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小鼠,豚鼠,SD大鼠分别复制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模型,记录比较小鼠在密闭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秒),测量小鼠偏瘫恢复数,记录豚鼠不同时间心电图,比较给药前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振幅变化的差异,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红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梗塞所致偏瘫的恢复率增高,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豚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0、30、60秒的心电图ST段高抬和0、15、60秒的T波升高均明显降低,中剂量组0秒的ST段和T波升高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明显下降。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血瘀”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运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模型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红花注射液能使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5 ;P <0 0 1)。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3.
血瘀证与异常心电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病人血瘀证候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我院从2002-200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选12导联心电图检查时,记录明尼苏达编码中有主项编码1-,4-,5-,亚项编码3-1,8-1,8-3,9-2的病例491名(男230名,女261名,年龄27~88岁)平均(67.51±13.79)岁,进行血瘀证轻、中、重分级诊断,按冠心病有无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结果:冠心病组心电图异常与血瘀证程度成线性相关,(Q波、ST下移、T波低平倒置线性相关分量P<0.05,偏离线性相关分量P>0.05),ST段上抬主要分布于中重血瘀证中.非冠心病组心电图异常与血瘀证程度存在相关关系但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其中(ST下移、T波低平倒置线性相关分量P<0.05,偏离线性相关分量P<0.05,)两组R波振幅增高,心律失常主要分布于中重血瘀证中.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增加则血瘀证越严重.而非冠心病者心电图ST-T异常(ST下移,T波低平倒置)增加血瘀证不一定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氧缺血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模型、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瓜蒌薤白汤醇提物各萃取部位对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mv)、ST段偏移(mv)和模型动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影响。结果:瓜蒌薤白汤醇提物的4个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降低T波高度,减少ST段偏移,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LDH、CK—MB.结论.瓜蒌薤白汤的正丁醇部位为其抗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工艺制备的舒心胶囊对小鼠耐缺氧、对急性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正常小鼠、垂体后叶素(Pit)性心肌缺血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舒心胶囊对小鼠耐缺氧时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影响及检测模型鼠外周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舒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缺血,显著提高外周血NO水平、降低ET水平。结论:舒心胶囊能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痛滴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痛滴剂益气活血的药效学依据。方法 :大小鼠灌胃给予心痛滴剂 1ml/10 0 g、0 2ml/10 0 g ,观察对耐缺氧能力、血液流变学、血浆NO、ET含量的影响。结果 :心痛滴剂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改善应激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心电图T波变化 ,降低血浆ET含量 ,提高NO含量。结论 :心痛滴剂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改善血液流变学、心电图T波变化 ,降低血浆ET含量 ,提高NO含量的作用是益气活血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安颗粒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心电图Ⅱ导联ST段、T波以及P-R间期、QRS时限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观察心安颗粒及稳心颗粒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心安颗粒高、中剂量组及稳心颗粒组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和T波的抬高值(P均<0.05),并使ST段和T波抬高超过0.2 mV的发生率减少(P均<0.05);高、中剂量心安颗粒组及稳心颗粒组在各时间段均能明显降低冠脉结扎所致的ST段和T波抬高(P均<0.01);心安颗粒高、中剂量及稳心颗粒组有明显稳定P-R间期和QRS时限的作用 (P﹤0.05或P﹤0.01).结论 心安颗粒有良好的抗大鼠冠脉结扎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作用,且高、中剂量组与稳心颗粒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1u/kg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大鼠心肌缺血百分率的影响;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加冰水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观察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红花黄色素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红花黄色素18、9、4.5 mg/kg舌下静脉给药能显著对抗Pit致大鼠心肌缺血百分率;降低"血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结论:红花黄色素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降低缺血百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减少心肌耗氧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对比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ST段缺血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相比,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丹参注射液相似,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8.0%,心电图疗效显著高于丹参注射液,而心电图ST段缺血变化方面,NST与丹参注射液相似,MST降低则比丹参注射液治疗更为显著。