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测定 R26-hSCARB2 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性别和周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 20只 4 周龄和 8 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雌雄各半。 取静脉血后,测定 22 项血液生理指标和 12 项血液生化指标,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在性别和周龄间的差异。 结果 检测的 22 项生理指标和 12 项生化指标中,4 周龄的R26-hSCARB2 小鼠雌雄之间在淋巴细胞绝对值( LYM) 、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 NEUT% )及尿素( BUN)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白细胞计数( WBC) 、总胆固醇( CHO) 及甘油三酯( TG)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 8 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雌雄之间在 WBC、LYM、单核细胞百分率( MON% )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AS% ) 、总蛋白( TP) 、磷( P)及 CHO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在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EUT)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 EOS% ) 、白蛋白( ALB) 、碱性磷酸酶( ALP) 、葡萄糖( GLU) 及 TG 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 不同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在 WBC、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PLT、LYM、单核细胞绝对值( MON) 、淋巴细胞百分率( LYM% ) 、MO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TP、ALB、ALP、BUN、肌酐( CREA) 、葡萄糖( GLU) 、钙( Ca) 、P、CHO 及 TG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在血小板压积( PCT)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NEUT 及 NEUT% 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 0. 05) 。 结论 性别和周龄都会影响R26-hSCARB2 小鼠的 血 液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但 周 龄 对 该 小 鼠 的 血 液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的 影 响 更 显 著。 本 实 验 为R26-hSCARB2 小鼠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基础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测定C57 - ras 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对成年动物两性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并比较4 周龄和8 周龄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方法将20 只8 周龄和20 只4 周龄的近交系C57 - ras 转基因小鼠,采血后,用日本光电MEK - 7222K 血球分析仪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用OLYMPUS AU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8 周龄动物血液生化指标中,ALB、GLU 和CHO,3 项指标雌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血液生理指标中WBC和LYM 这2 个指标雌雄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5) ; 在4 周龄和8 周龄的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其中ALT、TP、ALB、ALP、P、CHO 和T. Bili,7 项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血液生理指标4 周龄和8 周龄比较,WBC、RBC、HGB、HCT、MCV、MCHC、RDW、PLT、PCT、MPV、NEUT 和LYM 12 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结论成年的C57 - ras 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部分指标两性间测定值有差异; 4 周龄和8 周龄C57 - ras 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中多数指标差异显著; 年龄对C57 - ras 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的影响比性别对其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周龄和性别对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不同周龄和性别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值背景资料。方法离乳3周龄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12、24、48周龄4个实验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液细胞分析仪对大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统计并分析同性别周龄间和同周龄性别间指标差异。结果 4周龄与12、24、48周龄大鼠的生理指标如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嗜碱性细胞数(BA#)、嗜碱性细胞百分比(BA%)及生化指标如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血糖(GLU)、肌酐(CRE)、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周龄大鼠血液BA%和24周龄大鼠血液BA#均为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和24周龄大鼠血液WBC、RBC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48周龄大鼠血液MCH、PCT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龄大鼠血液CRE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龄大鼠血液AST、CHOL、BUN和48周龄大鼠血液GLU均为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2和24周龄大鼠血液ALP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同性别不同周龄的SPF级SD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周龄不同性别的SD大鼠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周龄、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 周龄和8 周龄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各20 只,雌雄各半,测定其主要脏器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周龄和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部分脏器质量和血生理生化有差异性。4 周龄和8 周龄小鼠在体质量等这21 项指标上都有差异显著性( P < 0. 01) ,且在左肾上腺等8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 05) 。4 周龄的雌、雄小鼠在RDW、总胆固醇( CHO) 这2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显著性( P < 0. 01) ,仅肺这1 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其余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8 周龄雌雄小鼠在体质量等16 项指标上雌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在HCT 等9 项指标上存在差异( P < 0. 05) 。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周龄及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该模型的合理利用及商业化供应提供了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PLCε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型(-/-)和野生型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成年PLCε基因敲除纯合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检测8项生理指标和11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野生型(+/+)小鼠的WBC、RBC、HCT和MCH等4项生理指标,纯合型小鼠(-/-)的PLT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的MCV和MCH指标高于纯合型(-/-)小鼠,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小鼠的ALB、GLU和TC等3项生化指标,纯合型(-/-)小鼠ALP和TG等2项生化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野生型(+/+)小鼠的TBIL指标低于纯合型(-/-)小鼠,差异显著(P0.05)。