变速器以螺栓连接在一起而兼有副变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换档操纵手柄位于N位时,如图5所示,动力传递路线和P位是一样的,用花键与液力变矩器相连的输入轴前进档单向离合器壳总成被液力变矩器驱动,由于没有任何离合器或楔块式单向离合器起作用,输入轴前进档单向离合器壳总成自由转动,动力传递被中断,只是此时驻车锁止执行器总成不起作用,驻车棘爪弹簧将驻车棘爪从后内齿圈的齿中释放出来,输出轴可以自由旋转,允许车辆移动。  相似文献   

20.
4.3挡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1)前排行星齿轮机构:3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25所示.3挡时,离合器C1212作,连接共用太阳轮与输入轴。同时,离合器C2工作,连接前排内齿圈与输入轴.行星齿轮机构中有两个部件被以输入轴转速同时驱动,则整个行星齿轮机构以一个整体旋转.传动比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