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1年艺术体操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艺术体操规则历来对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导向和主动制约的作用,并与裁判员的评分紧密相联。通过对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比较、分析和研究,探讨了2001~2008年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以期更加科学地指导运动训练实践。  相似文献   

2.
饶燕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3):268-270
艺术体操规则对艺术体操的发展起着积极导向和制约作用,它是艺术体操竞赛的法规,也是教练员编排和训练的重要依据.现代艺术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规则的全方位、跳跃性变化.促进了艺术体操训练所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一切现存的训练理念、训练结构、训练方法、编排理念、选材标准以及思想观念,都将在这场变革中接受新的挑战和检验,给我国艺...  相似文献   

3.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和数理统计法对1976-2009年以来由FIG正式出版的9个版本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旨在找出规则发展变化的动向,为我国艺术体操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仍然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进行难度动作的创新中要以"既要有难度,又要尽量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伤害"为原则;2)"规格就是美",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高质量、高规格的完成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稳步发展的生命线;3)编排的艺术性是获取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4)器械技术动作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5)规则在演变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体操运动的"竞技化"与"人性化"间的关系,促使艺术体操运动稳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新规则探寻艺术体操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丽丽  刁在箴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208-210,214
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2001版、2003版、2005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了分析、讨论,阐述了国际艺术体操2005版规则的变化特点及艺术体操的主要发展趋势,提出了"五要"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艺术体操规则的不断改变,推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艺术体操的难、新、竞技化及美、巧、艺术化是当今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因此,要准确把握评分规则,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执教水平;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发展身体难度动作为突破方向,不断追求艺术的完美,突出编排的创新;合理布局,建立艺术体操人才基地。  相似文献   

6.
运用《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促进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年《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修改情况和因此而形成的世界艺术体操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在执行该评分规则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根据规则精神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项馨 《体育科技》2014,(6):66-67
国际评分规则是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艺术体操成套动作技术难度和编排风格更加新颖和艺术性发展方向的纲领。分析艺术体操的个人项目编排对艺术性要求的发展来源,探讨从对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中体现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发展趋势,论述新规则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编排艺术性的发展方向及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基本编排艺术性发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艺术体操新旧规则的对比,分析得出它们在技术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完成扣分等方面都存在着的差异看艺术体操的发展方向,为艺术体操项目的训练及创编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是评价运动员优劣的标尺,也决定了艺术体操项目发展的方向。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在新规则颁布之际,对五个奥运周期跨越20年的评分规则进行梳理,系统全面地归纳每次规则变更的特点,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试着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艺术体操规则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汪敏  杨雯  朱振楠 《体育学刊》2011,18(3):105-109
分析了2009~2012年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预测当今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新趋势,结果表明:规则的不断调整引导着艺术体操向着"技术化、艺术化、完美化、人文化、前沿化"的方向发展,难、美、准、新、险将成为艺术体操发展的主流,引领独具典雅气质的艺术体操项目在竞技大舞台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1.
对制约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非训练学因素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竞技健美操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发展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是综合性的,它不但表现在运动难度、速度、力量、节奏等运动学指标上,还表现在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主体音乐的创造、对主体音乐的理解和艺术表现力等非训练学因素方面。从长远来看,这些非训练学因素的差距将成为制约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古典芭蕾舞审美观中诠释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百跃 《体育科学》2007,27(6):82-87
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与芭蕾舞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古典芭蕾严格的科学训练方法,兵民族民间舞蹈的大量动作元素与组合,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舞蹈人的编舞技法与创作理念都可以为艺术体操的发展腾飞开拓创新思路。从艺术体操的选材渗透着古典芭蕾所要求的典雅身体观;艺术体操的身体动作练习借鉴了古典芭蕾的身体规训(规范训练)原则;节奏是艺术体操的灵魂,这是承袭舞蹈人的经验与观点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从动作结构、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体操动作的非常规性、复杂性和艺术性,并通过文献法、思辩法等方法探讨体操动作教学过程的实娱性、教学程序的严谨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组织的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从"三力合一"的角度,对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艺术体操运动员充分利用物力、心力和外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完美的表现出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最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汪敏  李荣薇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15-17,24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从"三力合一"的角度,对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艺术体操运动员充分利用物力、心力和外力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完美的表现出艺术体操的时空艺术性,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最佳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量方法与指标体系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以全国艺术体操比赛中优秀少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测量方法及指标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验研究,设计出了更为科学实用的髋关节柔韧性及躯干柔韧性及弹跳力等素质的测量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艺术体操特点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体系。这对检测和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玉金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3):16-17,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等方法,对参加十运会体操决赛的共108名男运动员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现状、特点和发展态势,旨在为我国竞技体操教学、训练及竞赛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High impact forces during gymnastic landing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the high rate of injuries. Lower limb joint flexion is currently limited within gymnastic rules, yet might be an avenue for reduced force absorp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lower limb flexion during three gymnastic landings was related to forc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dings were also explored. Twenty-one elite women's artistic gymnasts performed three common gymnastic techniques: drop landing (DL), front and back somersaults. Ankle, knee, and hip angles, and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vGRF) magnitude and time to peak], were measur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analysis and force platform. The DL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peak vGRF, greater time to peak vGRF and larger lower limb flexion ranges than landing from either somersault. Peak vGRF and time to peak vGRF were inversely related. Peak vGRF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gymnasts who landed with greater hip flexion, and time to peak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nkle, knee, and hip flexion. Increased range of lower limb flex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during gymnastic landings to increase time to peak vGRF and reduce high impact force. For this purpose, judging criteria limitations on lower limb flexion should be re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9.
2005-2008年度健美操国际竞赛规则对编排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目的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的2005—2008年度新周期健美操规则,是今后4年国内外竞技健美操竞赛的基本准则。自1995年健美操项目进入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后,其竞赛规则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和国际化,新周期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竞技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发展方向,是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