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壮药绣球操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武打将军酒涂擦和壮医药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的基础上应用壮药绣球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关节活动度(RO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药绣球操可以改善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关节活动度,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减轻其疼痛。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4,(8):1721-1723
目的:探析中药联合针灸综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R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CRS患者76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针灸治疗,观察组行针灸配合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35/38)显著高于对照组71.1%(27/38),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大体一致,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2.4±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0.8)分,颈椎活动度评分(50.4±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6.2±2.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颈椎活动功能,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后其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颈椎熏蒸护理治疗;治疗结束1个月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个月时采用标准Borden法测量颈椎X线颈椎曲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症状进行;治疗前、治疗结束1周、治疗结束1个月时采用Fugl-Meyeer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颈椎曲度及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联合颈椎熏蒸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椎曲度、活动度、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并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疼痛状况[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以及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上肢麻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肩部疼痛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颈部压痛评分、上肢麻木疼痛评分、上肢肌力下降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有助于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火龙罐联合中医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RS)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CR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火龙罐联合中医推拿。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护理2个疗程,两组VAS评分、N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2个疗程,两组颈椎左旋、右旋、前屈、后伸度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中医推拿可减轻CRS患者的颈椎疼痛及功能障碍,提高其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矫形按摩结合南少林易筋经"托天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矫形按摩手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易筋经"托天式",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颈椎多功能训练评估系统(MCU),检测2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颈椎活动度以及最大肌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颈椎肌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形按摩结合易筋经"托天式"能更好地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部肌肉力量和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与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疗效、疼痛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及颈椎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呈降低趋势(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疼痛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均呈升高趋势(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颈椎活动及颈椎生理曲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肌力改善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医院骨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颈椎肌力的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经过干预,观察组患者颈椎肌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积分(3.28±0.72)分,高于对照组的(3.18±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力改善中效果显著,同时也改善了颈椎活动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施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2例,施行常规西医+中医康复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情况、颈椎前屈活动度、症状消失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χ2=5.126,P 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生活质量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更高,t=5.863、7.014、14.444,P 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眩晕、视觉障碍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t=12.653、12.927、11.510、17.791,P 0.05;观察组颈椎疼痛、肢体麻木、眩晕及视觉障碍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t=10.629、6.935、4.858、6.822,P 0.05;观察组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χ~2=6.098,P 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中医康复治疗有助于加速症状缓解,减轻疾病痛感,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0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采用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2周。评估2组总体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及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ASC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提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针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疼痛,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贴扎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联合贴扎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浮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颈椎肌力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曲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贴扎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减轻患者颈部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改善颈椎肌力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耳针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针灸科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耳针组和对照组,各63例,耳针组采取耳针干预,对照组采用TDP治疗仪治疗干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耳针组治疗2个疗程NPQ颈痛评分(6.74±2.83)显著低于对照组(10.36±2.86)(P0.05)。耳针组治疗2个疗程颈椎左旋转活动度(66.38±3.96)和右旋旋转活动度(64.13±3.8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左旋转活动度(62.74±4.25)右旋旋转活动度(62.37±4.16)(P0.05)。结论:采用耳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左右旋转活动度,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颈椎旋转角度、前屈角度、侧屈角度、后伸角度)、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曲度、旋转角度、前屈角度、侧屈角度、后伸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大椎联合雷火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减轻颈椎疼痛。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中医》2021,43(4)
目的观察峨眉伤科理筋复骨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以筋经刺为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峨眉伤科理筋复骨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加用常规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颈椎活动度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 0.05),颈椎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峨眉伤科理筋复骨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椎活动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葛根精油结合自我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分别采用葛根精油结合自我推拿法和常规推拿法进行干预,评价临床疗效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9%,观察组总有效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颈椎活动度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颈椎活动度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精油结合自我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疗效,尤其是在缓解颈部疼痛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方便易行,适宜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靳三针”为主穴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外用复方南星止痛膏贴于患处,治疗组采用针刺“靳三针”为主穴治疗,均治疗3 d;并记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颈椎NDI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颈痛VAS评分、NDI指数均降低于对照组(P<0.05),颈椎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靳三针”治疗落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部活动,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初炳南 《光明中医》2023,(4):755-757
目的 讨论中医护理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2组,其中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2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持续4周后,比较2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颈部疼痛及颈椎活动角度。结果 护理后2组颈痛量表(NPQ)分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NPQ小于对照组(P<0.05),NPQ变化值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颈椎左右旋转及侧屈活动角度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可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痛,增强其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中医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的影响并观察复发率。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兴国县中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并开展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椎关节活动度、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4.21%(32/3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康复疗法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直刺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RI、VAS及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个方向活动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佳,且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八段锦联合中药塌渍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86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八段锦联合中药塌渍干预,均护理4周。比较2组护理前、护理4周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 护理4周,2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4周后,2组NDI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八段锦联合中药塌渍可提高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