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通过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乳房按摩最佳时间选择对产妇心理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科住院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两组产妇均给与产后的母乳喂养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于产后2 h内、产后12 h、产后24 h给予产妇乳房按摩的干预措施,按摩两天,观察两组产妇的首第一次泌乳时间,乳房肿痛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产妇第一次泌乳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乳房肿痛观察组产妇少于对照组、及纯母乳喂养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抑郁状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 选取产后2 h内、产后12 h、产后24 h的最佳时间为产妇实施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影响显著,选择最佳时机进行乳房按摩,可减少产妇乳胀,进而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促使产妇第一次泌乳时间提前,提高了产妇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分娩镇痛仪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进行无创性镇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同期分娩无镇痛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缓解疼痛效果、产程长短、出血量、新生儿情况、分娩方式的影响,总结镇痛分娩的护理体会.结果 观察组产妇地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明显减轻(P<0.05),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性镇痛分娩可使疼痛减轻,缩短产程,增强产妇采用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根据产妇自身意愿及分娩指标进行剖宫产及顺产。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后出血状况,利于患者康复,为值得临床推广发展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奥瑞姆(Orem)的自理模式也称自我照顾模式,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采用Orem自理模式的50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及自护能力。结果两组护理后S对照S评分均较护理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技能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在产后出血产妇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其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为提高产科的治疗及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收治的4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0%,新生儿窒息率为2.6%;观察组的产妇剖宫产率为5.2%,新生儿窒息率为0.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 P<0.05)。结论分娩镇痛应用于产科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对产程、母儿的影响。方法:比较镇痛分娩组(观察组)159例与传统分娩组(对照组)160例产妇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产程、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腰-硬联合镇痛分娩安全有效,可以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产妇的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加强产妇的舒适感.方法: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产后5天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及分析.结果:通过产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产妇产后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有明显提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产妇的理和生理康复,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改善护惠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分娩的高龄产妇80例为观察组,35岁以下的产妇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割宫产率,观察组中剖宫产分娩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3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为10.0%,自然分娩的新生几窒息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较高,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相当,高龄产妇不能作为选择割宫产分娩的依据,临床中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临床指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对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根据产妇意愿将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按摩乳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责任护士分别在产后12、24、48、72 h观察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可使产妇乳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0.
杨安平 《西南军医》2012,14(4):666-6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对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4例,观察组196例,两组产妇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包括心理、体位、饮食、知识宣教等在内的全面护理。结果 24h内泌乳、产后48h泌乳量充足且单纯母乳喂养者所占比例,观察组产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后48h单纯采取人工喂养者观察组产妇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产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面护理有利于乳汁分泌,提高其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对产妇及婴儿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将148例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根据其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4例)。男性79例,女性69例;年龄11~79岁,平均(44.6±8.7)岁。道路交通伤88例,暴力重击伤43例,高处坠落伤17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24h,对照组手术时间至受伤时间24h,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14.9%),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后及时复查颅脑CT,并在24h内实施开颅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进行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李建春 《西南国防医药》2014,(11):1192-119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给药前后生命体征相关指标、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给药后观察组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优于给药前和对照组(P〈0.05),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术后10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脊椎骨折手术麻醉,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对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03至2017-08医院骨科行单膝置换术治疗的120例高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围术期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股神经置管术后镇痛等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管理,比较两组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6个月关节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谵妄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56,P=0.015);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鼻咽温度及术中芬太尼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以提高骨科高龄单膝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关节恢复进程,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微波照射乳房对促进产后泌乳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依照纳入标准随机选取产妇160例分别置入对照组、口服催乳糖浆组、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组产后当日口服催乳糖浆20 ml,1/8 h,共3 d.