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药杂志》1987,12(6):2-4
<正>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药制剂及其剂型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对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振兴中医药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急症工作的加强,各地在继承发掘传统中药剂型的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救治刘海若一的过程,对中医疗效、中医理论、中药剂型及中西医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坚持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中医药疗效确凿,但中药的剂型有必要进行改革。中医、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相互之间只可借鉴,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增强中医临床疗效刘瑞源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医院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谈谈看法。1、制订煎煮...  相似文献   

4.
216例劳务工晕厥病例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劳务工发生晕厥的原因,中医对晕厥的辨证论治。方法对216例劳务工晕厥进行西医分类、中医辩证分型,急性期先用相应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后用中药常规剂型调治。结果晕厥属于中医厥证的范畴,常见证型有气厥实证、气厥虚证、血厥实证、血厥虚证、痰厥、暑厥等;先予中药注射剂,后用常规剂型调治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劳务工晕厥发病有其特殊性,中药注射剂配合中药常规剂型治疗,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药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药物的性质、剂型等几方面因素和用量的关系。结果:中药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对中医临床疗效至关重要,而且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用药安全性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相似文献   

6.
<正> 改进中药剂型,是提高中医急诊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笔者就近年发展起来的中药急诊新剂型介绍于下。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的剂型较多,这里主要叙述中药泡腾剂。中药泡腾剂是一种新剂型,它兼有片剂、汤剂和冲剂三种特征。这种剂型剂量准确,便于服用和携带,尤其适用于婴幼儿患者,是开展中医内科急诊的一种较理想的剂型。(一)酸源和二氧化碳源制备泡腾剂必须具备酸和二氧化碳发生源的赋型剂,其选择要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如治疗严重高血压症,就不宜选用枸椽酸和碳酸氢钠,因为钠离子有升高血压的作用。相反,两者反应后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学术界提出“剂型”这一术语,始于五十年代初期。“剂型”一词中,“剂”即方剂,“型”即标准规格。“剂型”是具有标准规格的方剂。任何一个中药的有效方剂或药物,在用于临床治疗之前,一定要制成一定的剂型。总的说来,将中药制成剂型的基本目的不外乎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适应中药本身性质的要求以及为了方便服用、运输、贮藏等几个方面。一、中医临床与中药剂型关系密切中医临床和中药剂型,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中医不管治疗任何疾病,都离不开一定的中药剂型;而中药剂型离开了为中医临床服务这个目的,则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它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原则,可随临床具体情况灵活变化,而且能充分发挥方剂中药物之间的配伍作用,目前仍为中医最常用的剂型。然而临床上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施治药物的疗效,是中医中药需要解决的问题,现笔者就此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中药剂型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外,还增添了中药注射剂、片剂、气雾剂、膜剂、滴丸剂、冲服剂、口服安瓿剂等等新剂型、新品种,从而提高了中药制剂的质量,有利疗效的发挥。但中医用药是“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制剂以原药材为  相似文献   

10.
刘霞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04-104,113
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药的一种传统剂型,汤剂的质量对中医临床而讲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的疗效。中药汤剂的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就如何确保中药汤剂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进展,从中医古方的辨病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中药提取物及新剂型结合西药及中西医结合的序贯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以及降低HBV变异率和提高临床疗效、增加安全性、减轻毒副作用、缩短疗程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不过,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临床研究仍有不足,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2.
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西医学结合研究搞了几十年却未能在理论创新和疑难疾病的治疗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状况,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中西医学各自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中西医学结合的目的和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指出反思是为了提高,首先,要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所提出了观点和方法应该具有临床实用性,杜绝空谈;第二,当前中西医学结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遣药组方上的中西医学对立和治疗缺乏针对性。认为在疾病的诊治中主张宏观上符合中医理论和微观上符合西医理论的“双符合理论“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拉蒙 《天津中医药》2015,32(9):571-573
由于中医学在基本观点和规定等方面与西医学截然不同,因此西医学认为中医学不能提供各种参数或变量,从而怀疑中医的疗效及其诊治方法。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医学不仅获得的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其在医学和科学领域的发展,通过各种科学证据证实了中医学是有别于西医学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将阐述中医药学术认可的国际化重要性,中医学将不再只是西医学的附属品,中医学和西医学相结合的现代结合医学将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结合医学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谈抗癌中药的临证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使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中医的证)与微观变化(生理生化机能和病理变化)达到一致性。临床选择药物对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所用的中药既能对应恶性肿瘤的宏观变化。又能对应其微观变化;既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又符合传统中医理论(双符合理论),按照双符合理论辨证施治,遣药组方,可用较少的药物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明显的疗效。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门诊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0d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7%、96.7%,对照组分别为36.7%、90.0%,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O.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虚吊。  相似文献   

18.
新版《中药药理学》突破了以往教材的模式,独特地将中药分为辨证治本、祛因治病、对症治标3大类,引入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新概念,对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实践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其哲学观为有机、辨证唯物主义,以取象思维为主,方法为思辨;西医学基于古希腊文化背景源于400多年前的欧洲,其哲学观为机械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量子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成果,用量子理论等现代理论转化中医理论而成,其哲学观为有机、辩证唯物主义,以逻辑思维为主,方法为还原分析、综合。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中国古哲学,西医学的支撑学科为经典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学科,量子中医学的支撑学科为量子理论等现代科学学科。中医学诊断以定性为主,西医学和量子中医学诊断以定量为主。中医学和量子中医学以天然中药、针灸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调整机体状态治未病;西医学以化学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主,主要是直接控制逆施性对抗疗法,治已病。认识三者之间的差异,寻求三者的共同点和可以交融的契合点,对医学研究、临床诊治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