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几种眼科小手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王爱萍一、霰粒肿切开法霰粒肿也称睑板腺囊肿,俗称“眼豆”,是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的一种脂肪性肉芽肿性炎症。它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的硬结,触之不痛,与皮下无粘连。...  相似文献   

2.
霰粒肿为眼睑常见病,其发病因素和病程中西医观点不同,治疗方法多样,中医治疗霰粒肿临床疗效显著,安全且复发率低,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霰粒肿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明确霰粒肿中西医病因病机,对各类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为后续治疗本病寻求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以"霰粒肿""睑板腺囊肿"和"胞生痰核"等为关键词检索2010-01-01-2019-02-20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0余篇,剔除综述类及部分质量较差的文献,最终29篇文献纳入分析。西医认为,霰粒肿发病可能与睑板腺分泌旺盛、炎症反应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病程发展较缓慢可合并感染;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局部技术注射和手术等。中医认为,霰粒肿的发生发展与脏腑相关,包括脾胃二经蕴热循经上犯于胞睑、痰湿痰热凝结积聚于胞睑和肝经之热达之胞睑等。霰粒肿中医特色治疗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包括内服中药、针灸、中医外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消除硬结,而且可以降低霰粒肿的复发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依从性。但中医治疗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及标准,未来研究方向应该致力于筛选出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郑州读者王某来电说:儿子四岁半了,半月前经常用手揉眼睛,过了几天后我和妻子发现他左眼上眼睑看起来有点肿,轻轻触摸,里面有一个绿豆大的疙瘩,去医院眼科被诊断为霰粒肿,开了眼药,现在基本痊愈了。这个病会复发吗?如何预防?答王某读者: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儿童发病率较高,病程缓  相似文献   

4.
我小时候因眼睑出现睑板腺囊肿(以往称为霰粒肿)被庸医误诊为"偷针眼"(麦粒肿),最后耽误得不但右眼睁不开,甚至整个右脸都肿了起来,不得已还是做了手术。这段惨痛的记忆可谓刻骨铭心,所以当燕子说发现憨憨眼皮上有个小包块时,我立刻警觉起来。  相似文献   

5.
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形成[1]。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多数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我可自2008年来我科共收治1-4岁幼儿睑板腺囊肿患者34例46眼,均在基础麻醉下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可能由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而致睑板腺出口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形成[1]。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多数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我可自2008年来我科共收治1-4岁幼儿睑板腺囊肿患者34例46眼,均在基础麻醉下手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治疗睑板腺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睑部病变,主要因睑板腺排出管阻塞,致使腺体内分秘物潴留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慢性炎症肉芽肿,既可单个发生,也可新旧几个交替出现。囊肿较大,常采用手术治疗,但对幼儿及惧怕手术不易接受。为减少手术创伤.探讨最佳治疗方式,我院于1991~1996年.应用皮质激素加庆大霉素局部注射,治疗108例129个硷板腺囊肿,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说起睑板腺,相信许多人不是很清楚。那么,什么是睑板腺?睑板腺有什么作用?睑板腺为何会萎缩?该怎样防治呢?什么是脸板腺?睑板腺是隐藏在上、下眼睑内的一条条垂直于睑缘排列的腺体,其开口于睑缘,靠近睫毛根部的位置,分泌的物质称为睑脂。通过眨眼均匀地将睑脂涂布于眼睑表面,起到保湿、润滑眼睛的作用。也就是说,睑板腺是分泌眼部润滑剂的腺体。  相似文献   

9.
说起睑板腺,相信许多人不是很清楚.那么,什么是睑板腺?睑板腺有什么作用?睑板腺为何会萎缩?该怎样防治呢? 什么是睑板腺? 睑板腺是隐藏在上、下眼睑内的一条条垂直于睑缘排列的腺体,其开口于睑缘,靠近睫毛根部的位置,分泌的物质称为睑脂.通过眨眼均匀地将睑脂涂布于眼睑表面,起到保湿、润滑眼睛的作用.也就是说,睑板腺是分泌眼部润滑剂的腺体.  相似文献   

