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duard  Koegel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06,(10):66-69
建筑师:英格·勒克,ASIR建筑师事务所,斯图加特设计团队:ClaudiaBorn,FrankKimpel,SoengMinJeon,AleksandraZivkovic,SengsackTsoi客户:Kruck Partner,海尔布隆设计时间:2002年-2006年建筑面积:2304m2这个项目位于新的地区电车线路沿线。新的整体取代了一座战后一层的建筑并且闭合了街区。方案分成两座建筑,通过它们位置和功能相区分。两座建筑位于升起的平台上,平台同时也用于停车。一个半公共的城市广场建立了视觉联系,地基和广场采用玄武岩的铺装,暗示着两座建筑坐落在一个坚固的岩石上。沿俾斯麦大街展开的建筑单元以设计要素的…  相似文献   

2.
Eduard  Koegel  项琳斐 《世界建筑》2006,(10):59-61
建筑师:英格·勒克,ASIR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团队:JensBeck,HannavonderKall,AndreasMaedche客户:Kruck Partner,海尔布隆设计时间:2003年-2005年建筑面积:386m2这个靠近火车站的地区被称为车站郊区,它的特征是二战带来的破坏。尽管这一地区充斥着战后的建筑,然而都缺少可以提示战前丰富建筑遗产的历史标记。随着地域性火车系统的实施,这一地区出现新的居住需求。Achtung街的新住宅位于历史上两个城市建筑类型之间,一个是典型的住宅区,一个是工厂建筑,要寻求新的途径对其邻里的类型进行重新解释。市区别墅在历史建筑的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这两栋住宅将坐落在一个已经被毫无特色的建筑的背面、后院和野生植物的生长所破坏了的城市街区中。我们需要从其中一幢大楼底下穿过才能到达这块基地。这两栋住宅是一项综合运作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住宅空间与由场地边界上连续的混凝土墙围合出的花园的交替模式。这些花园应该是方案的主要特征,它们将是这个街区的内部空间,并赋予整个城市一片崭新的花园肌理。□(徐知兰译) 合作者/Collaborator:Nuno Costa  相似文献   

4.
雷建 《世界建筑》2006,(3):78-81
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筑面积:50522m2设计/竣工时间:2002年/2005年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材料:涂料、面砖工程造价:1700元/m2此项目位于都市一处杂乱无序的住宅社区中,设计者试图从城市空间分析入手,赋予混乱的住宅环境以秩序感。两个建筑个体呈“S”形分布于不规则的用地中,表达了空间组织的两层涵义:一是构建了南北两个不同概念的外部空间,使人的行为秩序化;二是通过建筑高度的错落变化,弱化了现有住宅在尺度上的冲突。建筑形象摒弃了标新立异的自我张扬,通过深沉的色彩、简洁的造型、韵律化的细部表达了城市新成员应有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对城市住宅公共环境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公共空间状态研究的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公共空间优化和改进措施,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需求的住宅公共空间.论文介绍了城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现状,并就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婷 《世界建筑》2007,(3):44-47
在多年的乡镇和城市人口负增长之后,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向往有所增加。一个新兴的购买群体开始看重城市的优点。这些新的城市住宅需求者们对现代住宅形式非常接受,他们准备着为舒适感、场所感和私密性买单。于是,一批投资者对这种现象作出回应,高品质建筑市场的行情看涨,他们知道这是市场利益和竞争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世界建筑》2006,(11):80-81
竞赛2001年,一等奖/Competition2001,1stprize商务中心是一座带有地下停车场的办公大楼,是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海涅尔集团建筑群的一部分,这组建筑还包括一个医疗中心、老年人住宅和停车场。3栋建筑围合了Vinckeplatz的城市空间,保留并强调了街道现状的视觉走廊,尊重了毗邻的小尺度街区。沿主要街道的建筑将噪音隔离在住宅之外。新建筑表达出从工业到服务业的功能转化。U型的办公大楼,围绕着一个公共庭院。立方体底层的两个边缘偏置,强调出办公入口。两翼其中之一是6层建筑。立面严谨的设计由每扇窗户宽窄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形成交替的…  相似文献   

8.
《建筑创作》2012,(5):146-151
Armagnac住宅群是从波尔多式的传统建筑街区到高密度的新街区之间的一个过渡。这个形似船头的建筑开启了BELCIER街区的城市发展方向。它给Armagnac广场带来了一种新的城市形式。由现有规模逐步向未来更大的规模迈进。住宅群严谨地沿街道对齐,并朝南边的公共广场开放。项目集住宅,公共设施、健身中心和多媒体中心于一身。从广场望去,中心部分的公共花园呈阶梯状朝南部逐层下降并与其会合。  相似文献   

