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于荧光原位杂交的大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利用根尖制备染色体标本的局限性,拟通过优化酶解去壁低渗法中的材料幼嫩程度、预处理方法以及酶解时间,建立大薯嫩叶染色体制备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取刚展开的大薯嫩叶,用0.002 mol·L?1 8?羟基喹啉于4 ℃下预处理2 h,用3.5%纤维素酶和1.75%的果胶酶混合溶液于37 ℃下解离1 h,能获得较好的大薯染色体制片。最后,以大薯45S rDNA 序列为探针,对有丝分裂间期和中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杂交信号清晰稳定。本研究建立的适于荧光原位杂交的大薯嫩叶染色体制备技术可为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细胞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水仙染色体为靶、rDNA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技术,为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水仙的亲缘和进化关系奠定了基础.水仙的染色侉制片以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较好,容易获得大量清晰、分散的有丝分裂中期相;切口平移法地高辛标记探针、染色体和探针90℃变性5min能有效的进行水仙rDNA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苹果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Fiber FISH)技术体系,从而为利用该技术确定苹果基因组DNA序列间的位置关系、构建精细物理图谱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Florina’苹果幼叶为试材,通过液氮研磨,尼龙膜过滤和TritonX-100去除叶绿素等步骤提取细胞核。细胞核经碱裂解,采用盖玻片拉伸方法制备DNA纤维。比较细胞核不同裂解时间和在5种不同包被类型的载玻片上DNA纤维拉伸的效果。用碱裂解方法提取来自苹果‘Florina’自交不亲和S9基因座的4个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um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 34G16、 BAC 45M19、BAC 70J19和BAC 69A4。提取的质粒经PEG纯化,用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探针。探针与DNA纤维制片经过80℃变性、37℃杂交2-3 d和洗片,采用“三明治”方法进行信号放大和检测,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试验结果。【结果】建立了以苹果幼叶为材料,液氮研磨提取细胞核,碱裂解细胞核和盖玻片拉伸制备DNA纤维的试验方法。提取的细胞核纯净、结构完整,细胞核浓度>5×103个/μL。试验结果表明,细胞核裂解4 min,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载玻片上制备的DNA纤维平直、伸展均匀,纤维量多、细长,效果好。经原位杂交和信号检测,获得了清晰的、具有Fiber FISH典型特征的“念珠状”杂交信号。对已知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两个BAC克隆BAC 34G16和BAC 45M19进行杂交信号测量和分析,得出BAC 克隆大小(Y,Kb)与信号长度(X,μm)的相关方程为Y=3.47X(R2=0.9215),其斜率即为该试验技术体系Fiber FISH的分辨率3.47 kb•μm-1。试验对未知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两个BAC克隆BAC 70J19和BAC 69A4成功地进行了鉴定,它们大小分别为(112.1±18.4)kb和(133.2±16.3 )kb,之间有(90.2±7.3)kb的重叠区域。【结论】建立了以苹果幼叶提取细胞核,制备DNA纤维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苹果DNA纤维原位杂交试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智利大麦染色体新的细胞遗传学标记,用多聚核苷酸探针对中国春-智利大麦双二倍体、1Hch和1HchS杂合附加系、4Hch、5Hch、6Hch和7Hch附加系进行原位杂交(FISH)分析。以Oligo-p Ta535.1和Oligo-p Sc119.2进行的双色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前者能在1Hch~7Hch染色体上产生不同信号,而后者能在除3Hch外的6对染色体末端产生杂交信号;以(GAA)8进行的单色原位杂交在智利大麦1Hch~7Hch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也各不相同。以上3个探针在智利大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和小麦染色体信号不同,并且在染色体转移过程中未发现智利大麦多聚核苷酸序列明显删除现象。因此,可以用这3个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对小麦背景中的智利大麦染色体进行有效识别,并辅助利用智利大麦进行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以文心兰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液、固定液、解离时间、染色液及染色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心兰组织培养苗培养温度为25℃;适宜的取样时间为5~6月的上午10:00;材料放入1g·L^–1的秋水仙素+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混合液中室温预处理4h的效果最好,用卡诺氏液固定12~24h,可获得较多的细胞分裂相,1mol·L^–1的盐酸60℃水浴锅中恒温解离8min的效果较好,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色制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青花菜染色体制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 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23%±157%),臂指数为18.核型分类标准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核型.  相似文献   

8.
采集母树生长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二倍体和四倍体种子,在室外自然层积至萌发,待根长(L)分别达到0.5 cm2.0 cm时,选取根部嫩白且完整的根尖,按照试验设定的处理条件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取长度达到0.5 cm相似文献   

