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血压、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及抑郁状况,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和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程护理管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远程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冠心病性介入治疗患者3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48例)和对照组(16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及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和SDS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1月后两组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纽患者心理状态,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I_,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DSS、DMQLS评分无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有SAS、SDS、SDSS评分下降、DMQLS评分升高,但试验组患者SAS、SDS、SDSS评分下降及DMQLS评分升高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158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组)及170例良性疾病住院患者(良性组)进行焦虑、抑郁自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他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调查及统计分析;将肿瘤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组(护理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SAS、SDS、HAMD、HAMA评分变化。结果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程度及发生率高于良性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耳鸣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取随机数字后重新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数,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等。对比两组护理方案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两组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睡眠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调节情绪,及时干预患者睡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3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52)和对照组(n=15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在我 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患者SDS 和S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抑 郁、焦虑及偏执等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 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 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 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 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 和PSQ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和PSQI 评分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负面情 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氧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疗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ADL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试验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接受肝癌手术患者15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认知护理干预的患者84例,为观察组,接受普通护理的患者66例,为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程度、焦虑与抑郁(SAS与SDS)、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价认知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疾病不确定感、SAS和SDS评分、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SAS和SDS评分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肝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s: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igh-quality care on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after osteoporotic hip fracture (OHF) surgery in the elderly.Methods:116 elderly patients with OHF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assign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high-quality care, n=58)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n=58). After one month of intervention, Harris Hip Score (HHS) and Barthel Index (BI) were used to evaluating limb fun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pain intensity numerical rating scale (PINRS) for pain assessment,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for emotion assessment. Besides,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 QO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examined.Results:HHS and BI were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P<0.05); PINRS, SAS and SDS were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P<0.05); incidence of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QO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High-quality care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the QOL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某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放松训练进行围手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施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后放松训练干预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评分比手术前明显下降[(39.28±2.32),(41.68±2.76),(8.97±2.11)vs.(48.78±5.11),(54.37±6.68),(10.88±2.21),均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44.78±4.09),(49.08±3.58),(10.40±1.87)vs.(48.83±5.28),(54.40±3.72),(10.87±2.86),均P<0.01]。放松训练干预组手术后与手术前睡眠质量各分量表比较,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2个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放松训练干预组术后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术前[(23.27±4.61)vs.(20.17±4.99),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21.15±4.16)vs.(19.90±4.38),P<0.01]。结论:放松训练心理干预技术对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缓解和改善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干预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治疗效果、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选取122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神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0%(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DLQI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D-RISC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肛周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n=64)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前四式干预,n=64)。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生理功能、活力、总体/精神健康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前屈、后伸、外展关节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ERAS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