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在电力行业的实际应用,针对当前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实时监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装在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直接接触测试式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装置。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装置的传感器选择、结构设计、测量原理,相应的电子电路部分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该装置的优势在于不改变原有线路,测量方式可靠,测量结果准确,可以对档距内的线路进行全程测量,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进行性能测试打下了基础,为解决输电线路覆冰测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药药材仓库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有关技术性能,分析了硬件工作原理及软件设计思想,提供了详细的线路及软件框图。  相似文献   

3.
接地装置是保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需要保证接地装置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其中,接地电阻的测量是评估接地装置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为了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可靠地测量输电线路接地电阻,需要开发出便携式免解线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检测装置,从而提高接地电阻的测量工作效率。本文系统分析了输电线路接地电阻便携检测装置的原理,并介绍了便携检测装置在实际中的相关应用情况,以及输电线路接地电阻便携检测装置监控管理平台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颖的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功率因数测量器的原理,并由集成器件组成,具有线路简单、可靠、体积小及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量程倍率自动转换装置,不仅解决了变化快、用人工无法测量的物理量,而且因它具有其独立性,也克服了因线路某一元件出了故障而影响整个仪器正常工作的弊病。文中对该装置的传感器及其转换系统部分作了简要地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线检测电气设备的电能消耗是节约用电的前题,可供企业及时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本文介绍了电能消耗数据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系统.文中还根据作者所从事的工作,绘出了数据通道板的具体线路,可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几种架空线路异物清除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研制了新型的架空线路电网电线的清洁装置,解决了传统工具和方法难以经济、高效、安全清除架空输电线路异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以AD90S2333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配电线路无功动态补偿综合装置,该装置采用先进的微型控制器跟踪配电线路无功功率的变化,由晶闸管电路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自动投切,实验对线路无功功率的实时补偿,其特点是:电路设计简单,运行可靠,性能价格比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LPC2292型ARM微处理器的35KV微机线路保护监控装置研究,就其在构架中采用的嵌入式设计、在数据采集模块中自适应理论的应用、与操作系统相关的BSP开发以及任务分配等方面特点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配电线路分布广泛,支路众多,基于经济实用的因素,过电压监测装置不能实现在配电线路上的全覆盖监测。为了实现过电压在线监测装置对配网线路所处区域雷电参数的有效监测,从而获得配电线路上更为准确的雷电监测信息,进而分析获得雷电参数信息,在现有的线路雷电相关参数条件下,结合雷电定位系统采集的数据和配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提出了一种对不同的工程条件下配电线路安装过电压监测装置布点选择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不同工程条件下的不同影响因素,通过定量的计算,实现配电线路安装过电压监测装置重要性的数值计算,有效地确定过电压监测装置的布点,从而实现更为准确地监测雷电参数,对进一步实现线路耐雷水平的评估、线路防雷设计的改进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式电缆对线器,简述了它的结构、电气指标和基本原理,分析了A/D转换电路、秒定时电路、取样电阻等主要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数字式电缆对线器电路调测的主要测试要点.  相似文献   

12.
I^2C总线由于接口简单、协议完善,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产品和工业电子产品中。成为国际标准。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两级桥接口的I^2C SLAVE器件的内部结构。该结构一方面能够根据系统的需求灵活地集成和裁减各种功能的IP核模块,对于多功能的I^2CSLAVE器件的设计有一定的通用性;另一方面它支持各IP核模块工作于自己独立的时钟域,给多时钟域系统设计带来便利。以一款密码芯片为实例,对该结构进行了验证和实现,该芯片采用了华虹NEC0.35μm CMOS工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和实现原理,结合底层驱动中的读操作函数的整个过程,对其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以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14.
This work is focused on low frequency (<300 Hz) vibrations due to the fact that man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ices operate at those frequencie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model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 Si cantilever beam with an AlN piezoelectric layer concept that tunes its resonant frequency post-processing, while reduc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 first two modes of resonance in order to broaden its quality factor and, therefore, to harvest more environmental energ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perforating sections of the Si beam has on the resonant frequencies of the cantilever.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se modes is decreased by 30 % when 0.002 mm3 is extracted in a specific location of the initial structure.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modes can be reduced above 80 % if a volume of 0.004 mm3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initial design is subtracted. In these conditions, the first mode is decreased about 20 % the initial value and the second mode about 60 %.  相似文献   

15.
目前嵌入式USB主机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设计与优化嵌入式USB主机系统的文件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和关键.在对FAT16文件系统结构原理和基于USB主机接口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文件系统的实现和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优化过程,通过优化提高了嵌入式USB主机文件系统在某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的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大扭矩轴标定装置及其设计原理。给出了设计结构和性能改善的具体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证明此装置可完成大、中、小轴的扭矩测量与标定  相似文献   

17.
18.
冲床自动保护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用红外二极管控制的光电自动保护装置,操作者未进入危险区域时,保护装置没有反应;一旦人体进入危险区域,装置立即报警,并同时切断电动机电源。其特点是控制准确率高(1 m内,有效控制率为100%)、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宜在涉及冲压作业的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A surface-micromachined active probe device with built-in electrostatic actuator and on-chip CMOS circuits is described. The device has been fabricated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using a 0.6-μm CMOS-based process containing four polysilicon layers and one metal layer, and its basic functionality has been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A 0.135-μm-thick surface silicon layer of an SOI substrate was used to form cantilever beams. The very thin structures enable a probe to be turned on at a voltage as low as several volts. A stopper structure, used to avoid contact between a deflector electrode and its paired stator electrode, was formed with a small overlap area of approximately 0.05 μm2. The small overlap area results in a small adhesion force, approximately 70 nN. An n-p-n junction was exploited as an isolator in the probe. A p-n junction in a released beam had only a 5-pA leakage current at a 9-V reverse bias.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found that electrostatic charging is a major source causing unrestorable postrelease stiction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压电自供电装置中压电振子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其共振频率,从而影响压电自供电装置的发电量,因此需要根据环境激励频率设定最佳的压电振子的几何参数,本文对基于压电自供电的采煤机状态无线监测装置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以及实验方法对对不同悬臂梁结构在不同外界激励作用下的发电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悬臂梁自由端质量块质量以及悬臂梁长度越大,悬臂梁压电结构的固有频率越低;随着悬臂梁厚度的增加,悬臂梁压电结构的固有频率逐渐增大。以此为依据对采煤机不同监测位置的装置选取最佳匹配的压电结构几何参数,并通过采煤机工作状态监测实验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压电自供电无线监测装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