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黄河堤防隐患众多,堤防安全是防洪的基础,因此,研究堤防隐患探测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探测仪器,快速、准确地探测判定堤身隐患并及时做出加固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电法探测技术来进行堤防隐患探测,根据所测视电阻率的变化大小及曲线形态,结合施工与地质情况,可推断堤身隐患的性质、部位和埋深。通过多年对黄河下游堤防探测分析,电法探测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为堤防加固和度汛防守提供依据,堤防安全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堤防隐患探测发展历程、各方法基本特点与现状的对比分析,探讨各探测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临渭区堤段隐患探测,经过验证,表明采用电极法探测渭河堤防的成果基本准确,可实现探测目的,是适用于渭河堤防的一种有效探测方法。根据现状,提出加快开展"渭河综合整治的堤防隐患探测、确保堤防质量,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与探索建立专业化探测队伍"等开展与加强渭河堤防隐患探测工作,对确保渭河堤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瞬变电磁法探测堤防隐患及渗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堤防内部的隐患威胁着堤防安全运行,查清隐患部位及其性质对于堤防除险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地球物理瞬变电磁法具有分辨率高、探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没有插入地下的电极等优点,适合于堤防隐患和渗漏探测的特殊要求。作者研制成功一系列堤防和土坝隐患渗漏探测专用瞬变电磁仪。本文介绍瞬变电磁法工作原理及SDC-3型堤坝渗漏探测仪在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堤防内部的隐患威胁着堤防安全运行,查清隐患部位及其性质对于堤防除险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地球物理瞬变电磁法具有分辨率高,探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没有插入地下的电极等优点,适合于堤防隐患和渗漏探测的特殊要求,作者研制成功一系列堤防和土坝隐患渗漏专用瞬变电磁仪。本文介绍瞬变电磁法工作原理及SDC-3型堤坝渗漏探测仪在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堤防隐患探测是堤防工程除险加固的一个重要依据。以滏阳新河堤防隐患探测为例,根据土质、含水量、堤段电阻率不同的电测原理,以客观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图表的形式,排查堤防隐患。根据各种因素确定隐患性质,分析其基本成因,为堤防除险加固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渭河下游2003洪水灾后重建工程包括渭河干流堤防口门堵复及除险加固、渭河河道工程水毁复建、南山支流堤防决口堵复及除险加固、移民淹没区水毁修复、非移民淹没区应急供水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总投资43309万元。其中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主要负责建设渭河干流堤防口门堵复及除险加固工程、河道工程水毁复建等四大项共67个单项工程,包括:1.渭河干流堤防决口堵复及桥梁复建5个单项  相似文献   

7.
该成果在江苏省内首次较为系统地利用无损探测技术进行大堤隐患研究,总结物探方法在洪泽湖大堤隐患探测中的有效性、规律性。根据工程物探成果对所探测的堤防段进行初步评价,推断有关隐患的位置、规模,为工程管理监测隐患提供帮助,为试验段今后除险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对洪泽湖大堤全线、乃至全省堤防隐患探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收集京杭大运河里运河段堤防工程地质勘探、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和必要的检测探测,对现状里运河东堤所存在的主要险工险段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里运河东堤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讨论了里运河堤防工程中土堤、水闸和穿堤涵洞等主要建筑物隐患的主要成因,分析了影响堤防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里运河堤防工程可能的失效路径和破坏模式,并针对里运河东堤险工险段的安全隐患提出了除险加固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9.
龚祥 《陕西水利》2023,(4):107-109
堤防安全检测是开展堤防安全评价的首要工作,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堤防工程概况、工程设计资料、工程施工资料和运行管理情况等,对堤防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做出初步评价,明确安全评价工作的重点,并提出需进行现场勘测和工程复核计算的项目,以及对工程除险加固的建议。据此,结合同马大堤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探地雷达法与高密度电法对本段堤防安全实施技术检测,充分了解和掌握该段堤防安全现状,旨在为后续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辽宁省浑河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为堤防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实践表明,该探测技术应用在堤防隐患探测中,具有快速高效,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探测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ZDT-I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对滏阳新河右堤衡水市桃城区段堤身进行探测,发现堤身存在严重裂缝及孔洞隐患。本文对探测原理、堤防隐患探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堤防除险加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堤防质量探测资料多维灰色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维灰色系统综合评估理论 ,提出一套堤防隐患的评估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了物探资料、土层性质、加固措施 3个影响堤防安全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系数 .用该方法对黄河下游某段堤防已探测到的隐患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 ,在 2 0 3处堤防隐患中 ,有约 15 %的隐患危害程度比较严重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  相似文献   

13.
ZDT—I探测仪在滏阳新河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DT-I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对滏阳新河右堤衡水市桃城区段堤身进行探测,发现堤身存在严重裂缝及孔洞隐患。本文对探测原理,堤防隐患探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堤防除险加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文凯 《陕西水利》2009,(6):123-124
渭河下游堤防部分堤段不同程度的存在隐患,每遇洪水均有险情出现.高密度电法勘探在堤防隐患探测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本文结合探测堤段地质简况,阐述了该法的野外工作布置,并进行了野外观测数据的资料解释及成果分析,可配合工程勘探对堤防工程地质单元进行较准确的划分.  相似文献   

15.
毕拥军  贾敬立  郑建志 《人民黄河》2002,24(9):10-10,12
黄河下游两岸大堤多是在明、清老堤的基础上加高培厚形成的,隐患多、内在质量差。过去由于靠河次数少,偎水时间短,加之隐患探测不全面和探测技术条件限制,所以问题暴露不够充分。刘计堤段截渗墙施工失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为正确认识黄河下游堤防隐患,加大堤防加固力度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原浆砌石拱坝出现的险情隐患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除险加固方案,消除工程隐患,提高本工程的防洪抗灾能力,并对加固后的拱坝进行计算分析,确保加固方案科学合理和水库的安全运行,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原有的功能和效益,同时为同类浆砌石拱坝的除险加固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库安全度汛是当前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型水库尚未除险加固,平时维护难到位,汛期防守难落实,从水库周围选聘年轻力壮、熟悉水库防守的党员群众,签订防守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确保水库防守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项目的实施,理论上将汉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由此对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的必要性的认识形成了两个误区:其一,认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汉江中下游河段将无大汛可防;其二,认为只要汉江上游不发生特大洪水,下游堤防将可安全度汛。然而笔者认为:汉江下游防洪的关键问题是干流河道泄洪能力上大下小与上游洪水来量极不相称以及中游区间洪水来量不可控制的矛盾,加之汉江下游堤防至今未达标,险情隐患年连发生。因此,即使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汉江下游防洪形势依然严峻。本文从分析汉江防洪概况和堤防现状入手,诠释了两个误区,阐述了“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势在必行”的观念,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根石探测,了解撑握对渭河下游河道险工与控导工程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根石基本情况,对及时补充根石、加固维护工程安全、发挥工程效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人工锥杆探测、水下浅地层剖面勘探根石两种根石探测方法在渭河下游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人工锥杆探测根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果准确性低的原因,以及两种技术适用范围、探测效率、成果精度、安全性与运行费用等方面的优劣,提出水下浅地层剖面勘探根石在渭河下游基本适用,应适度引进、运用与发展,对今后渭河下游开展与提高根石探测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孟家店水库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镇孟家店村上游,是小凌河支流上一座以防洪为主,灌溉、养鱼为辅的小(2)型水库。水库工程存在老化等诸多病害隐患,为病险水库,不能满足水库工程安全运行。水库存在的险情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库一旦溃坝,下游人民财产将受到严重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除险加固后将彻底消除险情并有明显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