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杂山地地形变化剧烈,低降速带变化大,是目前地震目标处理亟须解决的问题。普光气田大湾构造的勘探实践表明,复杂山地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的关键问题为:静校正;噪音压制;能量、频率的一致性;速度的精确拾取;波场复杂:在大湾构造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中,通过采用初至波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三维F-X相干燥音压制、三维叠后一步法偏移等技术与方法,使飞仙关组储层得到了较为清晰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
叠后三维一步法偏移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实现地震资料的全三维处理中,叠后三维一步法偏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本文通过对一块浅海资料的一步法和两步偏移处理结果的对比,说明一步法偏移在改善陡倾角成像、确定断层位置和构造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震资料的全三维处理方法及其在江苏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江苏油田对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没有采用全三维处理方法,致使三地震资料处理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研究了一套三维地震资料的全三处理方法软件,主要包括三地震预处理,三维速度分析和三波动方程空间域一步法偏移、将这套方法用于该区复杂地质构造地区的三地震资料处理,明显地提高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精度和剖面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从江汉盆地湖区三维地震资料特点出发,阐述了复杂地区三维连片资料处理的方法,提出了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中统一观测系统定义、三维一致性处理、三维静校正、三维插值及三维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新方法,确定了合理处理流程。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海上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表明: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潜北断裂带不同年代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三维面元均化 三维一致性处理 三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三维速度分析 三维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 三维一步法偏移及三维去噪等全三维处理方法对该区资料进行三维连片处理 ,总结出适合该区的三维连片处理方法和流程 ,实际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段洪有 《河南石油》1997,11(1):9-11,22
三维高分辨处理就是要拓宽有效信号的频带,并使地震数据在宽频内有较高的信噪比,基于这一观点,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试验,设计了一套以叠前反褶积组合,大值干扰自动压制、高精度速度分析,地表一致性处理、三维DMO及叠后方向约束去噪,F-X域地震地道内插、三维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为主的三高分辩地震资料处理框架,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表明,三维高分辩处理后的剖面比常规处理的剖面主频提高1倍以上,并且断层归位准确,信噪  相似文献   

8.
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大部分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浅、中、深层资料信噪比极低,面波、脉冲等干扰严重,在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信息,猝发脉冲噪声现象严重,三维地震资料束线多、变观现象严重。另外,地震资料多次波不发育,给处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采用FOCUS及GRISYS两套地震资料处理系统,进行叠前去噪、DMO叠加去噪、叠前F-X域预滤波、反褶积试验、三维RNA技术提高剖面信噪比以及PR分裂一步法偏移等处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凤鸣  王建民 《石油物探》1998,37(A01):1-6,104
本文使用了空变、时变噪音分布函数、时变倾角扫描的空间预测方法,在全频的前提下,对单炮记录上的相干噪音、随机噪音进行衰减;给地震资料处理提供了全频、保真、高信噪比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江汉三维交互地震处理系统是在DE(、工作站5000/200及Promax二维交互处理平台上,应用Ultrix系统及X—Window、motif、phigs等工具独立开发研究的全三维交互处理地震处理系统。该系统研制了三维几何定义及QC图件显示、三参数速度分析、三维速度模型、三维静校正、带方位角迭加、3DDMO、三维一步法偏移、三维迭前偏移、三维数据体显示等当今全三维处理中先进方法和基本课题,建立了一套交互式、全三维处理系统。经过实际三维资料处理。表明该处理系统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系统稳定可靠,基于磁盘数据管理系统、交互提供参数和建立流程,技术先进,独具特色。该系统有良好的可移植性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长期存在着用纵波地震勘探难以解决的地震模糊带和岩性假亮点等问题。近几年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我国近海相继进行了 3次较大规模的二维、三维多分量地震勘探 ,研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商业化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OMS ,并对南海两次采集的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其结果表明 :这套自主研发的海上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比较成熟 ,转换波处理效果很好。此后 ,在二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基础上 ,又自主开发了部分三维转换波处理功能 ,并对渤海采集的部分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试验性处理。目前三维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 ,三维转换波处理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此 ,提出了下一步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桥口南--徐集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濮桥口南—徐集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点及本区块的地质要求,制定处理流程,应用能量均衡、面元均化、三维道内插、三维DMO叠加及三维一步法偏移等技术方法,研究解决因为不同年代、不同方法、不同参数所采集的地震数据在连片处理时存在的问题,精细处理三维连片资料,满足构造解释精度的要求,对进一步落实该区构造和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部老区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的意义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全区基本覆盖了三维地震勘探,其中白庙地区的三维资料是1987年采集的。由于该区地表条件复杂,地下小断层发育、岩性变化快、目的层埋藏深,虽经多次处理,仍不清楚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为此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重新在该区开展一次三维地震勘探。在采集方法上采用可变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高保真度处理,在地震资料解释中采用高精度综合层位标定、地震正演分析、相干体分析、可视化等先进解释技术,所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有了明显提高,为岩性反演、属性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条件。本次在白庙地区开展的二次三维地震勘探见效快、投资周期短,可望为老油区资源挖潜、产能建设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4.
