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线电监测网络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海燕 《中国无线电》2006,(3):52-54,67
近几十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令世人瞩目.无线电业务和各类无线电台站随之快速增加,这使无线电频率需求增长,资源短缺,无线电干扰增多,电磁环境日趋恶化.就广东省而言,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全省除移动通信用户外的无线电台站总数近16万,公众移动电话基站和小灵通基站近10万座,电话用户超过1亿户,有2/3是移动用户,无线电业务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给无线电管理和无线电监测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无线电》2016,(4):68-70
1概述当前,频谱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紧缺现象显著。为加强频谱资源的全过程监管,促进频谱资源更加规范、高效地使用,根据2016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安排,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决定开展全国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专项活动。通过对公众移动通信、通信卫星及卫星通  相似文献   

3.
0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无线电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业务种类越来越多,无线电用户急剧增长。仅从移动电话用户看,截至2010年6月,总数已突破8亿户,达到8.05亿户,在世界各国遥遥领先。随着"泛在网"、"智慧地球"、"物联网"等新型发展战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自1984年中国电信首先在上海开设POCSAG编码的无线电寻呼业务以来,我国的无线电寻呼业务从无到有,以异乎寻常的速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寻呼用户总数超过3000万户,据预测,到2000主全国的寻呼用户教将达到6000-8000万户。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信息化、应急通信无不高度依赖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等无线电技术。各种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必然离不开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是国家所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源。无线电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管理这些资源,保障各  相似文献   

6.
董蕙 《世界电信》2007,20(3):25-27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8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新增6767.7万户,用户总数突破4亿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35.3部/百人,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的普及率;移动通信收入占电信总收入的比重达到47.3%。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2012年9月,为期一个月的第三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圆满落幕。期间,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以"无线电频谱——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着力普及无线电频谱知识和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增强了社会公众依法用频和依法设台的意识,让广大设台用户和社会公众了解了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电信业界,广东移动以敢于创新名,并多次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1987年,广东移动在全国最早开通移动通信业务;1997年,业务和资产重组后在纽约和香港上市:2000年,在国内首次推出智能网预付费业务,当年用户总数在全国最早突破1000万户,还有第一个实现国内自动漫游和国际漫游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信息化、应急通信无不高度依赖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等无线电技术。各种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必然离不开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卫星轨道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出席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的准备工作,合理规划我国无线电频率资源,2007年3月23日,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对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空间及无线电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近期无线电频率资源规划提出了咨询意见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0引言 无线电管理就是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不仅涉及国家安全、民航通信、广播电视等重要领域,也涉及到“三防”、移动通信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无线电通信事业高速发展,无线电台站数量大量增加,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不断涌现,使有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更为紧张.无线电干扰增多,电磁环境趋于恶化,无线电频率与台站的管理和无线电监测工作越来越复杂而繁重,对无线电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充分利用和保护无线电频谱资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加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的建设来适应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2年11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两亿户大关,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五分之一。福建省龙岩市的移动通信同全国一样,发展也很快。2000年我市有移动电话用户数18.7万,2001年为22.6万,2002年增加到38万, 2002年同比2001年增长68%。移动通信运营商为满足用户需求,必须扩大网络覆盖,增设了大量的基站、边际站和直放站,2000年全市有移动通信基站202个,2001年增至304个,2002年增加到895个,2002年同比2001年增长194%。由于移动通信基站布点大量增加,因之产生的无线电干扰也时常发生,既有移动通信基站干扰防汛电台、气象云图接收机,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用户突破两千万 2月初,中国联通公司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2000万户,达到2026万户,在全国移动电话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2%。 中国联通自1995年7月开通京、津、沪、穗四地移动电话业务以来,一直把移动通信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去年6月,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  相似文献   

14.
认知无线电在未来多媒体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来的多媒体移动通信需要相当数量的频谱资源,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是软件无线电的特殊扩展,它使用了一类称为无线电礼仪协议(radio-etiquette protocol)的新协议,为灵活统筹无线电频谱提供了一个机制。本文介绍了无线电礼仪协议的结构并分析了认知无线电对频谱统筹可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中国无线电》2012,(11):77-80
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颗大关近日,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全球在轨卫星突破1000颗大关,达到1016颗,包括静止轨道卫星424颗、非静止轨道卫星592颗。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海洋表示,卫星已在  相似文献   

16.
在1月23日召开的2007年部分省(区、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张胜利局长作了无线电管理工作主题报告。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06年,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在科学合理规划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资源,加强和规范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开展无线电频率/卫星网络协调,提高无线电管理依法行政水平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和突破,切实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保障了各类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无线电》2012,(10):20-24
金秋9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全国无线电系统以"无线电频谱——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着力普及无线电频谱知识和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依法用频和依法设台的意识,让广大设台用户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和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无线电》2012,(8):3-3
本刊讯(记者马斌罗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从9月1日开始,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活动将全面展开。宣传月期间,全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将以"无线电频谱——稀缺的国家战略资源"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着力普及无线电频谱知识和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依法用频和依法设台的意识,让广大设台用户和社会公众理解、支持和配合无线电管理工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  相似文献   

19.
许小亚 《信息通信》2008,21(2):40-42
在介绍移动通信和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无线电频率资源需求,提出无线电频率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作了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201O年.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在科学规划配置无线电频谱资源,加强和规范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开展边境(界)地区无线电频率台站、卫星网络国际协调.查处各类无线电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做好重大任务无线电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