9.
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六倍体小黑麦进行了研究,以鉴定其含有的黑麦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特点,了解小黑麦基因组组成,为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分别以黑麦基因组DNA及pSc200和pSc250探针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结果显示该小黑麦含有21对染色体,来源于黑麦的2对染色体的长臂端部出现pSc200和pSc250信号,而另外5对染色体的两端部都有该信号.以Oligo-pSc119.2-1,pSc200和pSc250探针对小黑麦进行了双色FISH分析,发现小黑麦的Oligo-pSc119.2-1信号与黑麦基本相似,而pSc200和pSc250信号与黑麦的差异较大.以黑麦基因组DNA及Oligo-pAs1-1和Oligo-pSc119.2-1为探针对小黑麦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鉴定其基因组组成为AABBRR;同时发现小黑麦染色体的一些FISH信号发生了变化,其原因可能是小黑麦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小黑麦的DNA重复序列呈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10.
以莆田地区马蓝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压片技术,探讨马蓝不同取材部位、不同取材时间、不同预处理试剂处理、不同解离时间等对马蓝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表明:以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在上午8:00、8:30取材,用0.1%秋水仙素溶液室温预处理0.5 h,用卡诺液固定4h,然后用1 mol·L-1盐酸在60 C水...  相似文献   

11.
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l/L盐酸于60℃下分别酸解10和12 mi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玉米(Zea mays)为玉米属中仅有的一个栽培种,按其籽粒形状、胚乳性质和稃壳有无又分为9个亚种或类型.它分布广泛,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玉米染色体数目较少(2n=20),染色体大小居中偏小,是染色体研究最有用的材料之一.目前,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分析技术已成为玉米绷胞分类、遗传育种、组织培养以及细胞工程研究中必备的实验技术.为进一步推动此项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其它作者的报道,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玉米染色体的主要制片技术及其显带流程.l 玉米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1.1 根尖染色体制片1.1.1 取材玉米种子较大且易获得足够的种子量,因此,取其萌发种子的根尖最为方便.具体方法为:种子在约60℃温水中浸泡1天后,播种于经消毒的细砂中,置26~29℃下萌发.待根长2.5~3cm时切取根尖进行预处理.根据我们的经验,切除种子根后继续砂培,可产生大量侧根,当侧根长1~2cm时取其根尖,其细胞分裂指数常高于种子根.1.1.2预处理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作者的报道,曾采用过下述各种处理方法和条件,均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满天星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及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满天星染色体鉴定方法,在对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基础上探讨满天星多倍体育种的可行性。【方法】以满天星品种‘云星75’组培苗的根尖和茎尖为试验材料,利用压片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满天星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对4个满天星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还以二倍体品种‘千万星’为材料进行了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采用对二氯苯对组培苗茎尖预处理4 h是满天星最适合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云星75’、‘繁星’、‘日出’为四倍体(4n=68),‘千万星’为二倍体(2n=34);用0.05%的秋水仙碱浸泡处理‘千万星’茎段48 h,多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16%。【结论】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满天星多倍性新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遗传学实验中观察果蝇唾腺细胞染色体,能够使学生对染色体是遗传物质载体这一概念有一个感性认识。虽然在教科书和一些其它资料上较详细地介绍了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满意效果,尤其对学生来说,要在一次实验课上既完成装片,又要进行观察,制片过程难度很大,主要存在问题有两个,一是准确剖  相似文献   

15.
以白肉火龙果的实生根为制片材料,在去壁低渗法的基础上改进染色体制片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以白肉火龙果种子在粗砂砾中萌发的实生根为材料,以等体积的0.2%秋水仙素与0.002mol/L8-羟基喹啉预处理1h,在1mol/LHCl中60℃下解离13min,制片效果最好。核型分析显示白肉火龙果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2,全部染色体都为中部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2=22m;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6.95%~12.97%,核型为1A型,核不对称系数为52.67%。  相似文献   

16.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通过设计位于5.8S rDNA、18S rDNA和非转录IGS区域的3条探针CAAG1191、CAAG1845和CAAG3602,分别对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cattered mirror和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的45S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进行染色体定位及共定位.结果表明:45S rDNA均位于两品种鲤一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具有染色体特异性,表明45S rDNA序列的探针能够在鲤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用于标识其所在染色体,并与鲤遗传连锁图谱中长度为227 cM的1号连锁群相对应;两品种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00,45S rDNA在鲤基因组内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复制位点,证实了鲤基因组在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之后又经历了重新二倍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产生过程、基本原理、探针类型和标记方法以及发展历史,并对该技术在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直接、准确、便捷等特点,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对染色体原位杂交探针、染色体原位杂交靶DNA类型、染色体原位杂交新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通过设计位于5.8S rDNA、18S rDNA和非转录IGS区域的3条探针CAAG1191、CAAG1845和CAAG3602,分别对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cattered mirror和松浦鲤Cyprinuscarpio Songpu的45S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进行染色体定位及共定位。结果表明:45S rDNA均位于两品种鲤一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具有染色体特异性,表明45S rDNA序列的探针能够在鲤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用于标识其所在染色体,并与鲤遗传连锁图谱中长度为227 cM的1号连锁群相对应;两品种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00,45S rDNA在鲤基因组内仅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复制位点,证实了鲤基因组在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之后又经历了重新二倍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上应用的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