对深层地震勘探中随机噪音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随机噪音是影响地震资料信噪比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能量弱、频率低的深层地震信号。与有规律的线性干扰相比,随机噪音没有固定的视频率和视速度,但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这类干扰又是遵循统计规律的。因此,深入地调查和分析工区内随机噪音的特征及其与施工因素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指导野外数据采集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结合胜利探区深层试验资料,主要对随机噪音中的环境噪音和次生噪音的特征及其与施工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深层综合勘探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确定苏北盆地深凹带的凹中隆、近凹内斜坡深层和部分低凸起为深层勘探的有利区带,应用宽方位角采集技术获取该区的地震资料,采取的主要资料处理方法有振幅补偿、异常值及噪音压制、叠后去噪等,采用的综合解释技术为生油岩及储层特征研究、全三维解释方法、断层解释方法、相似图法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应用上述方法技术,完成了苏北盆地FM和HZB两个三维区块的深层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研究工作,资料品质得到大幅提高,钻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吐哈油气》2006,11(1):34-34
油田公司勘探处和东方地球物探公司,在葡萄沟精细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双方坚持一体化勘探思路,将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结合,使吐哈油田历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二次三维勘探项目呈现出四大特点,为油田公司加快火焰山中央隆起带隐蔽油气藏勘探步伐提供了准确的三维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7.
增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中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针对因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较低而导致常规的正常时差校正叠加方法难以奏效的情况,提出了提高信噪比和增强反射波连续性的扩大反射面无叠加方法,该方法通过把来自菲涅尔带的信息经校正后叠加在一起的技术,实现了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圉强反射信号连续性的同时有效压制随机噪音的目的,数值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增强同相轴的连续性,压制随机噪音,尤其对于较弱的地震信号,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米雪  柳世光 《特种油气藏》1999,6(4):11-13,24
方法 针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理的问题及难点,采取全区振幅能量的调整;叠前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速度分析;去多次波;谱台北;消除偏移画弧,完成复杂构造的一步法偏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对区原地震资料进行处理方法研究。目的 弄清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发育区复杂构造带的形态,寻找油气藏结果用该处理技术对黄、于、热火山岩发育区380km^2的三维连片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较  相似文献   

19.
朱生旺 《河南石油》1996,10(3):6-11
基于地震反射信号在空间-频率域存在线性预测关系这一事实,可导出F-X-Y域全三维预测去噪方法。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这是较理想的一种叠后随机噪声衰减技术。由于在信号估计中充分利用了全三维信息,与二维方法相比,信号估计精度更高,噪声衰减能力增强。本文较详细地推导了方法原理,给出程度实现步骤,并展示了理论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0.
拟真三维投影偏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常用二步法来实现偏移,但由于三维纵测线或横测线往往不在地质体的真倾角方向上,所以很难实现三维地震数据的正确偏移归位。而真三维地震数据偏移方法,需要较大的计算机内存及计算量,故未能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文介绍一种拟真三维投影偏移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过程是,首先利用三维叠加数据体的时间切片进行Radon投影,得到一系列径向剖面;然后对每条径向剖面作Radon正,反变换,得到径向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