结论野生型雌雄之间有7项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差异比纯合型3项差异指标多,野生型与纯合型之间有2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项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测定Tiantanbio: NIH( 天坛生物: NIH) 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和脏器指标,并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4 周龄和8 周龄Tiantanbio: NIH 小鼠各30 只,雌雄各半,麻醉后采血,测定17 项生理和13 项生化指标,解剖并测定主要脏器质量和脏器系数,分析各指标性别和周龄间的差异,并进行脏器质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差异性分析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白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指标是主要差异项目; 血液生化指标多数都会受到性别和周龄的影响; 脏器质量雄性高于雌雄,并随着周龄增加而增大,脏器系数则随着周龄增加而减小。相关性分析显示,除胸腺外其他脏器质量均与体质量显著正相关( P < 0. 05) ,其中雌鼠肝脏、雄性肾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高。结论性别和周龄都会影响血液生理生化和脏器指数的变化,不同机构保种的NIH 小鼠存在差异,需建立相应的生物学特性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龄SPF级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日龄SPF级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为评价封闭群动物的遗传标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测定仪和日本光电血球计数仪对20、30、40、50日龄及不同性别SPF级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进行了测定。结果SPF级KM小鼠血液的WBC、MCH、MCHC、PLT在不同日龄间差异显著,RBC、HGB、HCT、Glu、ALT、CHOL、TP、Alb、Glb、A/G、BUN、PO4、Na、K、CI、Ca、AG在日龄、性别间均差异极显著。结论SPF级KM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雌雄、日龄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KM小鼠建立正常检测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了解检测指标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54只3~5岁健康食蟹猴,雄性84只,雌性170只,在清醒状态下采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并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的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获取了单笼饲养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雌雄食蟹猴血常规指标比较,RBC、HGB、MCHC、HCT、MONO、RDW-CV、MPV、PCT、P-LCR、PDW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BASO、NEUT%、LYMPH%、MCH、RDW-S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血生化指标比较,ALT、AST、ALP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建立了3~5岁食蟹猴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的参考值,同时表明部分指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 的 比 较 自 主 建 立 的 C57BL / 6J-Tg ( HRAS) 转 基 因 小 鼠 与 BALB / cJ 小 鼠 的 杂 交 1 代 小 鼠 CB6F1-Tg( HRAS) Nifdc(简称 CB6F1-NIFDC)与日本转基因小鼠模型杂交 1 代小鼠 CByB6F1-Tg( HRAS) 2Jic( 简称 CB6F1-CIEA)的脏器及血液生理指标异同,丰富自建模型的基础数据。 方法 选取 8 周龄的 CB6F1-NIFDC 及 CB6F1-CIEA 各 10 只,雌雄各半,活体称体质量,随后解剖并测定其主要脏器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 结果 自主建立的CB6F1-NIFDC 及日本引进的 CB6F1-CIEA 小鼠模型的部分脏器质量和血生理参数有差异性,脏器质量结果表明,雌性小鼠的心、肝、肺、左右肾等指标存在一定差异;雄性小鼠的肝、肺、左右肾、胸腺、左右睾丸指标质量有差异。 22项血液生理指标方面,雌性小鼠在 RBC、HGB 等 7 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 01) ;而雄性小鼠在 RBC、HCT 等 5 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 01) 。 结论 本文测定了两种模型脏器指标及生理指标,为自建模型在新药安全评价实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基因工程B6;129-Gt(ROSA)26Sor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测定仪能分别对5~6周雄性、6~7周雌性ROSA小鼠的血液常规及生化值进行测定。结果ROSA雄雌小鼠血常规比较,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中性粒细胞计数(GR#)、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积(Ht)、血红蛋白(H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之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血液生化值雄雌小鼠比较,血肌酐(Cre)间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结论该小鼠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值在雄雌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四川省的一个地方藏绵羊类群-贾洛羊为研究对象,按照1岁、2岁和3岁等3个年龄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2岁贾洛羊的MCH、MCHC和MPV等指标显著高于1岁(P0.05),1岁的RDW-SD指标显著高于2岁(P0.05),WBC、RBC、HGB、HCT、MCV、PLT、PCT、PDW和RDW-CV等9项血液生理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P0.05);3)1岁贾洛羊的ALT指标显著高于3岁,1岁时的ALP指标极显著高于3岁(P0.01),AST、TP、ALB、GLO、A/G、LDH、GLU、CHE和CHOL等9项血液生理指标在3个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中测定的贾洛羊的生理指标、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均在我国高原藏绵羊的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SPF级Hartley豚鼠核心群的生长体质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与清洁级豚鼠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种群中雌、雄个体各10只,通过称重,记录0~8周龄体质量;豚鼠采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与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在SPF级豚鼠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 3项指标,在雌性与雄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结论 绘制了SPF级豚鼠生长曲线。SPF级豚鼠血液学指标在性别间有差异,与清洁级豚鼠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旨在采集不同发育阶段幼龄SD大鼠的血液指标,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为开展儿科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收集3、6、8、12和16周龄共计约200余只幼龄SD大鼠的血样,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测定相应指标。结果 从各指标参数结果看,6周龄组大鼠的血液指标与16周龄大鼠相比RBC、HGB、TP、BUN等大部分指标存在一定差别,12周龄组大鼠的血液指标与16周龄大鼠相比WBC、HGB、BUN等大部分指标无差异。结论 结果表明不同周龄阶段的幼龄SD大鼠的血液指标具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建立不同时期的背景数据对于幼龄大鼠试验血液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讨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SPF级Wistar大鼠从 3周龄断奶后饲养至 10周龄 ,分别测定 3周龄至 10周龄各周龄大鼠的血常规值和主要脏器重量系数及体重、头长、体长、尾长。结果表明 :随着周龄的增长 ,该大鼠血液RBC、HGB及HCT值逐渐升高 ;除肝脏外 ,各主要脏器重量系数逐渐降低 ;体重、头长、体长、尾长逐渐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