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高校中电梯、泵房、消防设施以及门禁等设备设施运行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校设备设施的泛在接入,实时采集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数据,建立设备设施运行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设备设施的在线监测与实时预警,将监测预警信息发送至管理人员与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实现设备设施的监测、预警以及处理的自动化流程管理,构建高校设备设施智能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杨军亮 《电子世界》2014,(17):114-115
煤矿胶带运输机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煤矿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胶带运输机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其在设备维护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对胶带运输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及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而合理安排设备检修,降低胶带运输机的故障率,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现场应用实践表明,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的监测设备的健康状态,为合理制定生产和维修计划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网配变低压保护开关频繁跳闸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低压线路漏电,基层运行人员常将剩余电流保护退出,失去漏电保护增大了人身触电伤亡事故风险。文章从分析低压电网漏电因素入手,根据低压配电箱的主要型式,提出了农网配变剩余电流在线监测的具体方案。对剩余电流在线监测、提前预警、跳闸实时告知,起到早检修、少跳闸、及时抢修的作用。方案扩展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范围,利用现有集中器、通信信道,在用电信息采集主站上增强功能,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融合,较好地解决了低压电网漏电的在线监测和实时预警,为农网供电安全找出了一个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尾矿库运行指标的实时自动连续采集及自动分析。系统建立综合性的监管平台,依托智能的软件系统,当尾矿为监测内容出现异常时,及时预报预警,提醒企业尽快启动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预案,保障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内二次设备GOOSE网络运行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测手段,使得GOOSE网络相关缺陷处理效率低下,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了带来不良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库的智能变电站GOOSE网络智能分析系统,以实现对智能变电站内二次设备的GOOSE网络在线监视和异常预警,实现二次设备运行管理从离线模式向在线分析转变,实现二次设备运维的规范化、远程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6.
史翔 《山西电子技术》2011,(6):71-72,74
主要描述了从DCS自动控制系统提取和发布重要工艺信号报警次数。控制系统重要工艺信号报警次数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为生产管理、设备检修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科学的、量化的管理手段,在煤炭和煤化工行业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陈诚  刘傲洋  杨旭  刘军  刘闯 《电子测试》2022,(21):118-120+123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存在运维难度大、状态信息监测贫乏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套二次设备在线监测及一键巡视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总体架构、虚回路可视化、全站定值自动复合、全站压板自动校核、全站信息在线监视、直流系统自动巡检等几大特色功能设计。通过所研制的一键巡视系统可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存在监测盲区的问题,提升二次设备运维管理效率,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伍强  易辉 《通讯世界》2017,(16):170-171
针对设备状态检修中,变电运维发挥的作用,做了简单的论述.设备状态检修中,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判断故障风险与位置,为运维人员提供工作方向,及时处理故障.变电运维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设备状态检修的工作效率,降低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研究,有着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刘永忠 《数字化用户》2020,(18):0049-0051
本文研究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管理。概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特点,包括先进性与关联性;分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分析相关部门及企业应用这一系统的现存问题,从健全在线监测系统管理制度、规范化监测系统安装运维、正确操作监测设施、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监控系统技术含量等角度出发,列举完善在线监测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曹雷  丁莎 《通讯世界》2017,(17):194-195
针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利用在线监测系统与管理平台,能够提升故障监测与处理的效率,降低运行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利用管理平台,集成在线监测系统与设备,能够解决输电路线在线检测系统繁杂与体积重等问题,提高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持续供电对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电力系统设备停电检修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高压电力系统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逐渐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到电力运行中。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陈南桥 《通讯世界》2017,(20):189-190
针对变电检修工作中在线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在简单介绍设备预防性试验缺陷与在线监测优势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在变压器检修、断路器检修及其它设备检修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浩莹 《通讯世界》2017,(19):231-232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渐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变电站在保证我国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作用.而变电站一次设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电力部门加强对设备的科学检修与维护,特别是在智能化与自动化已成为各行业发展主流的趋势下,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并结合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设备检修或维护方案,已成为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主要手段.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和ZigBee技术的相关内容,并对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的硬件与软件系统进行阐述,寄望由此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电容型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是变电站的重要任务,但传统的方法存在试验周期长、强度大、成本高等缺点,也不适应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目前在线监测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描述了实际介质损耗在线监测设备研制的过程,实践比较了数字化介损测量的各种软硬件方法。在原理上采取综合相对比较法,系统设计上采取网络化统一监控和现场监控相结合的方案。现场运行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克服干扰,提高在线监测的稳定度。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持续供电对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电力系统设备停电检修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高压电力系统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逐渐被提出并广泛应用到电力运行中。因此,本文对电力系统设备的在线监测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水电厂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需求的增大,水电厂设备的运行压力也在提升.此时,应针对水电厂设备的在线监测、状态维修做出足够的努力,确保各项设备能够稳定的运行.同时,在发现问题时,应将问题有效排除,避免造成水电供应的中断,将人民损失降到最低.本文针对水电设备在线监测、状态检修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院感管理是医院相关部门与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共同对所有在院病人的感染进行监测和预防,包括前瞻性监测、常规监测、外科手术监测、ICU监测、高危新生儿监测、现患率调查、消毒卫生学监测等众多工作.切合我院实际,与医院备系统连接建立了院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表明,该系统涵盖了医院感染监测全部业务,能实时监测全院医院感染相关数据的情况,提供感染爆发预警.并与HIS、LIS等系统进行数据自动对接,智能预警,实现了全院的院感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子技术》2017,(9):163-165
为了对输变电设备故障进行正确诊断,对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了基于在线监测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并通过一年中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详细介绍了利用在线监测的输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执行程序,体现了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强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配电房加装综合检测系统,实现配电房环境和供电设备各种状态量在线监测,通过后台系统集成开发,实现各种监测数据的查询、分析、预警及综合展示,以提高配电房的运行能力,保障配电房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智能配电房的配网自动化、视频及环境监控、状态监测、防误操作、电能质量、电缆沟监控6个系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未来智能配电房的总体框架及总体技术方案,并展望了智能配电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王玉巧 《电子测试》2013,(4S):58-59
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是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介质损耗在线监测是反映高压容性设备绝缘性能的有效手段。本项目通过对容性设备介损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的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容性设备的在线监测可以发现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绝缘缺陷,避免设备发生重大损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从而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