微波治疗组产后当日予以双侧乳房微波照射30 min,2/d,共3 d.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产后当日口服催乳糖浆并予以双侧乳房微波照射3 d.观察四组产后第1天和第3天的泌乳情况、血清PRL水平及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第3天产妇的乳汁分泌及血清PRL水平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口服催乳糖浆组和微波治疗组>对照组(P<0.01),乳腺炎的发生率对照组和催乳糖浆组>微波治疗组和口服催乳糖浆+微波治疗组(P<0.01).结论 微波照射乳腺可以增加产后乳汁的分泌同时降低乳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加自控静脉镇痛泵,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全身关节按摩、耳穴压豆等缓解术后疼痛,观察两组患者24小时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术后疼痛具有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周力竭运动对大鼠窦房结ATP-敏感型钾离子通道(KATP通道)亚基Kir6.2mRNA表达及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8周龄,体重(220±8)g,共分9组,每组20只,包括安静对照组(C组)1组、一次力竭组(O组)4组、反复力竭组(R组)4组。安静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反复力竭组大鼠尾部负重3%体重,每天进行1次力竭游泳,每次约2小时,每周6天,共运动2周。一次力竭组大鼠在正常喂养2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游泳运动,运动方案同反复力竭组。运动组大鼠分别于运动后即刻、4小时、12小时、24小时不同时相取材,一次力竭运动各组大鼠分别以O-0h、O-4h、O-12h、O-24h命名,反复力竭运动各组大鼠分别以R-0h、R-4h、R-12h、R-24h命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KATP通道亚基Kir6.2 mRNA表达变化,应用细胞急性分离及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通道电流密度变化,以观察力竭游泳运动对大鼠窦房结细胞膜上KATP通道的影响。结果:反复力竭运动各组Kir6.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力竭各时相组KATP通道IK,ATP电流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一次力竭组(P<0.01)。结论:反复力竭运动可引起窦房结细胞膜KATP通道亚基Kir6.2 mRNA表达及IK,ATP电流密度增加,这可能引起窦房结细胞舒张期自动除极及自律活动减慢,提示反复力竭运动对于KATP通道的影响可能成为运动引发窦房结功能障碍及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平滑肌电刺激对促进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15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2组患者均记录肠粘连的程度及部位,并于术后24 h开始腰腹部皮肤仿生物电刺激,观察组选择平滑肌电刺激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横纹肌电刺激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排气、排便、耐受普食的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现规律肠鸣音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耐受普食无不适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梗阻、电刺激不良反应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平滑肌电刺激对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治疗效果优于横纹肌电刺激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RBV)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5例C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Ⅰ型快速病毒学应答率(PVR)(6.5%vs 6.9%)、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61.3%vs 62.1%)、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48.4%vs 51.7%)及非基因Ⅰ型PVR(8.3%vs 15.4%)、EVR(75.0%vs 76.9%)、SVR(66.7%vs69.2%)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12 w时,观察组AST及TBIL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至治疗结束后24 w,观察组ALT、AST、TBIL及GGT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G-IFNα-2a、利巴韦林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安全可靠,但对病毒学应答指标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肝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对腹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实验犬肝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致腹部开放伤后的24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水浸泡1.5 h后打捞出水,单纯观察),普通治疗组(经海水浸泡后打捞出水,给予一般急救及补液处理)和保肝药物治疗组(经海水浸泡后打捞出水,给予一般急救及补液处理,同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每组8只.于致伤前及致伤后定时取血测定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凝血酶原时间(PT)、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组血清TB、ALT、AST和LDH明显升高,并且生存时间小于24 h.普通治疗组血清TB、ALT、AST和LDH也有明显升高,但生存时间均超过24 h.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能在伤后12~24 h内较明显减轻肝脏受损的程度.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对外伤后海水浸泡导致的肝功能损伤的防治效果良好,可作为该类肝损害的首选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霍焱  李君辉 《武警医学》2018,29(10):956-959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 concept, FTS)在乳腺癌术后基层医院-社区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手术治疗出院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社区管理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社区管理护理服务中应用FTS。比较两组患者社区管理干预后1个月,评价肩关节活动度(ROM),包括肩后伸、肩前屈、肩内收、肩外展4个锻炼项目。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肩后伸、肩前屈、肩内收、肩外展锻炼项目ROM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下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各维度平均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维度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基层医院-社区管理模式中应用FTS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功能锻炼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