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管网关系着城市的运行,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主城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管网建设组建走向科技化,更多的管网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到一起,形成了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需要的环境及其原则,并对其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强调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任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GIS管理地下管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对各类地下管网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从城市地下管网管理难的热点问题出发,对目前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建立了数据管理层、GIS应用层及表现层的总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设计思想。系统主要采用分布式WebGIS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并以ArcGIS Engine为平台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形成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建立了小型管网信息系统,可为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冯洲 《建材与装饰》2007,(10Z):306-30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城市地下管网的资料管理、信息查询、立体图显示、统计分析、爆管事故分析和处理等功能其基本思路、技术流程、主要功能等也适合城市其他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地下管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本文讨论将GIS技术引用到地下管网的管理和应用中,并以某高校地下管网信息作为实验数据,基于Arc Engine和C#语言,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设计开发一个校园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为研究设计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的开发做铺垫。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管网信息是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它需要存储方便、提取快捷,石家庄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本文具体论述了该系统建立的方法和步骤,数据格式,动态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条款分割,多头管理问题严重,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王静霞:我认为,通过大数据开展普查和建立完善信息系统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据统计,全国近60%的城市从未开展过地下管网普查,近70%的城市没有建立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随着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全国现有的供水、排水、燃气和供热这4类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管线长度已超172万公里,目前仍以每年10万公里的速度递增.多数城市的地下管网建设已走过了几十年甚至更长的历程.年代久远,管网老化严重,加之一些地方对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和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对地下管线建设的综合验收备案,使得对地下管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主要动脉线,因其敷设的隐蔽性导致对其运行状态的调查增加了难度,地下管网的设计缺陷、老化、破坏、无序建设、养护滞后等问题是管网事故及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现状,对地下管网隐患调查进行分类,包括设计缺陷、结构缺陷、外力破坏、生命周期和养护滞后隐患。结合地下管网普查和管道检测数据对地下管网隐患进行统计分析,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管理是供水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的一大难题,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建立地下管网微机化信息系统,本文结合技术管理的要求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网系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地下管网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利用其在三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实现地下管网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空间分析等基本功能,有助于管理者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文章以曹妃甸港口三维地下管网管理系统为例,对三维地下管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潘伟  阎贫 《工程勘察》2005,(1):53-56,62
对城市管网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从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的实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建立了城市管网信息系统模型 ,并根据这个模型建立了大连市管网信息系统 ,从而为其它城市建立城市管网信息系统和其它类似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范例。  相似文献   

1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结合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了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探讨了系统的集成与特点,通过对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城市地下管线从外业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和系统管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了政府部分、企业、科研单位的重视,应该安装哪些安全设备、怎样进行安全监管、从哪些方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控制或减少城市地下空间的灾害事故,成为了城市地下空间监管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本文以提高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为目的,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中来,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总体架构,包括感知控制层、网络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系统层、门户层五个层次,信息化标准、信息安全、管理运维三套支撑体系,并设计和开发了智能型安全管理系统,监督控制城市地下空间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及环境的不良状况,从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当前城市地下电力管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通过统一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建立完整的市政专项规划体系,设计合理路径,及时改进电缆沟工程施工方案和构建信息系统平台保障运行维护等手段来保证城市地下电力管线的顺利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工作的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管理问题和需求出发,构建了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空间安全管理模型,体现为透彻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应用的特点。结合中关村大型公共地下空间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实例,对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技术路径及其工程实现进行了分析。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空间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感知、自调节的闭环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物联网、可视化、仿真模拟等技术,可以对庞杂的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动态管理,提高数据实时采集、关联处理和智能分析能力,从而使复杂的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真正实现安全闭合管理和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地铁施工过程以及建成后的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比如信息搜集的实时共享、施工进度的协调推进、施工人员的行为管理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数据平台,综合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区域网络通讯、射频识别(RFID)等新兴智能化技术,针对地铁实际施工阶段施工方主体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探究,构建合理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旨在从施工的源头上提升城市地下交通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SDE的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伯刚  刘志祥 《工程勘察》2004,(5):58-60,70
随着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城市测量单位采用数据库管理测绘资料成为可能 ,而地下管线信息是所有测绘资料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本文从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入手 ,系统阐述了本系统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 ;并以地下管线资料的录入、管理、分析和输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详细论述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正在开发的城市综合管网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在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形成原因与缺点,提出“先规划-再建设”的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模式,即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规划和制订地下空间信息化目标;由政府统一协调确定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的管理主体、实施和维护部门、参建单位;建立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系统建成后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期建设,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从管理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基础资料信息化、工程应用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其中考虑了不同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现状和特点。最后,对开展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推进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嵘  陈宏汉  冯润 《中国给水排水》2012,28(5):84-87,92
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现在的地下管网管理具有规模庞大、人为影响因素多、权属复杂等特点。目前各产权单位自身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已经逐步开展。以北京石景山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的管理体系构建为例,主要介绍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大型数据库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建立一个适当的共享平台并高效地使用这些信息化的地下管网数据以解决地下管网管理方面的难题,该研究可为保证城市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顶层设计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普遍模式:先期政府投入进行地下管线普查、建库建系统,后期由于信息数据缺乏规范标准,信息资源部门化管理,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程度低,使数据库变成"死库"、系统失效,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天津做为中国发展最快的特大城市之一,经过四年努力,借鉴国内外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先进经验,立足天津实际,运用顶层设计理念,探索提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天津模式:即"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建设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通过这种模式,在政府零投入的情况下,采取边收集数据,边整理,边建库,边服务,边完善,多项工作同步开展,长期全面进行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