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60例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0例GDM患者(GDM组)和6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组的妊娠结局.岳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经过及其对母子的影响。结果2组比较GDM组的妊高征、早产,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2组羊水过少、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胆虹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GDM筛查,早期诊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时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15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孕期血糖控制满意(A组),79例控制不满意(B组),将两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分别为5.41%比17.72%、4.05%比20.25%、12.16%比31.65%、5.41%比20.25%、8.11%比30.38%)(P〈0.05);A组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近、远期危害大,孕期控制好血糖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孙玉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4,(30):4918-49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两种不同诊断标准对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在该院进行血糖筛查并分娩的孕产妇9 925例。按照诊断标准的不同分为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组(A组)4 590例、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诊断标准组(B组)5 335例。对比两组孕妇的GDM检出率、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B组GDM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GDM孕妇阴道分娩比例明显低于B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DM孕妇中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GDM孕妇中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的诊断标准能够有效提高GDM检出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崔月清 《现代保健》2011,(13):19-20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饮食控制良好与否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rpgar评分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2009年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孕妇210例,行积极饮食控制,并住院分娩,比较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及血糖控制不满意组(B组)这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rpgar评分.结果 B组较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高(P〈0.05),B组较A组新生儿Arpgar评分低(P〈0.05).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rpgar评分较好,及时干预及管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提高对GDM的防治水平。方法:选择GDM产妇52例,根据诊断后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n=30例)和B组(n=22例),A组血糖控制满意,B组血糖控制不满意,并选择同期血糖正常的健康产妇32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以上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B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A组和健康组,其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产妇应加强血糖的控制,满意的血糖控制可显著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此时产妇若无并发症及胎心监护异常,可待其自然分娩;若血糖控制不满意,在加强对产妇各项检测的同时,可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耐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且拟足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GIGT组)、无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孕妇50例(对照组),均在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GCT),异常者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检查(OGTT),确诊为GIGT或GDM,分析各组妊娠结局。结果GIGT组与GDM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与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与GDM组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增加了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孕期应监测糖耐量情况异常者积极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俊茹  李乃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10-21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血糖控制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7例GDM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控制满意A1型30例,血糖控制不满意A2型37例(其中包括发现较晚和不配合治疗患者),同时选取近GDM患者分娩后1~2天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两组之间母儿并发症。结果: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早产、剖宫产率、胎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转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性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也较对照组升高。血糖控制不满意患者母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血糖控制满意者。结论:重视孕期糖尿病的筛查,加强对GDM孕妇的管理和规范化治疗,以改善GDM孕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满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抵抗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24~ 28周GDM孕妇98例,其中血糖控制满意的72例为血糖控制满意组,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6例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选取同期孕24~28周健康孕妇95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孕24~28周和孕37 ~ 40周测定三组孕妇空腹血清抵抗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并观察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的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的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 ~ 28周时,血糖控制满意组抵抗素、FINS、FPG、HOMA-IR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7 ~ 40周时,血糖控制满意组FINS、HOMA-IR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控制满意组抵抗素、FPG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血糖水平控制,GDM患者抵抗素水平下降,但高胰岛素抵抗仍持续存在.血糖控制满意并不能完全改善GDM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霞  梁丽凌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19-15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妊娠期糖尿病按治疗后血糖水平控制是否满意分2组,A组(81例)血糖水平控制满意,B组(22例)血糖水平控制不满意,比较2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0.01).结论 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治妊娠期糖尿病,可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下母婴围产结局的差异,讨论IADPsG标准对中国人群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适用性。方法乐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产检并分娩的10217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用ADA标准未诊断为GDM,而重新用IADPSG标准进行诊断为GDM的248例为A组(非干预组);20lO年6月至2012年6月用IADPSG标准诊断为GDM,而重新用ADA诊断为非GDM的279例为B组(干预组);正常的孕妇作为c组(对照组),分析ADA标准和IADPsG标准的检出率及各组间母婴围产结局差异。结果ADA标准和IADPSG标准的检出率分别为6.13%和11.29%,二者有统计学差异(X^2=17.620,P〈0.05);与c组相比,A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病、酮症酸中毒、肩难产、感染、剖宫产、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及早产儿发生率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9.742、11.069、3.937、4.526、25.857、6.020、7.336、15.937和55.025,均P〈0.05);A组和B组的酮症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5.448、5.938、5.593,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盘早剥、肩难产、感染、剖宫产、巨大胎儿、新生儿黄疸及早产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0.548、0.015、0.030、0.777、2.074、0.678、3.005、0.009和0.174,均P〉0.05)。