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张树霞  高书燕  张洪杰 《黄金》2008,29(1):9-11
文中采用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的湿化学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出单晶金纳米粒子链.根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说明产物是链状的单晶纳米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CTMAB微乳溶液存在下,5 (对羧基苯偶氮) 8 羟基喹哪啶(5 CPAHQD)与Au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建立了新的测定痕量Au的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醋酸 醋酸钠介质中,5 (对羧基苯偶氮) 8 羟基喹哪啶与Au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络合比为2∶1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5 L·mol-1·cm-1。在10 mL溶液中, Au量在0.004~7.2 μg之间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12 μg/L,并且该显色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用于金矿样品中痕量Au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n =6)为3.4%和4.2%。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负载5-(2-羟基-5-硝基苯偶氮)-硫代若丹宁(HNATR)的多孔石墨化碳黑并用作分离金的固相萃取柱填充剂.含金样品以1.0 mol/L 的磷酸介质过柱,金定量吸附在小柱上,用0.1 mol/L的硫代硫酸钠洗脱小柱上富集的金,可实现样品中低浓度金的高倍数富集和与大部分干扰离子的分离.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洗脱液中的金,在选定实验条件下,吸光度与 Au(Ⅲ)含量在0.05~3.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用于矿石和环境水样中金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2%~3.2%之间,加入标准回收率在88%~104%之间.  相似文献   

4.
黄章杰  黄锋  谢琦莹 《黄金》2007,28(4):49-51
根据新试剂5-(对羧基苯偶氮)-2-甲基-8-羟基喹啉(CPAQ)与金的显色反应及Sep-Pak(R)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在pH为5.0~6.3的柠檬酸氢二钠-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在Tween-80存在下,金与CPAQ发生反应形成1:1的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用Sep-Pak(R)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小柱上富集的络合物用乙醇洗脱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富集后的测定液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 ,摩尔吸光系数ε=2.53×105L/(mol·cm),Au3 质量浓度在0.1~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测定矿样中微量金,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CTMAB-OP微乳溶液存在下,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哪啶(5-CPAHQD)与汞(Ⅱ)发生显色反应的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汞(Ⅱ)新的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醋酸-醋酸钠介质中,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哪啶与汞(Ⅱ)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络合比为2∶1的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08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3.5×105L.mol-1.cm-1,在10 mL溶液中汞(Ⅱ)量在0.01~1.2μg之间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3 mg/L,并且该显色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用于水、铅锌矿样品中微量汞(Ⅱ)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方法的回收率在97%~104%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n=6)≤4.5%。  相似文献   

6.
专利信息     
王元荪 《钢铁钒钛》2006,27(1):68-70
金红石型煅烧晶种的制备方法;脱水天然金红石的生产方法;以低品位原生钛铁矿为原料制造高品位人造金红石的方法;原位生成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抗紫外聚酯的方法;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分散方法;常温固化的二氧化钛溶胶;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方法;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制备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方法;纳米级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制备方法;晶相可控的二氯化钛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液体逼流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一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方法及其装置;含有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载体及在空调中的应用;纳米二氧化钛抗菌自清洁塑料母料及其应用;用TiO2超细粉焰熔法人工合成金红石单晶的方法和设备;  相似文献   

