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束聚焦测量电子荷质比的误差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利用电子束的磁聚焦测量电子荷质比时,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中,大部分偏小于理论值1.759×1011C/kg,本实验通过尝试和比较不同的处理和测量方法,利用找出的最佳方法得出了多组误差在1‰附近的较准确数据.1实验基本原理图1电聚焦电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电荷球对称分布的简化模型,利用类氢粒子波函数,同时考虑到内层电子的屏蔽效应引入有效核电荷数Z_(?)l,分别组成各多电子体系的零级近似波函数。对具有满壳层电子的原子和离子的抗磁磁化率进行了计算,与其他作者的计算结果相比,本文的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一反应面积2.5 cm 2利用微机电制程蚀刻流场板之微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利用CFD-ACE+软件仿真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分析微型燃料电池内部质子交换膜电化学反应分布情形,三维数值仿真电池性能与实验测试数据相互验证。三维模型仿真分析2个不同气体流量电流密度、温度、水和水含量于质子交换膜上的分布情形。结果表明:微型燃料电池内部温度分布受质子交换膜上气态水分布所影响,当操作电压定在0.4 V时,质子交换膜上较低的气体流量会有较佳的电化学反应,因此会有较均匀的电流密度分布,而质子交换膜上水亦较多且均匀分布,产生较低且较均匀的温度分布,仿真结果阐明微型燃料电池内部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卷对卷矩形靶的溅射理论模型,借助Matlab模拟仿真软件,对卷绕柔性衬底(宽度为100 mm,弯曲半径为100 mm,弯曲角为80°)的膜厚均匀性进行分析.首先,在主辊静态条件下,改变靶材几何尺寸和靶基距,研究此时膜厚均匀性误差的分布情况,发现:膜厚均匀性误差随着靶材几何尺寸的变大而整体减小;随着靶基距的增大,均匀性误差的中部先增大后减小,而两边一直减小.其次,在主辊动态条件下,固定靶材几何尺寸,仅改变靶基距,研究此时膜厚均匀性误差的分布规律,发现:随着靶基距的增大,膜厚均匀性误差先增大后减小.仿真实验结果还表明,动态膜厚均匀性误差位于静态膜厚均匀性误差分布曲线Max-Min的中部极值点与该分布曲线上参考点均值之间.通过对文中模型的仿真,可以较快地预测基于卷对卷矩形靶的动态膜厚均匀性误差范围,大大减少膜厚均匀性的实验调试次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对象轨迹数据在获取过程中可能存在延迟、缺失,使得轨迹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利用GM(1,1)模型在预测、决策领域中的优势,在拟合误差阀值的限制下,提出一种基于GM(1,1)模型的轨迹分割方法(TR_GMPR).之后,对分割后的轨迹段利用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实验表明,生成的特征轨迹相比其他线段分割的轨迹聚类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传统重建方法在稀疏投影等病态情形下的重建效果,分析了描述血管弹性性质的微分方程,并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的能量压缩特性,建立了具有圆形分量、椭圆分量等10个参数的截面模型,与圆形、椭圆形截面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更逼真地描述血管横截面。利用该模型还可以对传统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从而改善重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描述各种血管横截面的误差仅为2.04%,在病态投影的情况下可以使重建误差减小到5%左右。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电子结构、电与磁现象的本质等问题进行探究,文中以正、负电子与光子可以互相转化的现象以及电磁波的相关性质等为基础,提出电子是电磁场波旋转结构的假说,且构建电子电磁场波电磁双锥螺旋结构模型.该假说认为,电子的基质是一种沿曲线振动的电磁渡,即一特定频率的γ光子.其电场与磁场在极微尺度空间内旋转振动形成了电磁双锥螺旋结构形式,这种电磁波以光速呈陀螺状超高频旋转形成的锥(台)形结构形式即为电子.按其动态结构特征,文中又称电子为电磁旋振子.新的理论探求电子的结构,分析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同的关系,试用微观机理解释电、磁等现象产生的机理,以结构原理解说电子的电性质与磁性质.  相似文献   

8.
