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归成  张永昇  苗朝阳 《钻探工程》2023,50(S1):281-285
甘肃金川公司坑道小口径岩心钻探施工存在地质条件差,施工效率低,新开展的二矿区深部找矿钻探工程普遍月台效不超过150 m,钻孔事故率和报废钻孔多。主要原因是钻遇蚀变地层时围岩压力大和钻孔涌水造成的孔壁失稳引发的孔内事故多,泥浆护壁效果不理想,扫孔经常会发生钻具断裂和出现新孔现象,施工孔深大于300 m的钻孔时普遍会遇见卡钻、埋钻事故。本文依据该矿区施工经验提出钻遇高应力、蚀变性强的复杂地层时的经济实用处理方法:跟管钻进、泥浆调配、高压注浆及卡钻事故处理。其中,高压注浆在小口径岩心钻探复杂地层施工中应用较少,在合适的地层通过注浆既可以减少套管使用数量,还可以提高孔壁稳定性,是一种实用性强和值得推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梳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地质钻探孔内事故数量呈下降态势,但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变化、地质钻探应用领域和范围扩大,钻孔深度增加,孔内复杂情况增多,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处理难度变大。应尽快对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进行梳理,制定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技术规程,推动孔内事故预防处理技术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种类主要有钻孔漏失/涌水、钻孔弯曲、孔内温度异常、钻孔缩径/扩径、钻孔坍塌/阻滞、孔内沉渣、孔内异物和其他孔内异常等;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种类主要有钻具事故、卡钻事故、埋钻事故、烧钻事故、套管事故、测井事故、取心事故和其他事故等。地质钻探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着较大的工艺差异,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亦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种类划分,但应借鉴学习石油天然气钻井行业的井下事故预防处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历年的钻探施工中,由于地层原因造成埋钻或处理烧钻、卡钻时间久衍生埋钻事故,使用常规的套铣方法处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公锥等材料消耗多,并且成功率低,容易产生弃孔损失。本文介绍了使用超长套铣筒处理鄂尔多斯盆地铀矿钻探中埋钻等孔内事故的方法,可大幅度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机台的本质安全度,降低报废钻孔的概率,为今后钻探施工中处理埋钻等孔内事故提供一种比较快速、安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磨曲家矿区ZK9203钻孔夹钻事故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山东大磨曲家矿区ZK9203钻孔夹钻事故的处理方法,总结了钻探卡钻、掉钻事故处理的技术措施和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钻探生产中,事故发生后,及时制定可行的方案,选择合理的打捞(处理)工具,谨慎操作,可使事故迅速排除;否则,事故复杂化,严重的使钻孔报废。笔者在生产中曾遇两例复杂的孔内事故,经处理迅速排除,恢复生产。现介绍如下: 1 连续烧钻事故处理 1.1 事故概况湖南省安化县寺溪钨矿ZK217孔,设计孔深340m,钻至265~286m遇断层破碎带,全孔漏失。采  相似文献   

6.
宁南煤田勘探地区,地层构造多变复杂,漏水、坍塌、缩径,易发生"粘钻"事故。钻探工艺要求施工设备、钻孔结构、钻具组合、钻进参数、泥浆性能必须达到深孔钻探目的,以求快速终孔,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陕西小秦岭金矿田深孔烧钻事故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田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破碎漏失地层厚度大,该矿区钻探施工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烧钻事故,严重影响了钻探效率和钻探成本。针对Q8ZK801钻孔烧钻事故,通过反卸钻杆和磨铣事故钻具的方法,并配合加工的简易绳索打捞器、磨铣导正器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解决了烧钻事故。本文就该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对烧钻事故的预防进行探讨,为该矿区钻探施工提供参考,并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钻探技术的发展,地质项目对钻探的施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地质单位对钻探各环节中的节能需求也迫在眉睫。为满足需要,在钻探过程中,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各个钻探环节中都要求节能降耗,其中最重要也最常见的一个节能环节是卡钻事故的处理。如何能预防卡钻事故的发生,如何提高卡钻事故处理的效率,以及最后钻孔偏斜的相关技术都很重要;也是钻探技术的难题之一。着重介绍常规卡钻的处理措施与创新,并且如何合理选择偏斜点以提高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钻探已成为能源开发的第一手资料,在地质钻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孔内钻具故障或者井下复杂情况。以金堆城钼矿区钻孔井下复杂情况为例,介绍事故的预防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10.
湘南3000 m科学深钻为湖南首个3000 m地质岩心钻探特深孔,位于复杂褶皱转折带,钻遇了粘土缩径、全孔漏失、水敏性坍塌缩径和垂直节理发育坍塌等多种复杂地层,发生多次孔内事故。针对卡钻和塌孔等主要孔内事故,优化钻孔结构、冲洗液体系和钻具组合,采用侧钻绕障、循环捞砂、成膜冲洗液护壁和水泥浆护壁等多种技术措施,有效应对施工中的各种难题。终孔孔深3008.93 m,平均岩心采取率98.16%,实现了预期目标,为该区深部矿产成矿理论研究及资源勘查,提供了合格的地质钻孔和实物岩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