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基本趋势及其所需要的医疗资源情况.方法 3449例患者的基本情况来源于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年龄50岁以上因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其结构等.结果 髋部骨折的住院人数逐年呈曲线增长,女性患者人数显著多于男性,男女总人数比为1:1.95(男性33.86%,女性66.14%).患者平均年龄(76.32±9.52)岁,最大年龄116岁.平均住院时间(23.59±13.48)d,各年龄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79岁与80~8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8.45%和33.08%.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问骨折的比例为1.33:1.患者住院总费用平均(2.35±1.70)万元(RMB),其中粗隆问骨折(2.14± 1.59)万元,股骨颈骨折(2.51±1.76)万元.住院总费用中包括治疗费(含内置物费用,52%)、药费(25%)、手术费(6%)、床位费(5%)、放射及其他检查费(5%)、化验费(4%).近10年米总住院费用逐年递增,平均年增加6.18%,总费用与住院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髋部骨折逐年增多,医疗费用逐年递增;有效控制治疗费及药费是减少髋部骨折占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与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体重指数因素入手,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关因素,期望能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髋部骨折和腕部骨折住院治疗的老年女性病人262例,其中髋部骨折患者129例,腕部骨折患者133例。以体重指数为可估变量,以骨折类型为因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髋部骨折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为21.5±0.4,低于标准体重,腕部骨折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25.2±0.3,高于标准体重指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的增加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一个保护因素,对骨质疏松性腕部骨折却是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全病程的医疗费用和非医疗费用情况,对食管癌病人的经济负担进行估算,并分析影响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方法:以安徽省某肿瘤医院2019年1—12月住院的18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询问费用情况,对食管癌患者的经济负担进行计算,分析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癌患者最近一年的经济负担(医保补偿后)为30 257.3元/人,是家庭年收入的1.30倍;影响经济负担的因素有年龄、医疗保险类型、肿瘤分期、患病类型(首发/复发)。结论:食管癌患者缺乏健康体检和筛查的主动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就诊延迟现象。食管癌经济负担沉重,医疗直接经济负担是构成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有限。建议推进医保制度的整合并轨,加快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工作,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加强肿瘤防治教育,提高及时就诊率,加强政府投入,推广食管癌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300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骨折分为对照组(n=150,非骨折组)和观察组(n=150,骨折组),对比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同时给予社区康复治疗,探讨社区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C、LDL、总髋部BMD水平及阳光照射情况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较大、缺乏阳光照射和总髋部BMD水平低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其前屈后伸痛、翻身痛、负重痛及总髋部BMD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女性、年龄较大、缺乏阳光照射及总髋部BMD水平低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甘肃省金昌市金川职工医院住院患者的恶性肿瘤疾病经济负担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人群恶性肿瘤的防治措施,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该职工医院医疗负担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2001-2010年金昌市金川职工医院有完整病案记录,并根据ICD-10诊断标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病案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恶性肿瘤疾病住院患者总住院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模型拟合可知,性别、职业、医疗付费方式、治疗结局及住院天数等变量对住院费用有影响,各自变量对住院费用的贡献大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治疗结局>医疗付费方式>职业>性别.结论 住院天数、治疗结局、医疗付费方式等是恶性肿瘤疾病经济负担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危害职工健康,故应采取减少住院天数,加强癌症治疗以及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公费及社会保险覆盖面等措施,以切实提高该职业人群生命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直接经济负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间接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年例均直接经济负担为41 822.2元,年例均间接经济负担为7 437.1元。药品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最高,达58.4%。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出院诊断分类、年龄、家庭人口数和婚姻状况为影响因素。结论控制药品费用,合理地缩短住院天数有利于降低乙肝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治地区乙肝相关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患者采用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乙肝相关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肝相关疾病直接经济负担为17 462.01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分别为15 978.30元和1 483.71元,各类乙肝相关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均大于直接非医疗费用;直接经济负担占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比重以原发性肝癌最高,分别为1.32和5.82倍;年龄、全家月均收入、是否使用抗病毒药、有无自购药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长治地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沉重,降低住院费用,控制药品费用,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感染,可缓解乙肝患者直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成华区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区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方式抽取2个社区的83名COPD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史、治疗情况及医疗费用、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年度疾病经济负担中位数为7200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占82.97%,间接经济负担占17.03%;影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是体育锻炼和年住院次数。