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管学义 《建筑安全》1995,10(1):40-40
从钢丝绳破断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引出的思考管学义(广东潮州市建委)1994年7月2日,广东省潮安县某村建筑工地发生一起井字架提升吊篮违章乘人、钢丝绳超过报废标准仍在使用而破断.导致一死五伤的重大伤亡事故。从事故现场分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钢丝绳断丝散股...  相似文献   

2.
丁有鹏 《建筑安全》2004,19(8):12-13
据报道,2003年山东建设系统发生的41起重大安全事故共导致8人死亡,9人重伤,其中2起为三级重大事故。从事故伤害方式分析,高处坠落事故23起,死亡31人,重伤6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6.1%和53.4%,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第一大“杀手”。高处坠落事故大多发生在脚手架、洞口临边、悬空、井字架及吊装、操作平台和各种梯子上;为了保证施工安全,下面就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一、高处坠落事故原因(一)人的方面:1郾各级领导违章指挥,会造成多人伤亡事故;2郾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缺乏针对性,致使搭设的作业平台出现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大量使用民工,但大多忽视了新工人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致使这部分人不懂得安全知识,因此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据河南省淮阳县统计,在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民工占80%左右。这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认真抓好新工人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某企业1年发生2起伤亡事故,死者都是新上岗而且没有经过安全培训的  相似文献   

4.
惠智行 《建筑安全》2002,17(11):13-14
1989年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800例》,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实例最多的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图书。笔者为了探讨预防高坠事故的规律,专门对该书的220起高坠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提出预防高坠事故的主要对策,供读者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参考。一、造成高坠事故的主要原因1.在220起高坠事故中,由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的73起,占事故总数的33.1%。例如:由于外脚手架高度低于施工作业面,无可靠的作业面防护,一名工人在操作中不慎从20m高空作业…  相似文献   

5.
在对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就造成伤亡事故的深层原因——管理失误,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项目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伤亡事故防范、实现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映珊 《建筑安全》2005,20(8):43-44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施工伤亡事故频繁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施工伤亡人数在各个行业中仅次于采矿业及交通行业.位居第三。施工伤亡事故的频繁发生,无情地夺去无数建设者的生命,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不小压力,造成了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施工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所造成。因此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5)
随着电力企业飞速发展,工作现场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造成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松懈,安全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规》应付差事,考核制度不严,使得生产现场监督不利,两票三制机制不能很好的执行,是造成误操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姜园明 《四川建筑》2012,32(4):279+281-279,281
针对当前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通过从企业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大方面得出事故发生的8个成因(企业缺乏安全预防意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缺乏安全投入资金、缺乏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事故预防体系、政府部门监管主体、安全监理工作发挥不充分),提出应从"行政管理、监督部门、保险、安全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企业对安全生产认识的提高以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察力度的加大,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好转。但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直接经济损失严重,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从近年发生的事故分析,由于各施工企业加大了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加大了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因防护不到位造成的伤亡事故大大减少,而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却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术,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就可大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日前,广东建设厅分别组织2003年1月至2004年9月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据介绍,这种强制性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在该省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建筑材料工业公司王泉建筑材料厂,由于认真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从一九六二年初到今年六月底为止,已连续十八个月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一般事故也大大减少。1962年比1961年下降了20%;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69%,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国内动态     
建设部发布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补充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地区发生伤亡事故,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于事故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暂扣企业(包括总承包企业和发生事故的分包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近日,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吴奎军 《建筑安全》1998,13(8):34-34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吴奎军(淄博市建设委员会)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高居四大伤害事故首位,认真开展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治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建设部1992年至1995年上半年部分伤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在此三年半的时间里,全国共发生四大伤害...  相似文献   

14.
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建筑安装、市政施工的特定环境─—高处作业多、危险隐患多。所以,近几年来高处坠落重大伤亡事故,始终占重大伤亡事故总数的40%左右,有的地区或企业高处坠落事故高达80%以上。因此,减少或杜绝高处坠落重大伤亡事故,是建设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是各类伤亡事故频发的行业之一。建筑业职工发生伤亡事故的原因很多,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杜绝事故发生,现列举这两方面的若干表现,以引起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重视,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一、坍塌事故频频发生 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仍以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为多,通常称上述四类伤亡事故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四大伤害”。如1990~1992年的3年中,四大伤害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当年建筑施工中因工死亡总人数的86.9%、83.6%及80.1%。为此,全国建筑施工系统中,努力把减少和消除四大伤害多故,列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两年中建筑施工不断地发生坍塌事故,不仅次数多,而且后果亦很严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频频发生重大的建筑工程事故,而且导致人员的伤亡居高不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企业以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对我国近些年以来建筑施工过程中伤亡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建筑工程施工中伤亡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樊锡仁 《建筑安全》2002,17(10):17-18
近几年来,建设部在全国建设行业中,先后开展了预防土方坍塌、模板支撑坍塌、围墙倒塌、塔吊倒塌等多发性重大伤亡事故的专项治理,有效地遏止了上述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但是,一些地区和企业在专项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四大类多发性重大伤亡事故还在频频发生。治理四大类多发性重大伤亡事故,是各级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和所有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工作,必须抓深、抓细,不留死角,才能抓出成效。一、预防土方坍塌事故1.审查企业编制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土石方工程项目的措施,是否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9.
建筑业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前言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事故损失的统计方法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和企业无法准确了解人身意外伤害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改进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人的伤亡事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的直接损失,例如企业支付受伤工人的医疗费用以及支付受伤工人的工资都易于估算。但是事故的损失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主要是间接损失部分,是难于估计的,例如由于事故的发生,企业停产、减产的损失;其他工人效率的降低;管理人员处理事故而发生的时间损失等等。我国的建筑企业在统计伤亡事故的损失时,很少对这部分损失进行统计。因此,全…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地区发生伤亡事故,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于事故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暂扣企业(包括总承包企业和发生事故的分包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近日,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