空间电荷与电树枝的引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宏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有机玻璃介质中无气隙非均匀电场下电树枝引发模型。在恒定电压作用下,电树枝引发是由于介质局部电场强度大于介质固有击穿场强的结果。在交变或脉动电压作用下,介质往往在较低电压下产生电树枝,且存在潜伏期;这是由于多次积累的空间电荷起着重要作用的结果。本文借助电子注入产生树枝实验结果,分析了空间电荷在不同条件下对电树枝引发所起的具体作用。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电树枝引发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面积金刚石膜沉积过程中的均匀性问题和金刚石膜质量的均匀性问题,研究了表明:用于生长金刚石的大面积磁旋转等离子体电弧是均匀的,能使气体混合均匀;金刚石膜在形核阶段是均匀的;金刚石膜在生长阶段是均匀的,有利于提高成膜几率;沉积后的金刚石膜的质量是均匀的,大面积磁控长通道等离子矩能生长均匀的金刚石膜,可用于金刚石膜的研究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旋转粘度计装置,研究电流变液的流变特性.通过试验,分析电场强度、剪切速率和分散相粒子的百分比等对电流变液剪切应力的影响.利用实验数据,建立描述电流变液流变特性的Bingham模型、广义Bingham和非线性模型,并讨论它们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静电偏转型聚焦偏转系统的结构作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圆柱坐标中静电聚焦(旋转对称)场和静电偏转(非旋转对称)场的解析解。讨论了磁聚焦和静电偏转复合场中有关电子运动方程的求解方法。并用矩阵方法对28项电位函数的偏导数作了优化处理。最后给出了有关静电偏转型实验样管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HDPE膜的力学特性受损伤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某一现代卫生填埋场边坡上铺设的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因施工损伤而引发的断裂机制,开展了条带拉伸试验和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拉伸试验测试了无损膜和4种情形损伤膜试样,发现损伤HDPE膜受力达到峰值强度并被拉长至一定程度后,其拉伸变形不再在整个试样长度范围内均匀发生,而主要集中在受损部位发生,故实测到的损伤膜极限伸长率仅为无损情形时的1/10左右.这一影响实际上改变了HDPE膜的破坏机制,使其由原先的渐进性破坏变成受损后的突发性破坏.两组初步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发现,在轻质高压缩性的模型MSW作用下,模型膜上的损伤明显扩大,受损部位的拉伸变形十分明显并接近断裂,表明损伤对膜的实际工作性状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磁干扰误差补偿算法在舰船及水下航向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舰船中电子罗盘所受磁干扰的主要类型,结合转台标定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磁干扰对电子罗盘地磁场强度分量的影响,利用曲线拟合方法实施地磁场强度误差补偿,解决了恒定磁干扰环境中航向姿态误差较大的问题.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磁误差补偿算法可以基本消除恒定磁干扰情况下电子罗盘的地磁场强度测量误差,并得到稳定、可靠的航向姿态精度;补偿后的航向精度为2.00°.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对称四极与三极电测深装置在重金属污染场探测过程中的抗噪性能与灵敏度,基于电场理论推导两探测装置信号强度关系与灵敏度方程。建立层状重金属污染场地二维模型,正演模拟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变化规律,分别在无噪声、平均值5mV的扰动电压、5%随机噪声工况下,反演模拟两种探测装置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误差。建立均匀大地介质和二层水平均匀介质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两探测装置进行灵敏度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极距与隔离系数布极方式下,对称四极装置信号强度是三极装置的2倍;对称四极装置纵向灵敏度对称平行分布,纵向分辨率高,三极装置灵敏度横向包络大,横向分辨率高,且探测深度大于对称四极装置。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表明在磁场中进行离子束(Au^ )混合处理的AuFe多层膜,超顺磁和非超顺磁的磁矩都对磁电阻有贡献,并且表现对于磁场的不对称性。这与在磁场离子下离子束混合造成的感生磁各向异性有关。并且离子束混合可以使磁阻增加5倍左右。本实验同时发现不均匀的微结构对磁阻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磁-力-电材料在工业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高阶双尺度方法分析了磁-力-电耦合问题的高阶双尺度渐近展开式,得到了问题的均匀化常数与均匀化方程,并构造了其二阶双尺度近似解,最后利用双尺度方法形式地分析了近似解的渐近误差估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等效磁荷法引伸到各极静态磁多极场的计算中,并用等效磁荷所对应的标势把它们表示出未,从而比同极矢势形式所对应的张量阶数降低一阶,在某些情况下可很大程度地简化运算。在辐射场中,利用磁矩元(?)和电荷元所对应的电四极矩张量(?),一开始就把磁多极辐射和电多极辐射分离开来,得到了纯磁多极辐射场计算的一般公式,利用该式可很方便地进行各极磁多辐射场和电多极辐射场的等效对称代换。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多样化的电动机变频调速方法并推出更加简便易行的系统,在分析磁链轨迹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把电力电子逆变器与电动机视为一体的调速方法。利用改变电力电子逆变器工作模式的方法,产生一组电压空间矢量,该电压空间矢量在电动机定子内的磁链轨迹为逼近圆形的正多边形。磁链的旋转角速度可以通过插入零电压矢量的方法改变,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物理概念清晰,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微机实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机零矢量分配空间矢量PWM的谐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下电机磁链误差产生的本质原因,给出了理论上的磁链误差带;根据纹波电流推导出了随机零矢量分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RZDPWM)策略下磁链/电流谐波在微观(开关周期)和宏观(基波周期)上畸变率的理论表达式.最后,对理论表达式进行了分析讨论,揭示了RZDPWM的一些本质性特征,并用仿真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部分验证.得出:在调制比较大时RZDPWM的随机效果降低,均方值对随机数的数字特征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误差三角形沿着磁链圆形轨迹的随机前进是频谱展开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20.
超磁致伸缩薄膜(GMF)在磁致伸缩效应下的变形具有明显的几何非线性特征,应用几何线性理论描述GMF的应力应变及本构关系存在较大误差.结合几何非线性弹性理论,并将磁致伸缩效应等效为GMF上体积力作用下的变形效应,建立了GMF双层膜的几何非线性变形模型,推导出了GMF在磁场作用下的挠曲线方程.用泰勒级数法求得了挠曲线模型的数值解,采用悬臂梁式超磁致伸缩双层膜(TbDyFe-Polyimide(PI)-SmFe和TbDyFe-Cu-SmFe)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几何非线性挠曲线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