结论IADPSG新标准增加了GDM的检出率,新增的GDM孕妇通过孕期血糖干预,可降低母婴围产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品交换份的营养干预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作用,为今后妊娠期糖尿病营养指导,减少母婴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宁波市江北区妇幼保健院做常规产前检查,于孕24~28周确诊为单胎妊娠期糖尿病的农村孕妇198例,其中自愿接受个体化食品交换份干预指导的123例为干预组,未进行系统营养干预的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母婴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干预组孕妇经过个体化营养指导及食品交换份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羊水过多、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时进行食品交换份的个体化营养指导可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于蕾 《现代保健》2014,(36):83-85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66例G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和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BG、2 h PG、Hb A1c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和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宁辉  孙霞  王茜  纪向虹 《现代保健》2014,(11):64-6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母婴血清内脂素水平、胎盘及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及其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妊娠期糖尿病及55例正常孕妇母血清及新生儿脐血血清中内脂素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两组胎盘及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结果:(1)GDM组孕妇产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DM组孕妇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脐血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脐血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母血内脂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胎盘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双△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GDM组内脂素mRNA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826倍;两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及脐血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以及胎儿宫内发育的调节,循环中内脂素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胎盘内脂素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相关代谢指标异常识别高危病人及预测新生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顺义区顺义中医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中晚期孕妇做为研究对象,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GDM组)和健康孕妇两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浆抵抗素,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817,P<0.05),妊娠糖尿病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健康组(t值分别为3.92、2.63,均P<0.01),且妊娠糖尿病组巨大儿、新生儿并发症和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χ^2分别为11.07、13.41、7.66,均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孕妇血浆抵抗素水平对新生儿不良结局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4、0.219,均P<0.05)。妊娠糖尿病组新生儿转诊率、早产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χ^2分别为8.01、11.68、7.55、7.19,均P<0.05),而两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6.78、5.71,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新生儿结局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利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代谢指标预测新生儿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吴平  宋婧 《现代保健》2013,(23):113-115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液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1月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全部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糖尿病组)共163例,另随机选取在本院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孕妇163例(OGTT试验阴性)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随访326例孕妇的血液指标及妊娠结局,妊娠糖尿病组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新生儿出生体重、子痫发病率较正常孕妇组高(P〈0.05);正常孕妇组孕妇贫血发病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血液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分娩周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肝功能受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盘功能不良、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早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妊娠结局有影响,应加强妊娠糖尿病营养宣教及饮食指导,妊娠糖尿病孕妇应严格控制好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积极控制血糖对母婴并发症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住院分娩213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213例作对照组相比较,两组在母婴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情况。结果:GDM组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巨大儿、胎膜早破、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11年12月实施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时筛查、积极控制孕妇血糖,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并发症的发生,使之接近正常妊娠妇女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NDDG诊断标准的2011年住院分娩的产妇116例(NDDG组)和采用IADPSG诊断标准的2012年住院分娩产妇805例(IADPSG组)的母儿结局,从孕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三分面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GDM能有效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和2011年6月~2012年5月两个时段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前一时段的对象按照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诊断GDM(3216例,IADPSG组),后一时段对象按照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NDDG)标准诊断GDM(2985例,NDDG组),比较两组对象GDM发病率、并发症及围生结局。结果:GDM的发病率IADPSG组(15.73%,506/3216)明显高于NDDG组(5.46%,163/2985),NDDG组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羊膜腔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IADPS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DDG组早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IADPSG组(P0.01)。结论:与NDDG标准相比,IADPSG标准诊断GDM发病率明显升高,采用IADPSG标准对减少子痫前期、羊膜腔感染、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围生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海淀街道35岁以上高龄妇女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街道户籍35岁以上高龄妇女的妊娠情况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35岁以上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并与1691例35岁以下孕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的发生率分别为8.1%和2.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和0.9%(x2值分别为9.072、4.541,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7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x2=65.736,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中位数为3250kg,低于对照组的3370kg(z=-2.127,P〈0.05);早产儿为5.6%,高于对照组的2.5%(x2=4.759,P〈0.05)。结论35岁以上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早产率升高。因此应加强对高龄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预防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