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武术技术动作定型的生理基础是建立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一定的规律,如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等;各种技术又是在复杂的条件反射中形成。因此,合理利用身体的反射规律,对学习、掌握武术技术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1.乒乓球球感产生的生理机制1.1条件反射是产生乒乓球球感的生理机制。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乒乓球球感是持拍者通过球拍建立在人体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运动动力定型。运动员在形成"动力定型"之前,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建立各种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使运动员在控制、支配及处理球的能力方面不断提高,最后形成"动力定型"。1.2形成乒乓球球感的三个生理阶段。(1)泛化阶段。泛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研究活体大鼠海马脑区的相关神经递质在操作式条件反射中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规律游泳的实验组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形成更快,其海马脑区谷氨酸和GABA的基础值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在大鼠进行条件反射操作的过程中它们的上升幅度也比对照组动物高。结果说明,海马脑区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增强及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增强使游泳大鼠更快建立条件反射。认为规律的游泳运动可以改善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的可塑性,从而促进大鼠的操作式条件反射建立。  相似文献   

4.
<正> 不管运动技能种类如何繁多,动作多么复杂,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都是运动性条件反射。一、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一)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1.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暂时性联系的反射活动,例如吃过酸梅的人,一看见酸梅,乃至听讲“酸梅”达个词而  相似文献   

5.
篮球运动员时空特征认知与专项经验形成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脑皮质区的神经结构中形成篮球专项经验时可以发现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联结在一起。记忆中的隐含性记忆具有自主和反射的性质,这种记忆要反复地操作和训练才能获得。运动经验形成大部分在下意识和无意识中加工和储存起来,因此,熟练地掌握篮球运动技术和战术。发展专项运动能力,逐步建立神经系统内部功能的联系与条件反射过程就是积累运动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他的反射学说今天仍在解释人类随意运动的经典,也是解释人类体育有关技能形成,战术发展的指南。但是,由于巴氏条件反射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完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实际条件,其经典理论的一些局限便显示出来。经典条件反射更多地适用于人类的“应答性行为”,不宜解释人类的“操作性行为”,对于射击运动中的主动行为、创造行为、尝试行为、偶然行为就不宜完满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条件反射与运动动作技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了动物和人类大脑皮层中的条件反射暂时联系机制,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写道:“条件反射的事实是每天发生的最普通存在的事实。显然,我们的教育、教学、各种训练和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大家都知道,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所谓反射,就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时所实现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医生用小锤扣击你的膑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伸直的膝跳反射。任何一个反射活动所经过的道路叫反射弧。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的任何部分被破坏或机  相似文献   

8.
运动技能形成的科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运动性条件反射的过程.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两门课程都讲条件反射,并且在运动生理学教材中,人类与动物的条件反射及其建立互相交织,无明显的界限.本文在比较人类条件反射和动物条件反射的本质性不同的基础上,试图说明人类条件反射及其建立是人类的行为,而动物条件反射及其建立是动物的机能及其扩充.生理学是技能学,它不能解释人类的行为,由运动生理学来讲述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学科分类上的错误,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过程,从生理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运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展过程。运用直观教学法,有利于加速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例如,在动作示范过程中,教师的动作协调、优美或让学生观看一些高水平的技术图片、或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诱导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生理条件,使动作在学生大脑皮质中的有关神经中枢间建立一种暂时性的机能联系,为下一步动作的练习创造有利因素。而条件反射建立快慢  相似文献   

10.
邢乐仁 《垂钓》2001,(1):44-46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机体对外界多次并发的相同的刺激信号产生适应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鱼类对光和声音刺激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1.
<正> 运动技能的定义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出发又将运动技能概括为“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从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出发揭示了运动技能的本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建立一整套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想练结合有利于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有人研究证明了想练结合的效果最好。这主要是发挥了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根据巴甫洛夫学说的观点,认为条件反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而想的过程也同样使这一暂时性联系再一次接通。  相似文献   

12.
1乒乓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运动技能是指人体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乒乓球运动员的各项基本技术、战术都属于运动技能的范畴。依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理论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在形成乒乓球技术、战术的技能、技巧时,形成的条件刺激只是略有区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称其为"应答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仅对刺激发生反应;而操作条件反射,强调的是受试者先有主动的操作动作后,条件刺激才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传统武术劲的系统训练方法及科学原理;方法:在对传统武术站桩练劲进行科学创新再指导6名运动员训练;结果:接受站桩训练的学员训练100小时后全身主要肌肉均建立一种反射,此反射能在特定的姿势下被激活,并且此反射被激活后使肌肉贮存弹性势能而增加出拳、出腿的速度和力量;结论:传统武术劲是符合现代生理学的一门科学的运动技术,它的原理就是人体在紧张性牵张反射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建立的一个高级的运动条件反射。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技术是指田径运动中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潜在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技能和手段,田径运动技术系统包括外在技术、身体技术、心理技术、社会技术和场地技术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不同的构成元素,各元素之间不同形式的联系形成了不同的田径运动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5.
闭眼反射又称反射性眨眼,主要是指在格斗对抗中,对对手突如其来的攻击产生短暂性闭眼的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行为在平时对眼睛有保护作  相似文献   

16.
在射击训练中应用表象训练帮助运动员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射击技术,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有利于运动员射击技术和心理素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田径运动中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动作,头在运动中充当着身体之舵的重要作用,正确的技术动作都遵循状态反射,头部动作改变引起四肢肌张力以及相应支配着人体内脏器官的位移,直接影响技术动作,因此保持正确的头部姿势能使躯干、四肢和内脏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有利于发挥正确的技术动作,进而防止错误动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各试点院校都力图使自己的田径运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对建立高水平运动队都信心十足。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提高,为将来能有更多的真正的大学生们去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奥运会,迫切需要一个较系统科学的适合高校特点的田径运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各试点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缺乏可借鉴的资料,基本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这几年有关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文章不少,但绝大部分是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研究。目前,对各试点院校来说,还没有建立一套较系统的适合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所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和规律。本文仅就普通高校的特点,以及田径训练安排方面的若干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谈田径运动中的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田径运动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使人们对我国田径运动有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还是有许多人简单认为田径就是跑、跳、投,对其中理论和原理不甚了解,尤其是不能从哲学的高度看待这一运动。本就田径运动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予以浅析,希望对从事田径运动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田径教师有所帮助,使他们更好地把握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而为提高我国田径水平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反应,就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本能的条件反射所引起的有意识的回答刺激的行为。在瞬息万变的技击对抗中,任何攻防技术的实施都要由这种神经反射做中间媒介,从而保证攻防技术的充分应用,因此,可以说这种神经反射行为的速度快慢,是决定攻防实践成败的先决条件。 一、反应的类型 根据每个运动员在反应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