10.
64岁的曾某,2年前突然发现自己右眼睑上长了一个绿豆大的疙瘩。当时被医院诊断为“睑板腺囊肿”(又名“霰粒肿”),做了手术摘除。不料手术后一周多时间,原部位又增生出小肉芽组织,6个月后肿物逐渐长如豌豆大小,再次切除并送病理科检查确诊为:睑板腺癌。专家会诊检查,患者除右眼下睑板有肿物外,同侧的耳前腺也肿大。于是将右下睑病变组织全部切除,施行眼睑再造术。然而在1个月后,患者又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检查发现左眼  相似文献   

11.
干眼症是一种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眼不适应状的常见眼科疾病,常伴有泪膜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等症状.在对干眼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疏通睑板腺分泌物引起的腺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设计了一款睑板腺功能障碍辅助治疗仪,利用电热效应和硅胶的超弹性,实现对睑板腺的通电热敷和挤压按摩,来改善腺体的血液循环,以达到疏通睑板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侯志强 《家庭医学》2006,(16):28-28
人的眼睑处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细菌可通过开口处进入腺体而引起炎症。麦粒肿就是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皮脂腺的炎症.称为外睑腺炎(外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的炎症则为内睑腺炎(内麦粒肿)。  相似文献   

13.
人的眼睑处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  相似文献   

14.
睑板腺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干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睑板腺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探索,因此寻找一种契合人类睑板腺功能障碍特征的动物模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知构建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方式主要包括局部或全身药物诱导,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技术,手术封闭睑板腺开口以及摘除泪腺,暴露于干燥压力环境或改变饮食等,实验对象多采用大鼠、小鼠、兔、狗等。本文将总结现有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制备方式,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蔓荻 《健康世界》2012,(10):86-87
情景回顾 妈妈发现,3岁半的萱萱左下眼睑上长了一个凸起的小包。医生说,这个是霰粒肿,有时需要手术治疗。医生的话把妈妈吓坏了,霰粒肿到底是什么病?怎么还要开刀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皮质激素注射对睑板腺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睑板腺囊肿患者在自愿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均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经我院眼科确诊为睑板腺囊肿。本研究以先对比、后分析的形式展开,以分组(对照组、研究组)、不同治疗措施(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局部泼尼松龙注射治疗)的实施来达到对比的目的,以统计患者观察指标(疗效、复发率、治疗满意度)来达到分析治疗效果的目的。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分别为76%(19/25)、96%(24/25),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分别为16%(4/25)、0%(0/25),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分别为76%(19/25)、96%(24/25),研究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睑板腺囊肿患者的治疗来说,皮质激素注射有着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不易出现复发,对治疗的满意度也显著改善,因此可进行应用并退广。  相似文献   

17.
女性阴部良性肿瘤在临床上不仅常见,而且表现也复杂多样。 1.女阴囊肿 并非是真正的肿瘤。实际上多数是因其腺体导管阻塞而形成的,如前庭大腺囊肿、尿道旁腺囊肿、皮脂腺囊肿、汗腺囊肿等。这类囊肿大多数发生于女阴下1/3区域,少数发生于女阴上部。这类囊肿可视其具体情况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周广莉  石楚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306-1307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0-2011年度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43例眼部症状消失,7例好转,7例失访。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应用沙眼镊挤出睑板腺不能排出的分泌物及做睑板腺按摩,对症治疗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患者睑板腺缺失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门诊患者386例(772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性别记录,并按年龄分为三组,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的红外睑板腺照相功能拍摄记录上睑睑板腺形态,用ImageJ软件描绘并计算睑板腺缺失面积并评分。结果睑板腺缺失构成比如下:评分为0分的构成比为16.64%;评分为1分的构成比为45.60%;评分2分的构成比为19.82%;评分3分的构成比为17.75%。女性睑板腺缺失程度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P0.05)。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51,P0.01)。年龄与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495,P0.01)。结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睑板腺缺失,女性睑板腺缺失程度高于男性,随年龄增加睑板腺缺失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医院眼科的俞主任在门诊中发现一件怪事:好几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诉说自己"眼睛痒、觉得干涩",在显微镜下一检查,让人吓一跳!这些患者的睫毛根部竟然有一条条虫子在蠕动。什么虫?螨虫!那么这些患者究竟患了什么眼病?螨虫为什么又会爬到眼睛上呢?一种陌生眼病: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功能障碍,也就是睑板腺慢性炎症。这个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