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油田在中国经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本文全面完整介绍了数字油田在中国的现状与典型范例,并对此进行基本评估,指出数字油田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油田最新理念和技术,分析了目前发展中遇到的数据建设与数字化管理两方面问题,预测我国数字油田将走向数据驱动和数据服务的未来,实现场景式时代。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赋能油田是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渤海油田通过建立现场级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建三维数字化工作平台,初步实现以数字技术赋能海上油田开发模式。打通边缘物联神经末梢,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形成数据驱动的油藏、注采、安全、设备设施智能管理闭环,实现在役海上生产设施智能运维,极大地提高了海陆的连通性和运营效率,以数字技术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在阐述海洋智能油田建设基础上,对智能孪生、云边协同等未来可降低网络和IT资源消耗的智能油田建设技术进行了展望。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油田开发是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的成功尝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未来推广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3.
庆新油田紧紧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把握"安全、绿色、高效、和谐"油田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油田地面工程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建设、智能化提升"两个阶段,实现了整装油田数字化,改变了传统油田感知的方式,并对数字化设备采集、智能软件研发、优化人员配置、新技术储备等方面进行研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覆盖油田地面生产管理、采油工程、能源管理等多专业智能一体化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了油田管理手动操作向远程自动控制转变,定性、半定量管理向定量、精准管理转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大幅提升,油田开发效果、生产管理指标、公司效益逐年向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步对于推进数字油田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资产化管理的勘探开发数据成为油气田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应用大数据思维开展数据发掘分析成为寻找油气资源、优化生产、提高决策效率的重要手段;以"港西模式"为代表的地面优化简化工作,通过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与以油水井数字化、管道数字化和站库数字化建设为代表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老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对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劳动组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发挥了巨大作用;采用云计算理念,建立集中管理的勘探开发协同研究云,为研究人员提供集硬件、软件、项目数据服务、成果管理于一体的应用服务,满足地震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支持一体化协同研究。开展以优化云计算应用模式、规模推广物联网技术、探索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数字油田建设,推进企业向智能油田方向发展,提升勘探开发一体化协同创新能力、油气生产现场智能化管控能力和生产经营分析决策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主要管理和执行机构,负责油田数据加工、管理, 提供服务,它是油田信息化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本文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论述了建设油田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并指出了油田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数字油田建设快速发展,油田企业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需求迫切。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自2004年开始地面优化简化工作,突破传统的计量及配水方式,开展油水井数字化建设,实现软件量油、稳流配水,形成了"港西模式";2008年按照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油水井数字化升级改造,同步开展管道、站库数字化建设,实现了管道实时在线监测、自动报警;2013年开展中小型场站无人值守数字化建设,建成"王徐庄模式",实现少人值守、集中监控、站库管理现代化;同步制订发布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系。数字油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规模应用,实现地面系统建设规模缩减、生产方式转变、劳动组织优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为老油田效益开发、油田企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字油田建设快速发展,油田企业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需求迫切。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自2004年开始地面优化简化工作,突破传统的计量及配水方式,开展油水井数字化建设,实现软件量油、稳流配水,形成了“港西模式”;2008年按照地面工程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完成油水井数字化升级改造,同步开展管道、站库数字化建设,实现了管道实时在线监测、自动报警;2013年开展中小型场站无人值守数字化建设,建成“王徐庄模式”,实现少人值守、集中监控、站库管理现代化;同步制订发布标准规范,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系。数字油田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规模应用,实现地面系统建设规模缩减、生产方式转变、劳动组织优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显著提高,为老油田效益开发、油田企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长庆油田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密结合企业"建设大油气田"的实际,不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转型,持续调整优化结构,努力实现油田整体协调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油田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经过生产现场的实践,分析数字化油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理措施,合理解决数字化油田管理的问题,不断提高油田数字化管理水平,促进油田生产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单井生产运行成本分析系统的成功上线,是冀东油田深入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和持续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所取得的新成果,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创新。近年来,冀东油田坚持持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持续实施低成本战略,"优简"投资,"压减"成本,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了经营形势根本好转。油田钻井成本由2007年的8135元/米降低到2012年的4730元/米,下降41.9%;物资库存由2008年的8.86  相似文献   

11.
