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悬浮铁路具有高速、安全、平稳、无震动、不污染环境、节省能源等诸多性能,将展现出无比的优越性。据有关测试表明,磁悬浮列车以时速500千米的速度运送一名旅客所消耗的功率仅为飞机的60%。 列车是怎样悬浮起来的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而使列车悬浮在轨面上,然后再运用线性电动机的原理产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2日,一项重大工程在上海浦东黄楼镇正式动工。它宣告着:我国即将出现——会飞的列车"会飞的列车"是人们对磁悬浮列车的形容。它虽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列车车辆配件,但它的行驶方式确实像"飞"一样,不但快而且几乎不着地。磁悬浮列车利用的是电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可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正在研制的地下交通工具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25万公里,是音速的20多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21分钟,而喷气式飞机则需5小时。这项计划要求首先在地下挖出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米的管道。然后抽出管道中的空气,使其接近真空状态,最后再用超导方式行驶磁悬浮列车。这项工程的费用主要将用干开挖隧道,代价虽很昂贵,但一  相似文献   

4.
只利用太阳能和风力等自然能源时速就能达到500千米的一种未来超高速列车“悬浮列车”,其研究开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以日本东北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为中心进行的实验中,模型车成功地悬浮行驶了1分钟左右。 这种自然能悬浮列车由3节车厢组成,全长85米,定员为335人,12米宽的车身恰好适合新干线复线的高架线路,用普通马达带动螺  相似文献   

5.
前言利用超导电磁铁悬浮的回跳式磁悬浮式铁路有可能使其悬浮高达约10厘米,其磁悬浮列车的时速有可能达到500公里。这作为低公害的超高速铁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视。开始考虑的悬浮手段包括利用喷出空气的空气悬浮方式和利用永久磁铁之间回跳的磁悬浮方式。但这些方式实际上存在着噪音问题和悬浮力不足等多种缺  相似文献   

6.
行星列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目前研制中的"行星列车",又叫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它的设计时速是2.25万km,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用它来横穿美国大陆只需要21 min,而喷气式飞机则要5 h.这种列车的轨道很特殊,要求在地下几十米处挖隧道,铺设2~4根直径为12 m的管道,将管道抽成真空状态后,用超导方式行驶悬浮列车.因为列车只能走直线,否则便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巨大离心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7月,上海市和德国签署了我国建造第一条高速磁悬浮列车营运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陆家嘴磁悬浮列车示范段的可行性研究协议书.这一项目一旦实施完成,将是世界上第一条以商业营运为最终目标的磁悬浮列车试验线.  相似文献   

8.
阿碧 《世界科学》2012,(4):66-F0004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邀游太空似乎是一个终身难以实现的梦想.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太空游显然与他们无缘。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或将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星际列车)。  相似文献   

9.
<正>伊隆·马斯克,一个出生在南非的美国人,Space X航天公司与特斯拉电动机车公司的负责人。近日,他的智慧再次让世界为之折服——超级环路列车初现端倪。什么是超级环路列车?超级环路列车是一种新型交通模式,利用管道技术与太阳能电磁加速技术使列车以音速飞驰——接近每秒340米,这种被称为"第五种交通工具"的列车将足以改变未来城际的交通模式。按照计划,超级环路列车将在完全封闭的管道中  相似文献   

10.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吸引力与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由于它在运行中悬浮于轨道之上,整个过程是在无接触、无摩擦的状态下实现高速行驶,因而具有“地面飞行器”、超低空飞机”的美誉。目前,世界上磁悬浮技术比较成熟的有EMS制和EDS制两种,但都处于示范试用阶段。MAS制磁  相似文献   

11.
动态点击     
<正>中国磁悬浮挑战600千米时速目前,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已突破2万千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运营时速一直受到限制,实际行驶速度通常只是设计时速的85%。由此可见,高铁提速已成必然,而且中国还将出现更快的磁悬浮列车。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室透露,未来五年,国家先进轨道交通专项将重点研制出时速400千米的高铁列车和时速600千米的磁悬浮列车,  相似文献   