7.
经研究发现在柠檬酸介质中,3-(对甲基苯基偶氮)-6-(2-羧基苯基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p-MCA)与锶发生高灵敏显色反应,形成一个1∶2的蓝色锶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720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2.0×105,0~10μg Sr/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高灵敏、快速的特点,尤其适用1.0μg/g或1.0μg/kg含量锶的分析,已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锶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用对羧基苯偶氮硫代若丹宁 (CPATR)为柱前衍生试剂 ,以安捷伦ZORBAXStableBound (4 .6mm× 5 0mm ,1.8μm)快速分离柱为固定相 ,42 %的甲醇 (内含 2 %的醋酸 )为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 ,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测定金、铂、钯、铑的的方法 ,4种贵金属元素的络合物在 2 .0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根据信噪比 (S/N =3 )得各金属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 :金 1.5 μg·L- 1 ,铂 1.0 μg·L- 1 ,钯 0 .6μg·L- 1 ,铑 0 .8μg·L- 1 ,方法用于氰化渣样品中痕量金、铂、钯、铑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在 2 .2 %~ 2 .7%之间 ,标准回收率平均在96%~ 10.2 %之间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 2-(4-氯-2-膦酸基苯偶氮 )- 7- (4-氟苯偶氮 ) -1,8-二羟基-3 ,6-萘二磺酸 (对氟偶氮氯膦 )与铋的显色反应。在0.2 6mol/L硝酸介质中 ,铋与对氟偶氮氯膦形成 1∶2的深蓝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 664nm ,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0× 10 5,Bi 含量在 0~ 2 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操作简便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用于可锻铸铁中微量铋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测定铝的高选择性的荧光试剂:7-(8-喹啉偶氮)-8羟基喹啉-5-碘酸。在弱酸性介质中,试剂能与铝离子形成发黄色荧光的络合物,其荧光峰位于490nm。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造反性。利用此反应建立一种新的测定痕量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铅阳极泥是提取金、银等贵金属的重要原料.控制电位在400~450 mV,使铜、锑和铋等贱金属优先于贵金属氧化浸出,贵金属得到富集.采用亚硫酸钠二次分银、甲醛还原银的工艺,得到品位98.86%的粗银,经银电解精炼,可得到99.99%的纯银.采用常温氯化分金、SO2还原得到粗金、粗金二次溶解以及草酸煮沸还原等工艺,得到纯金粉,金粉质量达到国标Au-1的标准.从铅阳极泥至金粉、粗银粉,金、银的直收率分别为95.65%和98.08%.整个工艺设计简短合理,技术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无污染从砂金中提纯金、银新工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光  刘玖芬  姚爱兰 《黄金》2002,23(6):49-50
提出了一种无污染从砂金中提纯金、银新工艺。该工艺将砂金破碎到一定粒度,采用无污染封闭溶样法进行浸出,浸取的金溶液以SE还原剂将金还原为海绵金,浸出时析出的氯化银还原为海绵银。该工艺与目前采用的王水法浸出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节约试剂、节约用电、投资少、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等优点,适用于砂金中金、银的提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置换硫脲金络离子溶液中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建 《稀有金属》2001,25(6):448-451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从酸性硫脲金(Au(Tu)2^ )溶液中金属还原置换金的影响。少量表面活性剂对金还原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使用,可使金的置换率显著提高。实验筛选出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LS)铝粉还原体系,金的置换率达99%,提出了一种在低浓度硫脲金溶液中,深度置换回收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玉山  金成洙 《黄金》1993,14(11):4-7
磁黄铁矿是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矿体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它形成于早期硫化物结晶阶段,主要以六方晶系形成出现。不同特征的磁黄铁矿含金性不同,其中细粒的,深色的,硬度较小的,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磁黄铁矿含金量高。磁黄铁矿的标准特征可以作为寻找和评价金矿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15.
龚乾  胡洁雪 《黄金》1994,15(3):46-48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检验金矿的方法和还原型金矿的新概念。在拿到磨细矿石后一天内就可判断出这种矿石是易处理矿,还是难处理矿,是需要在酸性介质中处理还是需要在碱性介质中处理,以及选择多大氧化能力的氧化剂。本文建议把那些既不是氧化型金矿又不属硫化金矿,并能消耗大量氧化剂的金矿石称还原型金矿。并认为要从还原型金矿中提金,首先要使矿石从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  相似文献   

16.
峪耳崖金矿是一个产于小型花岗岩体中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找到同类型金矿,从研究和总结峪耳崖金矿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入手,采用沿控制峪耳崖岩体NE向断层带追索的方法,在其南西约7 km的二河店东山发现了一条NE走向的花岗斑岩脉。该花岗岩脉宏观特征及岩性特征与峪耳崖含矿花岗岩极为相似,只是其中的石英多为六方双锥体,属高温β石英,预示着其深部可能有中低温花岗岩体发育。在该岩脉南侧发育有2条NW向含金石英脉,其品位和厚度变化趋势显示成矿溶液来自该岩脉的深部。另外,通过化探扫面在该岩脉周围圈出一个金的化探异常。根据这些情况,预测在该处地下的深部可能有隐伏的第二个峪耳崖型含金花岗岩体存在。期望这一认识能够成为寻找隐伏峪耳崖型金矿的一个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7.
董岁明  姚坡  李绍卿 《黄金》2006,27(3):35-37
进行了某富硫高砷金精矿加添加剂CL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L可以改善硫脲浸金过程,降低浸出所需的硫脲浓度,提高金浸出率,可使该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89%以上。试验还探讨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添加剂CL对浸金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金提纯过程使用王水分金产生的分金渣中会有少量未被溶解且被氯化银包覆的金,为更好地回收有价金属,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氨水浸出氯化银、葡萄糖还原银、王水溶金等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每100 g烘干王水分金渣,在加入450 mL氨水、反应时间45 min、固液比为6的条件下,Ag浸出率可达72.5%;氨水浸出渣再采用王水溶金,金浸出率约77.29%;银总回收率71.05%,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9.
长期佩戴含镍白色金合金首饰,释放的镍离子会引起皮肤过敏。目前主要是通过控制首饰中的镍释放率来降低镍过敏问题,镍释放率越低,首饰越安全。探讨了降低含镍白色金合金首饰镍释放率的2种途径:材料"彻底改造法"和材料表面"局部改良"法,并对降低含镍白色金合金首饰镍释放率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