9.
黄俊瑞 《石材》2024,(4):16-18
本论文以绿色建筑理念为指导,将总体规划、绿化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智能家居技术应用等要素有机结合,旨在探索如何实现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并进行实例分析,为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城市花园住宅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娟  许安之 《新建筑》2005,(3):65-68
让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有一个私家花园是21世纪家居所追求的目标。花园住宅在我国南方发达城市的出现,让这个目标渐渐变为现实。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住户对花园住宅的使用情况,并对花园住宅的设计提出总结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汤移平  陈洋  万人选 《华中建筑》2005,23(3):139-141
地处陕西韩城的党家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民居村落,该文在对党家村考察的基础上,从村落选址,历史沿革,街巷院落,公共设施以及治安防御等方面出发,对其村落形态,建筑特点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展现了党家村及其民居建筑的精良,院落丰富的文化内涵,雕饰的精美以及安全防卫的坚固牢靠。  相似文献   

12.
赵小龙  周骏  孟海宁 《华中建筑》2010,28(8):144-147
该文通过对浙江兰溪市西山寺村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探析,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择址新建的模式,应当关注村民的寻根愿望,并与当地产业项目的策划结合起来,在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增收途径,提高村民凝聚力,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新思维--北京平谷区玻璃台村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钿  耿沛  陈霞 《建筑学报》2006,(5):23-27
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北京玻璃台村在原村址上进行了原拆原建,形成了全新的农村形象;新民居的设计在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兼顾了农村生产、生活和旅游的要求,并保持了农村的特有风貌;对村前的石河进行了景观整治,与防洪巧妙结合;在新民居建设中使用了生物污水处理、外墙外保温与太阳能采暖新技术;在资金运用上将政府与农民的力量结合起来,着重于农村的产业发展和农民的创收能力的建设上.  相似文献   

14.
杨子江 《住宅科技》2007,27(9):34-38
根据湖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村镇住宅的调查,提出发展村镇生态住宅的必要性,和本土生态技术的选择原则,应从节地、节能、环保、利废和新能源应用等多方面探讨,实现村镇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彬  张玉坤 《华中建筑》2007,25(3):86-89,99
该文根据对山西省介休市三佳乡北两水村农村住宅实态调研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实践,简要介绍了北两水村农村住宅具有代表性的住宅现状,分析当地农宅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引发出了对于该地农宅问题的初步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新农宅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潘明率 《华中建筑》2014,(7):124-126
灵水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内,形成于辽金时代。村落规模庞大,古民居遗存众多,村内现有四合院162套,约1100间,其中明清民居约140余间。2005年,灵水村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村中尊师重教,出过22名举人,因此,有灵水举人村之美誉。该文在实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院落宅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宅门类型,对其空间特征、用料选择和装饰手法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对比新旧宅门在形式和审美上的异同,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生土村落民居 进行地域性解读,选取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 夏村典型新老村落民居进行对比分析,在 介绍村落区位气候、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完 整呈现古村民居的建构材料、平面及主要功 能布局情况,总结其乡土营建智慧和村居更 新中的问题,分析得出新材料的引入、功能 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及平面形态的固化生 长是地域乡土村落更新的主要异化表现, 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下新农村建设与保留传 承多样性的生土村居特征协同之策进行探 索思考。  相似文献   

18.
傣族民居的保护与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文峰  吕珏 《工业建筑》2007,37(1):38-41
回顾了传统傣族民居的环境亲和性,介绍了当前傣族民居建设对村寨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对傣族民居当前常用的一些结构形式进行了初步评价,由此引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傣家传统竹楼的思考,并提出了振兴竹楼以保护村寨生态环境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世界建筑》2005,(1):44-53
从莱茵河的发源地苏尔希勒瓦山谷驱车沿着陡峭蜿蜒的阿尔卑斯公路向上,到达苏姆威格看到的第一处建筑就是先前的教学遗址。这个建于大约700年前的教堂,被毁于最近的一次雪崩。远处,在村庄后面山坡的草地上,坐落着新建的圣本尼迪克特教堂。  相似文献   

20.
陈述 《住宅科技》2012,(11):42-49
红砖大厝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立足角美地区红砖大厝的多个调研案例,分析其选址布局、规模形制、功能、群体组织及公共空间等,突显红砖大厝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并探讨了红砖大厝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