王运美  李琛  马建民 《钻采工艺》2008,31(1):92-94,132
长期以来,国内油田钻具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一直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而成为技术瓶颈;针对目前油田钻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种依托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全新钻具数字化管理模式,阐述了油田钻具数字化技术概念和系统组成,其中包括钻具电子标识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芯片植入和防护技术、钻具数据库软件技术、钻具跟踪评价技术等。该项技术未来实施和广泛采用势必为油田钻具科学管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业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一个数字化油田悄然崛起。油田数字化建设,改变了石油人独处天涯的工作生活格局,打破了传统石油工业生产方式,人与人之间、企业与管理之间因数字化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安塞油田在现代化采油厂建设中,勇于创新,锐意进  相似文献   

13.
国内油田钻具管理的数字化发展一直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而成为技术瓶颈,针对目前油田钻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依托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全新钻具数字化管理模式;阐述了油田钻具数字化技术概念和系统组成,包括钻具电子标识技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芯片植入和防护技术、钻具数据库软件技术、钻具跟踪评价技术等。该项技术未来实施和广泛采用势必为油田钻具科学管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油田数字化建设正在强力推进,为尽快适应油田生产数字化管理的需要,实现手动操作到自动化操作的转型,员工培训的方法必须满足油田数字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海外H油田建设成高水平油田,在调研当今世界各大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油田实际,研究制定了数字化油田总体实施方案,为后续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介绍了H油田数字化现状及需求,从基础环境、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及协调指挥等方面,论述了H油田数字化建设的设计方案,并对建设数字化油田的关键技术——协同办公技术、地上地下一体化技术及井下参数监测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根据H油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数字化油田的实施步骤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延长油田拥有百年的特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历史,经过百年的发展,油田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体,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体以及业务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唯一选择,目前数字化平台在勘探开发方面应用效果显著,对延长油田这样千万吨级大油田的信息化融合起了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延长油田数字化建设的背景,同时结合油田实际,从数字油田每个架构层出发,指出延长油田在远期数字油田平台的建设中,应该将生产技术系统、经济评价系统、储运销售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在数据层进行高度集中,在应用层进行高度集成,且与整体数字化油田建设架构进行高度集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石油从2007年开始开展面向富油气区带整体的精细油藏评价工作,采取示范先行、逐步推广、全面应用的"三步走"工作模式,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的成功推进。至2016年,该项成果应用时间已超过8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本企业12家油田分公司油藏评价工作中,为老油田增储上产、开发调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油田尤其是新开发建设油田和边远油田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状态,提高了油田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井场、计量间、注配间及转油站、联合站等生产场所设置远程控制终端,将采集的动态数据图像信息在中控室经分析、处理,让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当前的油田生产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动态变化。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物联网和数字化油田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系统构成、关键技术,然后对数字化油田系统建设加以分析,并总结实际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于2009年起全面推进油田数字化建设,随着油田物联网技术及数字化设施的深入实施与推广,井站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设备自动化控制能力逐步提升,油田井站管理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可视化以及智能化。在数字油田的背景下,针对长庆油田井站运行模式,2016年正式启动了无人值守井站建设工作,经过一年的改造与完善,逐步摸索与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无人值守井站技术方案。结合采油三厂的无人值守井站的推进情况,着重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油田无人值守井站技术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长庆油田电网存在供电范围广、站点分散、线路多的特点,目前实行的"厂生产指挥中心—大队集控站—操作维护班"的数字化调度管理模式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对人员业务水平、数字化设备的运行状态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油田电网数字化采用对无人值班变电所集中监控、集中巡检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分为厂指挥中心层、大队级集控站层和操作维护班层。随着油田电网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从目前的调控分离模式向"调控中心+操作维护站"的调控一体化模式过渡的条件将愈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