结论:红花注射液对于冠心病相比丹参注射液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将成为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九香气雾剂对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研究其对急性心肌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利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与测定九香气雾剂对模型大鼠心肌梗塞面积的影响;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九香气雾剂对模型家兔心电图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九香气雾剂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梗塞心肌重量和梗塞面积百分率,明显降低模型家兔心肌缺血15 min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压低或T波低平、倒置的例数,明显降低阳性率,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家兔血浆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九香气雾剂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溶栓胶囊对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通入氧气和氮气(8:92)15 min的方法建立C57 BL/6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模型,造模后10 min十二指肠给药,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100、200、400 mg·kg-1)或生理盐水,评价局部脑血流量变化以及24 h后的神经行为学改变。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75、150、300 mg·kg-1)或生理盐水,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血流量明显下降,脑缺血范围增加,脑缺氧后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模型组大鼠在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后软脑膜血管出现微循环障碍,10、20、30 min 3个时间点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液流速明显减慢。与模型组比较,溶栓胶囊(400 mg·kg-1)可以明显增加小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行为学障碍,减小脑缺血范围(P<0.05或P<0.01);溶栓胶囊还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软脑膜微血管不同时间点血液流速和流态(P<0.05或P<0.01)。结论:溶栓胶囊可通过增加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而达到保护缺血缺氧神经组织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8h~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治疗。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药物,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及其炮制品耐缺氧和抗疲劳的药理作用。方法: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常压缺氧实验,考察人参及其炮制品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结果:人参及其炮制品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耐疲劳游泳时间,增加疲劳小鼠肝糖元和肌糖元含量,同时降低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的含量。结论:人参及其炮制品具有抗疲劳、耐缺氧作用,本实验室针对人参燥性研究的新的人参炮制品——平性参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4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西医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及处理并发症。治疗组22例辨证分型:阴虚风动:活血通络、育阴熄风(芍药12g,玄参15g,桃仁12g,桔梗5g,红花9g,麦冬10g,远志12g,生地15g,巴戟天10g,五味子12g,甘草6g);气虚血瘀:化瘀通络、益气养血(黄芪、丹参各15g,桃仁、赤芍各12g,石菖蒲8g,红花9g,当归10g,川芎12g,地龙7g,甘草6g);痰热腑实:通腹泻热、涤痰开窍(丹参25g,厚朴15g,生地10g,瓜蒌15g,桃仁12g,红花9g,胆南星8g,桔梗5g,郁金12g,芒硝8g,甘草6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肢体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2.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从脑论治顽固性失眠,分三型:脑精亏乏、脑神失养,治宜益髓填精,充养脑神,方用首鸟黄精汤加减;痰瘀内阻、热扰脑神,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镇静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郁气滞、脑气失用,治宜疏肝清热,解郁安神,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塞隆骨替代豹骨后再造丸抗脑缺血的效应机制,为替代合理性提供药理学实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小鼠断头急性脑缺血实验和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造模,观察塞隆骨替代豹骨后再造丸(以下简称再造丸替代后)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模型,观察再造丸替代后对大脑梗塞面积、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对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采用"胶原蛋白-Adr"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模型观察偏瘫形成率和死亡率;采用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管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评价再造丸替代后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再造丸替代后可增加小鼠断头后急性脑缺血的呼吸次数和呼吸持续时间,与再造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小鼠急性脑缺血的存活时间,与再造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显著减小MCAO大鼠梗塞面积;降低缺血后4,24 h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各给药组均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含量;低剂量组可提高MCAO模型大鼠血清SOD活力;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升高大鼠血清NO水平,且优于再造丸组。可减少尾静脉注射"胶原蛋白-Adr"形成体内血栓所致小鼠5 min内的死亡率,提高15 min内的偏瘫恢复率。可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血流变切变率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再造丸替代后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其调节抗氧化能力及改善血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归黄颗粒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活血化瘀功效。方法:静注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浴造成大鼠血瘀模型。结果:归黄颗粒能明显改善缺血大鼠心电图的ST段和血 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及血液流变学特性。结论:归黄颗粒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脑活素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验观察新脑活素注射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按防治脑血管病药物的经理实验方法,进行了耐缺氧实验,全脑缺血实验,小鼠脑血栓形成实验及学习记忆实验。结果:该药可显著延长小鼠从静脉注射氰化钾到呼吸停止的缺氧死亡时间,大剂量新脑活素注射液组小鼠缺氧死亡时间为24.8s,与生理盐水对照组(18.6s)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断头引起的小鼠全脑急性缺血导致的张口呼吸时间也有显著延长作用,大剂量新脑活素组小鼠断头所致喘气时间为23.3s,与生理盐水对照组(20.5s)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促智实验表明,新脑活素注射液可显著改善东莨菪碱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明显延长触电潜伏期,减少3min内的错误次数。结论:新脑活素注射具有明显的抗组织缺血、缺氧,保护脑组织,改善脑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