结论采取三级预防的卫生策略,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减少住院治疗次数以及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是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黄海红  陈文  何燕玲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3):165-168,195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差异情况及研究分析影响其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费用增长、制定减轻其经济负担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通过征得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的知情同意原则,对上海市某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226例及其主要照料者197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及建立数学模型对费用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职业、门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是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长的患者其住院费用、间接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住院天数短的患者;多次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单次住院患者;多次门诊患者的门诊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单次门诊的患者;在岗就业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无业患者;来自外省市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本市患者;家庭收入高的患者其直接非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收入低的患者;采用药物、心理、无抽搐电痉挛(ECT)三种联合治疗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单用药物治疗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努力降低心境障碍的复发率、减少门诊次数和住院次数、缩短住院天数等,均有利于减轻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心理弹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对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7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SF-36得分为(67.88±2.76)分,低于国内常模;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1),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在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321,占总效应的40.996%。结论 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医务人员可据此设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华东地区颅脑交通伤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掌握颅脑交通伤住院患者的疾病负担。方法:整群抽取2004年华东地区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库中颅脑交通伤患者7 369例,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7 369例患者住院费用平均16 158.90元,中位住院费用8 402.50元。日住院费用平均1 121.47元,中位日住院费用692.28元。COX回归模型显示省份、性别、居住状态、手术、GCS评分、费用支付方式、病房类型、年龄、医院级别、交通伤发生时间及多发伤都可能是造成颅脑交通伤患者住院费用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颅脑交通伤住院患者疾病负担重,加强对25~44岁以及高龄男性人群交通伤害的健康教育以及0时—7时的交通伤救护,可有效减低颅脑交通伤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SARS病例经济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估计2003年广州市SARS确诊病例的疾病经济负担和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广州市1 059例SARS确诊病例住院资料及问卷调查339例SARS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其住院费用、医疗相关费用和DALY指标计算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结果2003年广州市1 283例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总经济负担为5 174.5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3 107.66万元,间接经济负担2 066.91万元,人均经济负担4.03万元。直接负担中病例的住院费用占83.66%,药费占住院费用比例最高,为54.19%,病例人均住院费用20 263.21元。间接负担中死亡病例的寿命损失年YLLs值为654.73,折算成经济指标后为1 489.43万元,占间接负担的72.06%;存活病例的误工损失为577.48万元。职业、年龄、入院时间、医院级别和住院天数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SARS确诊病例的人均经济负担较高,直接经济负担高于间接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以住院费用为主;制定策略降低住院费用对减轻SARS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少华    方一安  潘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823-1827
目的 评估四川省取消耗材加成改革对患者经济负担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用耗材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断点回归设计,比较2017—2019年四川省取消耗材加成改革前后,髋关节骨折住院患者总费用及各细分费用的变化情况。 结果 取消耗材加成改革显著降低了髋关节骨折住院患者的总费用、耗材费用及诊断费用。其中,总费用平均下降2 246.307元,耗材费用平均下降1 544.657元。手术用一次性医用耗材费用在医用耗材费用中降幅最大。但是,改革后患者手术的概率上升了4.4%。结论 四川省取消耗材加成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短期内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破除“以耗养医”的局面。但手术率的上升从侧面反映出医用耗材改革仍有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住院治疗的肝脓肿患者基本情况、住院费用及其结构变化和影响因素,评估肝脓肿直接经济负担,探寻有效减轻肝脓肿疾病经济负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95例肝脓肿住院患者资料,分析逐年住院费用变化、各项住院费用变化、各临床特征与住院费用的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495例病例中,平均住院日为15.93 d,人均住院费用34 548.02元,所有项目费用中西药类占比最高;既往有肝胆手术史、肿瘤病史、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采用手术治疗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越长、治疗手段越复杂、合并肿瘤史、出现胸腔积液患者住院费用更高。结论 2010-2019年住院治疗肝脓肿人均费用34 548.02元,其中西药费用占比最高,诊断类费用逐年增长,不同特征患者住院费用有差异。住院日、治疗手段、肿瘤史、合并胸腔积液均会对住院费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社区的所有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逐户走访填写问卷并结合查阅病案的方法对446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内容,对待疾病的态度,以及直接经济负担相关费用和人均收入等。结果(1)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年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1280元,男女两性间以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患者的年直接经济负担中位数为1540元,既往患者的年直接经济负担中位数1090元,首发患者的年直接经济负担显著性高于既往患者(P<0.05)。中年组的门诊费、住院费、住院食宿费及上门诊治费显著性高于老年组(P<0.05),而长期自费用药费则显著性低于老年组(P<0.05)。(2)社区COPD患者全年的住院总费用、门诊总费用、长期自费用药总费用等3项费用为医疗总费用的91.77%;而患者在冬季的医疗总费用占全年医疗总费用的50.17%。(3)影响COPD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有住院次数、病情严重程度、对疾病的态度、职业和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结论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是调查人群家庭平均年收入的近1/4,因此,COPD给该地区社区人口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是巨大的。国家应及时制定相应政策,并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和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濮阳市髋关节疾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濮阳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待患者出院后3 d内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住院费用及相关信息。总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医疗费用和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采用人力资本法转换成费用,分别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为应变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共调查患者258例,应答率95.20%。