12.
前沿     
正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完成运行试验2017年8月13日,经过8年多的科研攻坚,我国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在上海完成时速120千米运行试验。中国中车大连公司总工程师曲天威表示,运行试验的顺利完成,意味着我国已掌握新一代中低速磁浮系统集成等关键核心技术,这种车最快一年可进行批量投产。中低速磁悬浮列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是城市轨道交通"大家族"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噪音低、性能好、无轮轨磨耗等优势将使其成为未来城市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一辆镶有红边、流线型的白色列车在轨道上启动,当火车加速到100 km/h的刹那间,整辆列车竟然升离路轨,在离轨面30 cm处继续向前加速行驶,此时滑行速度已超过500 km/h,但火车行驶十分平稳,没有震动,更没有废气和噪声.这便是日本和德国制成的超导磁悬浮列车试验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当申博成功的喜悦还在上海滩荡漾的时候,又一个喜讯使上海这座中国第一大城市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于2002年12月31日顺利通车。国务院总理朱基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在为通车典礼剪彩后,同乘磁悬浮列车前往运营终点站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磁悬浮列车在若干年前还是科学幻想小说中的题材,现成为活生生的事实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虽只有30公里,却创下了数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2001年3月1日,磁悬浮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桩,只经过短短的22个月,磁悬浮线便告通车,工程建设惊人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钕铁磁浮车     
磁悬浮列车又叫磁浮车磁车,几千年来人类陆上交通工具从马车进化到汽车、火车、磁车4个阶段,其中磁车是唯一没有轮子的车,而靠磁力线悬浮车子、离开轨道梁10mm处飞驶,由于它不和铁轨接触、也就消除了摩擦与震动,因此它行驶速度最快(时速大于500千米)、最平稳、最安全、又最舒适、因此深受人们重视.20世纪80年代我国西南交通大学与国防科技大学就开始研究磁车了,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造出了试验性常导与超导磁车,直到去年上海才引进开通了中德合资建造的磁悬浮列车,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试运营的磁车.这说明了磁车真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  相似文献   

16.
<正>列车腾空而起现代社会的人们追求高效与便捷,交通运输高速化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相较于民航和高速公路而言,高速铁路不但能耗低得多,而且安全系数也高出好几倍。但是,列车是依靠轮子的滚动前进的。尽管钢轨比一般路面都要光滑平整,它对车轮仍会产生摩擦阻力。这种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火车的速度越高,阻  相似文献   

17.
磁性列车     
预计在九十年代初,旅行者往返于洛杉矶与拉斯维加斯两地的市区之间,只化一个多小时就够了,比目前乘飞机还快。严格地说,乘坐这种列车的人实际是在空中旅行,他们坐在无轮车厢中,悬浮在视之不见的磁垫上面,与地面始终保持着三分之二英寸的间隔,贴地“飞行”。磁力悬浮(Magnetic Levitation),简称“迈格来夫”(Maglev)。运用这一技术概念制成的磁性列车在今后二十年内,将引起地面交通的革命性变化:迅速、安静、没有污染、票价低廉。按照设计成本,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之间的来回票价大约为五十至一百美元,相当于飞机票价。  相似文献   

18.
正建立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真空列车线路之前,必须先在8公里的轨道上试车成功。2013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有了一个新的构想,让悬浮舱中的乘客以接近音速通过一个真空管道,只需要30分钟就能从洛杉矶抵达旧金山,比目前高速列车所需的2小时40分钟要快得多。这个他称为"超回路"(Hyperloop)的真空管道的建造将花费60亿美元,而音速火车的制造还将  相似文献   

19.
被束缚的超导体朱湘晓译超导性是一个大难题。它以异乎寻常的在悬浮列车和无损耗输电方面的前途,吸引着研究者。在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之后,人们发现它需要高昂的工艺代价。1911年,零电阻现象被第一次发现,代价是用液氮把材料冷却至几乎一270℃。由于经济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1951年4月出版的以连续国界线画法绘制的我国南海U形海疆国界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是佐证中国南海疆界线的重要史料.研究发现,该图用明确的连续国界线地图符号(·——·——·)(当时国界线画法)绘制标明了我国南海U形疆界线;并用表示行政区划线的红色实线叠加描绘连续U形线,将中国南海划在中南行政区管辖范围内;该地图的U形海疆国界线内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台湾岛、北部湾和曾母暗沙等.该地图由光华与地学社编制、三联书店出版.研究提出,U形海疆线是中国南海的海疆国界线,主权归属中国;"连续U形线"和"断续U形线"两种方法都是国际认可的中国海疆国界线的描绘方式;提议用"南海U形海疆线"更形象、准确、完整、科学地表征中国南海的海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