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木结构榫卯连接模型试验及其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影响连接刚度的主要因素是替木尺寸,榫头尺寸和卯孔对柱的削弱程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榫头尺寸及卯孔对刚度影响的规律.在原有的3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木结构榫卯连接的4参数幂函数弯矩-转角的相关曲线模型.本文基本结论可以为古木结构的研究和修缮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透榫节点柱架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出了透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回复力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透榫节点的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半刚性连接弯矩-转角关系,为半刚性组合框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接弯矩-转角关系的数学模型模拟方法,并利用4个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拟动力试验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给出了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的模型,包括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模型.在单调荷载作用下,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曲线有三线性和幂函数两种形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给出的连接滞回模型同样包含两种形式:第一种,骨架曲线采用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同的三线性形式,滞回曲线采用最大点指向形式;第二种,骨架曲线采用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同的三参数幂函数形式,而滞回曲线同前.结论与现有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给出的平端板连接弯矩-转角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一种计算轻钢结构梁柱半刚性端板连接转动变形的方法,通过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的结果比较得到验证,该方法不但能够较好地计算端板连接的整体转动变形特性,包括初始转动刚度和弯矩-转角(M-θ)全过程曲线,而且能够较好分析计算其转动变形的各种来源,包括节点域剪切变形、螺栓伸长、端板和柱翼缘弯曲变形等,从而能够提供弯矩-剪切转角(M-θs)和弯矩-缝隙转角(M-θep)曲线,为准确分析端板连接的细部转动变形特性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为我国轻钢结构设计规程关于节点转动变形的具体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江南地区抬梁木构建筑馒头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江南地区抬梁式木构建筑馒头榫节点的受力性能,通过节点试验获取该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角刚度。综合考虑馒头榫节点的接触非线性和木材的材料非线性,采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榫卯节点的滞回曲线基本上都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该种榫卯试件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此外,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分析,获取了馒头榫节点的平面内(竖向)转角刚度K1、平面外(水平)转角刚度K2和扭转刚度K3的相互关系,可近似归纳为12:1:2。研究结果可为江南地区抬梁式木构建筑的计算分析及保护修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试验和拼接节点弯矩-转角模型的基础上,对弯矩-转角模型进行修正并提出了新的划分标准.将修正后的模型赋予框架中的拼接单元,并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了该型结构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滞回曲线及耗能性能等,检验了该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利用钢梁拼接耗能的框架结构在弹性阶段与纯框架性能相同,塑性阶段利用拼接区接触面的滑移和螺栓孔壁的挤压来消耗能量,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马口铁加固古建筑抗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马口铁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后木构架的抗震性能.基于故宫太和殿三次间的相关尺寸,制作了1∶8的4梁4柱榫卯连接木结构空间框架模型,采用人工加载方式,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获得了加固前后构架的力-侧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了加固前后的构架耗能能力、刚度退化规律及变形能力.结果表明,马口铁加固榫卯节点后,马口铁对榫卯节点的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节点拔榫量,提高了构架的侧移刚度及承载力;加固后的构架刚度退化不明显,变形能力较强,但是耗能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8.
结构试验和工程实践均表明体系节点具有半刚性特点,但在结构分析和设计中,通常采用理想刚性或铰接进行简化,不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为掌握和合理利用该轻钢龙骨体系节点的半刚性性能,对3种典型节点型式进行了试验测试,利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分析原理和方法得到各节点的弯矩与转角曲线(即M-θ曲线);参考型钢结构节点半刚性分析方法,得到各节点的初始连接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各节点的M-θ曲线和节点形状参数,曲线吻合较好,所得形状参数可以用于工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型钢结构节点的半刚性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轻钢结构体系,也可为其他类型轻钢结构节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结构骨架曲线。拟静力分析程序设计基于弯矩—转角(M—θ)的单分量杆模型,其刚度采用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一榀框架结构的分析程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程序的计算方法简便可靠,可以用来分析结构的弹塑性性能。  相似文献   

10.
角钢塔K形节点弯矩-转角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特高压角钢输电塔K形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进行了5个足尺的节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类节点通常因连接主角钢和节点板的螺栓被剪断而达到极限弯矩.参数分析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螺栓个数对节点的极限弯矩和初始转动刚度影响很大;此类节点的形状系数的分布范围为1.97~2.10,绝大部分集中在2附近.并拟合出以上各参数的计算公式.对比表明,Kishi-Chen幂函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此类节点的弯矩-转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