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总费用为55 163.03元,其中,直接费用51 514.42元(占93.39%),间接费用3 648.61元(占6.61%),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比为14.12∶1;直接医疗费用远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68.01∶1),而直接医疗费用中,住院费用占了99.64%。患者总费用占患者年均收入的比例为484.24%,占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为42.09%,其中,直接费用占患者年均收入和家庭年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2.21%和39.31%;患者间接费用为1 831.24元,陪护间接费用为1 817.37元,相应的误工人天数分别为16.14 d和14.47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费用和直接费用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出院主要诊断、单双侧和假体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8和3.190、 χ2=69.410和72.459、Z=2.491和2.629、Z=64.599和68.392、Z=178.679和181.249,P<0.05);间接费用在不同职业、医疗保障和出院主要诊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6、Z=3.027、 χ2=8.55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双侧(β=45 502.603和45 350.504,95%CI:39 723.378~51 281.828和39 828.956~50 872.051)和假体材料(β=6 837.012和6 853.304,95%CI:5 036.419~8 637.606和5 132.993~8 573.615)是总费用和直接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t=15.507和16.176,t=7.478和7.846,P<0.05),而职业(β=-1 091.337,95%CI:-1 568.287~-614.387)和医疗保障(β=3 564.858,95%CI:2 196.003~4 933.713)是间接费用的影响因素(t=-4.506和5.129,P<0.05)。 结论 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直接费用高于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远高于直接非医疗费用,其中尤以其他费用(人工髋关节假肢)占比最高,是影响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及费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住院服务、有效控制住院费用上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济南市抽取的章丘市、长清区、平阴县3个市(县、区)共3 45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济南市农村居民2006和2008年的住院服务利用率分别为4.89%和3.90%,次均住院费用分别为6 385.74和7 127.08元,日均住院费分别为459.34和534.17元,新农合补偿费用分别为701.49和914.82元,新农合补偿比例分别为10.99%和12.84%,自付费用比例分别为89.01%和87.16%;不同特征农村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吸烟、饮酒情况的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经济收入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评健康状况较差是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危险因素,年龄15~24岁是农村居民住院概率的保护因素;住院天数、新农合补偿费用、住院机构、住院疾病和地区是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济南市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较低,住院费用较高,新农合补偿较少;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分流制度、缩短住院时间、加大新农合补偿力度是控制住院费用、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张婉萍 《现代医院》2007,7(2):110-111
目的了解临床误诊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某院2005年间所有误诊的病例,并寻找与之配对的无误诊病例,得到符合配对条件的病例共34对,计算两组病例的平均费用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误诊组的平均费用为6310元,而对照组为5496元(p=0.005);误诊组的平均住院日为9.6d,而对照组为8.3d(p=0.012)。费用的增加以西药费为最高,占总增加费用的34.1%,其次是治疗费、化验费和检查费,分别占22.5%、15.3%和10.4%。结论误诊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延长了住院日。降低误诊率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Osteoporosis is a highly abundant disturbance of bone metabolism. The disease has gained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impact, since it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jor cause of fragility fractures among the elderly. In Germany, cos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lated to osteoporosis are estimated at about 4–5 billion DM per year. 80% of these are due to in hospital treatment of fractures, mostly hip fractures. However, estimates of the socioeconomic burden of osteoporosis as a whole remain difficult. First, in lack of national fracture registries, cost calculations in Germany have to be mainly based on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Secondly, while hip fractures can be considered a hard endpoint with almost complete capture, this is not true for most other typ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In particular, vertebral fractur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subject to mis- or underdiagnosis, although they are probably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ing typ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Third, data regarding the longterm outcome among fracture patients are scarce. It is therefore likely that costs of longterm care in nursing or older peoples' homes as a sequelae of osteoporosis are underestimated. Finally, osteoporosis-related loss of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hard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o far, as the instruments allowing its assessment have just been developed. Nevertheles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data indicate that with respect to in hospital care, the socioeconomic burden of hip fracture alone compares to tha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stroke, heart attack). This mainly results from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in hip fracture incidence among women and men after the age of 70–75 years. 75% of cases are women, which is mainly due to a higher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mong women compared to men. Prevention of hip fractures appears to be a major public health goal, in view of a continuous demographic trend towards an aging population, and a separate, secular trend towards an increase in age-specific hip fracture rates reported from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As epidemiological data have pointed out the multifactorial pathogenesis of hip fracture, prevention needs to focus upon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and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among the elderly ali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